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成汤治国》
成汤即商汤,是夏朝方国商的君主。汤在仲虺和伊尹的辅佐下,鼓励商统治区的人们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和方国。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励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
汤经过二十年的征伐战争,最后灭了夏王朝,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汤以武力灭夏,打破了国王永定的说法,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汤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大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等都来纳贡归服。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表示谦逊。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国号为“商”,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西伯候”姬昌》
姬昌即周文王,是周太王的孙子,“周西伯”季历的儿子。季历死后,姬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称“西伯侯”。
姬昌在位期间,勤于政务,爱惜贤才。周在他的治理下一片繁荣。姬昌重视农业生产,自己以身作则,穿最简朴的衣服,吃最简单的饭菜。姬昌还是一个好作家,相传《周易》是由他创作的。
姬昌不断开疆拓土,攻下周边国家,并将都城迁到丰。当时,诸侯们都拥戴姬昌,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周,商纣王不安了,找了个借口传召姬昌,用对付姬昌父亲的手段把姬昌囚在羑里。周人用奇珍异宝和美女从商纣王那里换回了姬昌。
姬昌回周后便马不停蹄地准备讨伐纣王的相关事宜,但是剪商大业完成前夕病逝,如此大任就落在儿子姬发身上。
《姜太公钓鱼》
有一天,周文王外出打猎,在渭水的支流磻溪边上遇到一位钓鱼的老人。老人须发斑白,一边钓鱼,嘴里一边不断地唠叨;“快上钩哇!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再一看,老人钩的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是直的,上面也没有钓饵。文王看了很纳闷儿,就走过去和老人攀谈起来。
这老人姓姜,名尚,字子牙,是炎帝的后代。文王在和姜尚谈话的过程中,发现姜尚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很有研究,特别是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
文王恳切地对姜尚说;“我非常仰慕您,请您到我那里去,帮助我治理国家吧!”说完文王就叫人赶来车子,邀请姜尚和自己一同上车,回到都城去。
姜尚到了文王那里,先被立为国师,也就是最大的武官,后来被立为国相,总管全国的政治和军事。文王的父亲季历在位的时候,就盼望着能得到姜尚这样的贤人,所以人们尊称姜尚为“太公望”。后来人们干脆把“望”省略掉,把姜尚叫作“姜太公”。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以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反抗商纣王,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
武王即位后,继承文王的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在孟津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武王率周军以及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渭水流域),羌,微,(居今山西平陆南)等方国部落的军队和各反商诸侯的军队,于公元前1046年正月初四拂晓进至牧野。商纣王惊闻大军来袭,仓促武装起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
周武王在阵前声讨商纣罪行,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随后命姜太公率一队精兵冲击商军前阵。武王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中的奴隶心向武王,纷纷倒戈,商军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