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然雪婵
1
林语堂老先生将两大家族的兴衰荣辱置于那个动乱年代的大背景下,让笔下所有的人物的性情举止都具备了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独有的特色。
而在众多人物设置里,无疑最吸引大家视野的便是姚家两个女儿木兰和莫愁。先生行文之深妙,岂是我等小辈能妄加评论的,在此仅写下一些阅读过后对于这两个女子性情以及经历的些许感受。
《京华烟云》里,最让人称道的自然是女主姚木兰,林老说过:“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可见他对于木兰评价之高。
木兰自小便由姚思安亲自教导和抚育,姚思安尊奉道家,于是木兰骨子里一直有对逍遥自由的深切渴望。她漂亮多才,幼识甲骨,会唱京戏,爱游山玩水,会烹饪,知人情,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就算之后嫁给曾荪亚成了儒家媳妇,也能很好地综合两家的思想为其所用,深得曾母喜爱。
她大度宽厚,善良仁慈,又极富情趣,善解人意,在当时那样一个半封闭的旧社会,她身上既有传统女子美好的德行,又受新思潮影响成为新女性,尊崇传统却不受传统所禁锢。在整个姚家,她是最像父亲的,算是父亲姚思安生平最得意最引以为傲的杰作。
她虽与立夫在精神上契合,倾心于他,但始终恪守本分,不逾矩。后来去杭州生活了,见丈夫出轨,也能妥善而体面地解除婚姻危机,并始终让自己和荪亚的生活富于乐趣,可见其蕙质兰心,聪颖过人。
2
而莫愁则像母亲多一点。成熟稳重识大体,才学上虽稍逊于木兰,但在辩才上,她是超出众人的;比起木兰,她更为踏实更懂夫妻相处之道,处事较于木兰也更为智慧和圆滑,能很好地保护自己重要的人,这在立夫被抓,她虽身怀六甲却仍沉着淡定地与警察周旋,为营救立夫争取了一线生机,而木兰此时见状却只能急得晕了过去这个场景中可见一斑。
书中写婚后,立夫对莫愁的评价:“莫愁像一个水母,总是粘着他,包围着他,不肯放开他。像水母一样,她富有弹性,极其柔软,常改变其外形,以适应他的愿望,适应他的任性,这样之下,就保卫了他,免遭外界的伤害。”她的全部心思都在家庭,在丈夫身上。
她对金钱淡漠,却很会持家,能让心高气傲的立夫改掉自己的陋习,能让立夫花着她的钱却丝毫不觉得伤害自尊,给足了丈夫面子。
“四婵娟”中尤属她活得最为通透智慧,她隐约感到姐姐和丈夫的不对劲,却不但不点破,还选择完全信任,这份气度着实可贵。出嫁时聘礼比姐姐逊色不少,连姐姐木兰都为她替父亲鸣不平,可她却笑着说“我不在乎,钱并没有什么重要”,嫁的立夫虽出身贫寒,她却总能用自己的方式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这世上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会幸福,无疑,莫愁就是这种女人。
所以相较于木兰,莫愁似乎更适合称得上是贤妻良母,更符合大众眼中“妻子”的标准。
3
而在现代社会里,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甚至在很多方面比男人更为出色,她们不再依附于男人,她们有自己更高的追求和目标,所以人格更加独立。木兰的性情,似乎更契合现代女性。
木兰从小便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生活品质和精神层面都有着较高的追求。所以才在结婚之后,仍与丈夫在清晨去看荷花,收集荷花上的露珠来煮茶;在杭州时也每天都会将家里装扮一新,每天做不重样的菜肴,增加生活情趣。
所以有雅趣,近人情,是姚木兰最显著的特征。她的可爱在于她那现实中的不现实,一面顺从命运,一面又在这命运固定不变的大格局下来点小花样,浪漫地过日子,享受人生。
她虽是富家小姐,但却没有一丝大小姐的孤傲和局限,相反她见识卓著,独立干练,能够完全主导和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她在曾家那样传统的世家门第也能按照自己的性子经常出门去赏花游玩而又不让长辈心生不满,反而使得长辈同意跟她一起去看电影逛公园。
她不会像莫愁那样以夫为天,她常有很多奇思妙想并总想着去实现,所以被荪亚戏称为“妙想家”。她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她会想用自己的一生尝尽人间悲苦哀乐,会热衷于游历名山大川,提升内心的尺度和见识,所以她才会去游泰山;敢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自己喜欢过的生活,而不过度在乎旁人的看法,所以坚持舍弃北京的富庶,要去杭州过粗茶淡饭的乡旅生活。
所以她身上最可贵的便是她的思想境界,不狭隘却真诚,也许这便是父亲赠与她最珍贵的礼物了。
所以放在现代,她就是那种典型的一个人也可以把日子过得很好的女人。
就像李筱懿说的:女人得有弹性,掉在地上才摔不烂。
木兰最可贵的性情便是随遇而安随缘而往,她没有“一定”要怎样,从而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没有“坚决”不接纳,反而给了自己更多的游刃有余。所以她虽对未曾与立夫携手而遗憾,却也能将自己与曾荪亚的日子过得甜蜜而幸福,随时能发现生活中美和惊喜。
她便是具备了让自己随时幸福的能力。
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