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什么?许多人认为自由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包括曾经的我。后来有一天,无意间在书中看到康德说:“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我心想,原来真正的自由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难道上班好好的人,不想工作就不工作,这是自由?一个家庭主妇,不想做饭就不做饭,这是自由?一个母亲,不想养育自己的孩子就不养育自己的孩子,这叫自由?显然不是。那到底什么才是自由呢?对于我来说,自由就是做完必须要做的事后,剩余的空闲时间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然而《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这本书,却让我对自由又有了新的诠释。“只有当一个人独处时,他才是他自己,如果不喜欢独处,那么他肯定也不热爱自由,因为唯有当他孤独无依时,他才会享受有真正的自由。”原来,独处才是享受自由的时刻。或许,有人会说,一个人,没人陪着,没有喧嚣的一切,孤孤单单只剩下空虚和寂寞,还有什么享受自由可言啊?自由与孤独之间又有何联系呢?那就来与我一起打开叔本华的人生智慧书,聆听哲学伟人的经典妙语,相信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作者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整本书共10个章节,作者以孤独为线索,在孤独中思考,以哲人的眼光对人类的世俗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对人生的许多问题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让我在默默阅读的同时,自我反省间,拥有了许多的收获。
幸福的三个真相
幸福是什么?有人认为拥有很多的金钱,有人认为拥有权利和地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而《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写人是什么、人拥有什么,他人的评价这三方面为我们解读了幸福。
一、人是什么。从广义上说,就是人格,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品格、理智以及修养。幸福最基本的要素无疑就在于人的构成和人的内在素质,人格及它所造成的一切,才是我们幸福和福祉唯一直接的源泉。
二、人拥有什么。即人拥有的财产和其他所有物。伟大幸福论者伊壁鸠鲁将人的需要分为三类:“自然必须的需要、自然的但不是必需的需要、非自然又非必需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在这标准内的事物,只要我们有信心获得,便会感到幸福,否则,便会苦恼。就像有人说的,财富如海水,喝的越多越是口渴,名声也是如此。除了最初的痛苦,失去财富并不会使他从前的习性改变。
三、他人的评价。许多人极度重视他人的所思所想,更为关注他人的意见,而忽视了自己意识中的思想,忽视了对自己最为直接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味的在意他人的评价,受他人言论所左右,那么,最终我们也不在是我们自己。
对于幸福来说,“人是什么”要比“人有什么”以及“他人的评价”更为重要。”人是什么”以及“人自身固有的东西”永远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其实,人生的幸与不幸主要取决于我们自身对待人生的方式,取决于我们一般的感觉能力的程度和性质,而很少取决于降临到我们头上的东西。最终,对幸福起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作用的,是出自内心的幸福——高尚的品性、杰出的才智、优雅的气质、开朗的心境和完美强健的体魄。
拥有了丰富的内在,即使到了老年,那些产生幸福的爱情、聪明才智、旅行的兴趣及社交的激情都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连亲人、朋友都会被死神从我们身边带走,这时,我们就更要依靠自己的内在的东西,因为只有这种内在的东西才能长长久久地陪伴我们。
独处时享受自由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里说,生活中的饮酒狂欢,追逐名利,生活奢侈,这些都是我们追求幸福的最大障碍;虽然它们会使我们的悲惨生活发生改变,会使我们享受到种种愉悦、欢快和乐趣,然而,同样也是一个危险的过程。
每晚入睡前,安静的时刻,是对你白天所做的一切进行反省。整天在工作与喧嚣的环境中浑浑噩噩地度日,如果从不对过去的一切进行反省,就像一架嗡嗡作响的纺车,接连不断地扯出生活之线,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如果一个人时常处于这种状态,那么他的情感就是模糊混沌的,他的思想就是杂乱无章的,他的谈话也会得颠三倒四、支离破碎,完全是一副装腔作势的样子。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十分忙碌,那么,他将无法躲开这种命运,各种印象充斥在他的头脑里,他已经没有余力再从事理智的判断活动。
只有一个人的独立性越强,越无法成为与他人交往关系的牺牲品。当一个人独处时,可怜的人感受到的是他的所有不幸,而聪明人享受的却是独居的高尚伟大。而世间所能给予的最大恩惠,就是思想真正的平静、灵魂深处的安宁以及身体的健康,而这些只有在独居中才能获得,而且,唯有身处绝对幽静之处方可到达这种平静和安宁持恒的心境。
读完《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已是午夜时分,我仿佛是在与智者聊天,聆听那些关于许多人生观点的阐述、关于孤独与幸福的解读。是啊,独处才是通往幸福和心灵宁静的必经之路。犹如,我独自在暗夜里做我喜欢做的事,——享受我喜欢的阅读时光。所谓真正的自由,也就是此时此刻独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