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刚拜谒唐招提寺,有心找来鉴真大师的资料多看看,包括电视剧《鉴真东渡》,钦佩之情如滔滔江水。
我们了解的鉴真大师,一般都是从教科书上来的,只是一尊抽象而陌生的背影:
鉴真(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实地丈量大师的足迹,大师才真实起来。
55岁,鉴真大师已然名满天下却发心东渡,即使失明(62-63岁)都志向不移,连续六次才抵达日本。在日本奈良,将大唐文化、佛法戒律带入日本。(对于现在很多50多岁退休开始养老的人,建议他再学任何东西,居然得到回应“人过40不学艺”)
戒律对于佛教是至关重要的,佛陀说“以戒为师”。老祖宗也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和戒律,就有了“安保线”,不至于信马由缰,恣意放任。
日本佛教自传入后,有段时间连年天宅人祸,很多人出家只为讨一碗饭吃,混乱不堪,纷然失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日本政府派遣僧人邀请大唐传戒师,赴日传法。
当时人去日本,难上加难:
一是唐朝不放开管禁,只能私渡;
二是鉴真大师是国宝级的人物,加上年事已高,连亲近的弟子灵佑都不赞成,从中阻挠;
三是赴日成本高,风险高,成功率低。日本遣唐使很多人都葬身于大海大浪中。大师55-66岁都在努力,66岁第六次渡海才终于抵达。
对所有困难,他的回答都是:去!
为什么非去不可?为什么千里迢迢,异国他乡?因为弘法,因为平等心,日本是有佛缘之国,众生皆有佛性,平等待之的菩提心。
这是我学到的第一点:方向!
确立大方向后,跟着靠谱的人走就是了。
环顾四周,我们似乎总有很多选择,可是在每一个选择中留恋,不愿意做选择题,结果往往错失良机。有关选择的焦虑,总是萦绕心头。我们被培养成解题高手,而不是选择题大拿。
我有一个同事,人很好,生活作息很有规律,总是按时起床睡觉吃饭上班下班,绝少例外。我们都很羡慕他的自律。偶尔的,在一些间隙,听说他买房、出行时反复推敲,至今未付诸行动。相比另一个人,生活上糊里糊涂的,大方向却简单明了,该走马上走,该买直接借钱买,总是主动转换跑道往前冲。
从鉴真大师学的第二点,是多面手
大师不仅精通律学,对诸法游刃有余,还善建筑、医学、翻译、绘画等。对于现代人,能够精通一项已经很了不起,大师简直高能多面手,方便到究竟:
精通*多项=巨大能量
难怪当时的人如此敬仰,拿到当下,普通人中也没几个比得过(高僧大德除外,比如星云大师犹如鉴真再来)。
大师的医学造诣在东渡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善用药材,治疗瘟疫,可是却无暇顾及自己的眼睛。在电视剧《鉴真东渡》中,他的眼睛已然模糊,担心要离开的日本僧人普照一直不说,导致失明。该有多悲悯之心,才会如此无微不至?
从鉴真大师学的第三点,是耐心
都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到究竟”,第一点是具有菩提心、大悲的大方向,第二点是具体方法审时度势的方法、方便,做事情有策略有方法,多面手才能结缘、救助更多人。第三点耐心,是菩提心、大悲、方便的呈现结果之一。对于未来有想象,对于达成未来愿景有方法、智慧,对现在有耐心:55岁下决心,66岁才成功,76岁圆寂,人生的20年岁月何其精彩,每一年平常而耐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谢谢您,鉴真大师,对我做生命规划极具价值。千年一约,仅仅一瞥便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