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碎片化时代,
和你一起每周深度思考一个问题!
这是明海每周深度思考一个问题的第24篇文章
“天天在那里说如何运营,看你那点阅读量,也没把自己的公众号运营起来呀!”
“整天在那说关于人性,也没有看到你利用人性来写过一篇产生共鸣感的文章呀!”
或许有人会对我的公众号有这种感觉,即使没有,也应该自我解剖一下。因为,这是事实!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给别人看问题时都比较冷静、客观,而自己却深陷其中。如这些情况:
·很多广告、咨询公司经常给别人做策划、宣传,但自己的公司却不懂得宣传,还倒闭了;
·学过心理学的同学明知道有个叫“巴纳姆效应”心理,但他们很多人还是会相信星座;
·安慰同学失恋总会有很多方法,而且也说服了同学。到了自己却根本跳不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怪现象呢?
其实,我们判断别人的行为往往比判断自己的行为要准确、要客观。因为当我们判断别人的时候,会正确地使用“外部视角”——如参考历史数据。但当我们判断自己的时候,却经常陷入“自我视角”——忽视客观规律,从自己感受出发。举个例子:
经济诺贝尔获奖者泰勒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在一课程评估自己的水平会处在哪个位置,结果是,仅有5%的学生预计自己的表现会低于平均水平(50%),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的水平进入前20%。(比如有100人,超过50人觉得自己水平进入前20名)
我们很难在感受自己的时候保持客观!
如老板比较喜欢转发一些鸡汤文章《致毕业生:别一来公司就想着高薪水》;员工喜欢转发这类文章《研究发现:加班会扼杀公司的创新》。虽然内容很多经不起推敲,但我们就是喜欢从自己感受出发,缺乏客观审视。你们想想,在一个宿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最宽容自己的舍友,这明显不可能的嘛。
当然,我在写公众号文章的时候,也难免会犯这些错误。
这次从三个方面解剖一下自己的公众号:
1、客观不足
2、客观优点
3、主观原因
一、客观不足
由于我也会受“自我视角”的影响,写文章也会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忽略了很多写作,特别对于写公众号文章的一些客观存在的规律。
1、没有绑定热点事件
你写一篇关于婚礼很不错的文章,平时可能不会有什么人看。但如果在吴奇隆与刘诗诗的婚礼期间,标题起刺眼一点,阅读量可能会翻倍增加。
因为处在如今这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都高度聚焦在热点事件。
如刚刚过的双十一,应该追一下这个大热点。
比如:如果平台女生多,可以分析“双十一剁手的有益点 ”;如果平台男生多,可以分析“双十一商家如何让那么多女性为之疯狂的原因”;如果平台男女比较平衡怎么办?
那么应该分析“双十一剁手的有益点”,这可以为广大女性表达心声,而且具有反差性,因为大部分媒体都讲女性如何剁手,剁手多少,指向败家不理性消费。
而自己的文章都没有绑定热点来分析,主要以自己每周感悟一个问题来写,自我视角出发!
2、没有绑定受众的相关话题
热点不是经常有的,平时还得绑定受众兴趣的相关话题。
根据我的后台分析,女性比男性多,学生比社会人士多,而且有很多是创业公司负责人和一些商家老板。本来是针对商业、思维的分析,但由于人脉圈还是处在学校的学生多,还是应该绑定一些和年轻人关注的话题。
如分析大学生失业原因,分析恋爱话题等。比如关晓彤与鹿晗在一起,可以分析他们公布恋情对商业的影响(如微博瘫痪)。而我的文章对学生话题比较少,主要涉及运营方面多。
3、平台属性与内容没有发挥好
公众号是一个封闭性平台,要想有人看,那就必须要自己去推广。它不像其他自媒体平台由平台帮个性化推荐。如百家号、头条号、企鹅号、大鱼号、一点资讯、简书等等。
虽然公众号不像其他平台对内容属性有比较大的区别,公众号文章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很火。但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了,会出现一种“马太效应”,越多人关注就越有吸引力。像我的公众号处在这个时间段,对于“阈值效应 ”更加重要。
那何为“阈值效应”呢?
指只有达到某种程度的努力才能影响到一个体系,如果影响程度低于这个阈值,收益非常小。举个例子:
如广告投放不足,不达到回应阈值,那基本不会产生效果。要想受众对广告做出反应,必须让广告量超过这个阈值。这就意味着公司财力不多时,发布广告必须聚焦一个地方和时间点。但我看到大部分商家不会用这个理论,新店开业找几个人发一波传单,基本是浪费钱。
像我的文章一周发一篇,虽然干货比较多,而且比较深度与系统化,但频率太低的。
而且种子粉丝太少,引起转发不多,这也难于达到阈值效应。阅读量越少人们越不会看,因为从众的力量很大的。可以看看之前讲解从众那篇文章《90%的人都会受到这些从众的影响,包括学心理学的人!》就知道了。
其实针对这种情况,我本应该学会引流,或者侧重自己所选的平台,但没有做。先给大家讲解我玩几个自媒体了解的一些现平台情况吧。
简书平台
简书的用户主要是90后、00后,已经达到80%。也就是高中生、大学生及刚刚毕业学生居多。他们一方面社会经验不多,另一方面又迫于追求认同,渴望迅速成功。
这些用户特别爱看鸡汤,校园励志,如传奇故事和个人真实经历。如“怀左同学”、“彭小六”等。虽然很多文章质量很差,但主要有情绪渲染足够到位,很容易获得粉丝认同。
但我的文章主要是商业知识型,而且偏长,在简书运营时很难得到认同的。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今年可是快速成长的一年,在内容投资可不少。成立了西瓜视频、抖音、悟空问答,对头条号用户补贴不少钱,自动推荐特别好。一般视频都有几万播放量,文章平台也帮自动推荐。
但今日头条用户不太有耐心看长文章,特别商业类烧脑的分析,往往对噱头标题比较感兴趣。所以也不适合的。当然,百家号与企鹅号也差不多,只是他们偏新闻性。
可能很多人会说,那你应该放弃这个文章风格,否则哪里有机会?
其实,我的文章偏商业、思维知识型,对于36氪、知乎还是比较合适的,这些平台人群要么是创业者,要么学历比较高,对知识型文章比较喜欢。而我却从来没有在这些平台运营,反而在上面一些平台抽闲运营。
4、标题没有好好优化
现在公众号文章实在太多,朋友圈、各群、订阅号里到处都在刷屏者。如果标题不够有吸引力,不能引发好奇,很难会有人点击看的。
如咪蒙说的引发好奇心有三种:
(1)、一种我们生活中潜藏的好奇,很多问题平时我们有困惑,但没有找到答案。看到有人写自然会点开看看。如:
《为什么渣男会有人喜欢》
《要多少钱才能保养李易峰》
(2)、另一种是标题自带矛盾,引发好奇。(克莱因的《洞察力的秘密》讲的“自相矛盾”其实也算是引发好奇心。)如:
《5岁遇到真爱是什么体验》
(3)、还有一种引发好奇的方法非常贱,但很有用,就是话只说一半。如:
《比财务自由更重要的是......》
《大学除了恋爱,还有一件事必须要做,它是......》
当然,标题的技巧还有要简单粗暴、颠覆常识。但是有些自己研究的理论也没有去使用。
在我那篇《每次说好明天要早起,可是到了早上总有一个借口躺在被窝。我能怎么办?》里举的“损失厌恶”:失去某件东西使你难过的程度比你得到这东西使你快乐的程度大两倍。(出自《自推》)那么标题也可以使用这个理论的,如:
《课堂上我懒做笔记的原因》可以改为:
《不看这三点,你将失去做好笔记的秘诀》
二、客观优点
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整体我觉得自己还是有挺多优点的。比如:
1、内容工具化
一个公众号一般能满足什么需求?
我们很容易想到:帮用户消遣时间。通过有趣的内容,帮助人们打发时间,娱乐娱乐!
其实还有第二种更大的需求:工具需求。自媒体创造的内容不仅打发时间,而是帮助用户完成一项任务;很多自媒体内容不是帮人消遣时间,而是节约时间。比如:
“凯叔讲故事”,替代爸爸妈妈辛苦给孩子讲故事这个工作;
“咪蒙”,给普通人创造优越感,替代了买LV包包才有的优越感;
“惊喜家”,给人们讲解生活中一些普通问题的原因和方法(偏商业多),替代了各种平台、书籍搜答案。
能把内容工具化,这个要求具有强大的深度内容输出,一旦占据用户的心智,具有非常大的竞争力,别人也很难模仿。
某一天,发现自己老是多愁善感,还比较喜欢听老歌。于是觉得自己是不是心理比较老了,不健康了?此时你可以在我讲解“怀旧话题”寻找答案,先进的,科学化的解释都有,而且比较清晰,不像学术论文那么枯燥;
发现最近自己老是拖延,每次想早起都输给暖暖的被窝,该怎么办?此时可以来看看我讲解“拖延症”、“懒惰”的系列方法。都是上十本相关心理学的精华,而且结合案例,比较容易看懂也不乏科学性;
大学有点迷失不知该学什么?此时可以看“大学话题”,里面讲解大学生该学什么......
这比鸡汤类公众号的留存率高得多,因为有些工具是要使用一辈子的。而成功学、鸡汤文看多了是有抗体的。
所以我的公众号取消关注人数非常少,虽然一周才更新,但有时一个多月没有一个人取消。如果去推一推形成一种效应,有可能会火。但这种文章往往比较长,还要引用一些最新研究的案例,所以第一批获取粉丝很难,可以尝试一个系统化文章分点发布。
2、文章内容顺应认知
很多段落我都会假设一下,阅读到这句话内心会产生的疑问是什么?期待下面出现的内容是什么?我将要写的内容是否顺应阅读者的内心活动。
虽然练得不是很到家,但条理还是很清晰的。
比如我在《90%的人都会受到这些从众影响,包括学心理学的人!》那篇文章,开头以人们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而且是比较关心的话题作为开头,而且具有反差性:
“哇!你这次减肥终于成功了”
“我没有减肥哦,是自然瘦下来的”
人们看了就想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能瘦下来?所以接着我就进行一个简单的对话。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产生我可能会推销减肥,然后不去看了。所以我直接打断他们这样的想法,然后引出“从众”话题,接着他们应该想知道如何“瘦下来”,最后我立刻解答“瘦下来”的原因。
虽然技术还没到家,但可以继续努力优化。
3、创造缺口,吸引注意
很多公众号分享干货的时候,都喜欢直接去说,这更难让读者有耐心读下去。如面试4大技巧,填写应聘书的5大方法,然后直接给出他的理解。
这种开门见上的方法可能适合高考作文,但不适合公众号文章。那该如何设计呢?
要想被人读下去,还得让对方产生对答案的渴望,就像猜谜一样。比如:
指出平常一些行为的矛盾引起好奇。在我那篇《反正我不敢说我会很少怀旧,你觉得呢?》那篇文章这样创造缺口:
“我们一方面喜新厌旧,讨厌一层不变,另一方面又喜欢怀旧,为什么呢?”
“可能有很多人会说:年纪轻轻,怎么老喜欢怀旧。喜欢怀旧,那说明你老了!真是这样么?”
4、制造启发感
光是初期引起好奇和整篇文章的逻辑通顺,最大让有耐心的读者理解你的观点,但难于维持一篇文章的吸引力。
而维持吸引力的方法就是:每隔一部分内容制造“启发感”,让人产生“原来如此”的感觉。
比如在我的那篇《用了一个周末给天津北辰写了一句文案》中,指出:说起历史文化遗址就想到天津北辰,这基本不可能。但可以用“以知关联法”这个桥梁来搭建起来。
再比如我那篇《每次说好明天要早起,可是到了早上总有一个借口躺在被窝。我能怎么办?》文章,中间就讲到:很多传销就是利用“一致性原理”来给人们洗脑。
三、主观内因
很多人知道我在玩自媒体,就会问我挣多少钱,积累多少粉丝......我玩自媒体其实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自我塑造。
所以上面说的有一些运营缺点其实并不妨碍自己的计划,很多或许还不用为了迎合观众而改变,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自媒体都是迎合观众的口味,很多人对鸡汤、情绪文章并不在乎逻辑,不关心谁说得有理,只要多人说,说得声情并茂,我就喜欢。
只要有立场,站队,有情绪,看文章不能让我太费脑力,最好文章也不要太长,那我就去看。什么,不是?
此时看文章的你先看看开头,然后看标题,接着就开始用手向下划,偶尔看一下标粗黑体,心理还在责怪:TM的太长了,图片都没一张。噢!这里有段红字,于是划到红字停了下来。略看了一下就划到底部,想看一下评论,没有评论于是就退了出来。其他情感类文章如果有评论,你就看一下。哇,那么多阅读量,那么多人评论,挺感动的,我也评论一下:现在的人就是这样,我要转发一下......
处在碎片化时代,有多少人都成了碎人?天天在各平台刷文章,刷头条,不知不觉又熬夜了。但有多少人能够深度思考问题,面对媒体的轰炸,我们毫无抵抗力。
不知在哪里抄过一句话:
麦克卢汉说过一句话: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在这里也可以这样说:你选择了怎样的媒体,媒体就用什么样的方式塑造我们。
这两天很火的“江歌刘鑫案”,其实300多天前就发生这件事,那是媒体舆论偏向他们活该去日本留学,然后江歌与刘鑫之间恩怨没有发酵出来;现在一些大号开始指责刘鑫的态度,然后媒体又倒向责怪刘鑫这个方面,我们也跟着这样,反而杀人犯陈世峰被忽略了。如果一些媒体倒向留学生活,把各自的恩怨缩小,肯定也会引导偏向这一方面。我们几乎从来不会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件事。
如果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与刘鑫做事的态度相同的人不少,比如我们恨日本人,日本地震和海啸很多人觉得这是报应。但我想说,日本民众的命就不值得一提么,家破人亡就不可怜么?怎么你的态度还这样对待。铭记历史不是叫你记仇,
媒体发挥《乌合之众》说的说服技巧:肯定,渲染、重复。然后我们没有一点深度思考的能力,成了碎片化时代的碎人!
所以每周坚持深度思考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塑造自己,不被各种媒体所支配,当然自己也不太会支配着别人,一昧去迎合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