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宗盛的“致匠心”广告再出新片,视频里他说:“很多人都在夸奖,李宗盛,你那个歌写的真不错的时候,我都想说,那个写歌的李宗盛,你们其实并不真的完全认识。”
东京:那时他是最后一搏的歌手,拿着捉襟见肘的预算,住在局促的小旅店,彻夜失眠,等待迟迟不来的灵感,也在思考以后的人生,终于写下了几首后来才为人知的歌与词,做了几个后来大家才知道的决定。
这里的一位刀匠,一直以为李宗盛只是一位制琴师,反而令他得到少有的安适自在,如今他仍然常常搭电车来找刀匠取刀,走在往昔的路上,恍若新生。我暗自思忖,东京这段经历带给李宗盛的是曾经的自我怀疑和迷茫无措,甚至还有江郎才尽的隐忧。在这位老刀匠眼里,他却仅仅是一个手艺人,这样的身份不会掺杂太多的浮躁和思考,让他从容安定许多。
温哥华:1994年,李宗盛35岁,为了急于离开当时的身份由台北来到温哥华,他不希冀在这里获得什么启发,却在将要启程离开时腾升一个念头,不成想决定了自己后半生的面貌。
他说这次旅行,让树与我,两个生命,重新展开。他抚摸着的琴盒就是树的血肉躯体,那其中的纹路肌理令他赞叹不已。如今想来那个流连于树林间的李宗盛,似乎就是在莫名寻找自然本真的意义。当下无知无觉,回味时却惊醒了所有知觉。
香港:一座自豪于速度和效率的城市,一不小心,连感情都会变得浮光掠影,于是深刻隽永才会变得格外珍贵和有意义,而他感怀于隐匿在这座城市每个角落和地下室里留下的歌,上面镌刻着每一个年轻音乐人的梦想。
周华健,梁静茹,五月天,张信哲,赵传,辛晓琪,陈淑桦,林忆莲,张艾嘉,莫文蔚,杨宗纬等等等等,李宗盛挖掘和带出了华语乐坛无数好歌手,也曾亲自操刀为他们制作专辑,他是个当之无愧的好伯乐,除了自身的音乐素养之外,我想还因为他不忘初心,太懂他们来时艰辛的路。
吉隆坡:这里是李宗盛音乐的第二故乡,也是世界华人生活圈的边缘,它总是被放在最后最远的地方,在人筋疲力竭的时候出现,也往往使人心不在焉。但这些曾经的广东人、客家人、潮州人、台山人、海南人的后代依旧在努力生活着,为梦想奔波着,想要循着故乡的路,像文学前辈那样,经过蕉风椰雨的洗礼,站在让人看得见的地方。
李宗盛对南洋华人有着更多的恻隐之心和知遇情怀,他看得见普通民众的辛苦努力,也对他们心生敬意,而好在在音乐的范畴里,他们并没令人失望,涌现了大批优秀出色的音乐人和歌手。
台北:真正的故乡,无论走多久去多远,只要一回来,所有思绪就会自动连接:茶仍有余温,人自会多情。1984年,只有五首作品的李宗盛初入行就在这里,忐忑不安,成名后,他极少失手,却依然在2001年3月5日选择放下一切离开,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终将回来,因为这里是台北,台北是家。
如今他在15岁时的卧房处办公,他从这里开始求学离家,又铩羽而归,也在这里拨弦唱歌,腼腆不已。他说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写下这些歌的意义何在,或者能把自己带向何方。
我们都曾经有过属于自己的“东京时代”,初出茅庐,陶醉于自己的才华盖世,以为梦想和抱负即将实现,不成想转角就遇到了瓶颈,被还并不残酷的现实打败,愤怒于自己的无能,又无可奈何。在辗转反侧中躲到角落去思考,远离人群,想要隐匿所有的过去,荣耀包括失意。寻一处安稳,人或者城市,努力变得自在,哪怕空间局促,依然去默默做着之前坚持的事。
“温哥华”像是一场和自然、本我的对话。起初我们以为当下发生的一切是出于惯性,也许是迫切想要摆脱现实的纠缠,也许是为了追逐一场熟悉的梦境,我们悠然在林间湖影中或者是书本、音乐里想要和自己和解、对话,并不是真的想要求得一个结果和答案,但往往就在这个过程中,会真的寻觅到自己的心声,别害怕,向前走。
“香港”是我们直面的现实功利,追求效率和利益,甚至连感情都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去呵护,否则难免沾染尘埃。而就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你我都不忘初心,珍惜脚下的路,秉持心中的梦,愿意做一颗石子铺就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细心打磨自己,或许有一天,会慢慢发光,让这座忙碌飞奔的城市对你留下一瞥惊艳的目光。
“吉隆坡”是自我和世界的链接,看到别人生活艰辛受挫会感念曾经的自己而心生恻隐,发现后辈的崛起和奋斗会陡升敬意心存提携之意。我们都曾经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自己,怀念过去,这是一份情怀,也是一份感恩。即使在更多时候,我们明白这世界有太多的精疲力尽和心不在焉,却依旧愿意为曾经的自己,现在的他人呐喊助威。
“台北”预示着我们的故乡、家和自己。无论是非成败,离家孩子踌躇满志还是怯懦自卑,当时过境迁,我们回头张望,总会看到当初稚气未脱的脸,如果我们和他站在一起,聊起来时的路,我坚信,曾经的选择不会改变,我们的轨迹不会偏离,当下的每一步都将是最好的选择,是我们经历的每座城市相通,努力的脚印相连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成就此时此刻的自己。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