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影响大脑,生活中我们被一些语言植入某些观念而不自知,例如:笨鸟先飞,勤能补拙,龟兔赛跑等,这些成语或寓言故事,在我们大脑里植入了一种观念,那就是笨的、慢的人才需要努力,而聪明的人不需要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所以许多人宁愿被说成一个聪明的懒人,也不愿意被认为是一个努力后还是做不好的笨人,因为他们脑海里的公式是:努力=笨。
龟兔赛跑中,聪明的兔子因为偷懒,才让慢乌龟靠勤奋超越,如果不是兔子醒得太晚,随时可以再反超笨乌龟。这样的故事给努力已经贴上了笨人的标签,宁愿被贴上懒,宁愿生活中虚幻中的“聪明兔子”有没有想过生活可能不止是和乌龟赛跑,你的对手可能还有那些又聪明又勤奋的兔子?
所以才会有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我们还努人之类的感叹和恍然大悟,是的,我们被这些语言欺骗了大脑,因为在那些牛人的大脑里,努力从来不是考虑项,而是必备项,因为努力已经内化成了他们品质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即使自己认为努力了,可能每个人对努力的定义是不同的,有时所谓的努力程度可能比别人的休息节奏还安逸。
昨天晚饭后,陪宝宝坐在沙发玩,电视上中央三台播的节目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是三名中国学生和三名日本学生比赛交叉跳绳,申请吉尼斯记录,挑战上次的记录30秒129次。一秒钟跳4.3下,这是什么概念,眨眼间,已被人越越。
盯着屏幕我第一次感觉半分种可以做这么多事,一秒钟30秒他们跳了133下,30秒虽然双方都有失误,重比,最后30秒中国组速度完胜日本组。这并未结束,中国组还要挑战一分钟数量要超越日本组30秒+澳大利亚组30秒之和,在前面跳了两次30秒体力大大消耗后,在三人配合,不能有一人失误的团队配合中,他们三人做到了,零失误,数量超越日澳两组之和,创造了新的吉尼斯纪录。
日本组跳到最后速度明显慢下来了,而中国组只是慢跳了几秒就继续是提速快跳,在我数来就是1-2秒,他们在这短短的瞬间就完成了体力补充,这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力的训练,生活中我们神游,分神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赛场上真是残酷至极。
我们来看看那些在一个领域取得瞩目成就的人,通过事实数据来看看他们的努力程度。
比利时小说家乔治.西默农,用17个笔名写了431部小说,曾经1天写上百页,3天写完一部小说,总共改编成50多部影视剧。
美国科学与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一生著作500多本,平均一年写9本书。
金庸全集里的最新版,共计超过855.3万字。社论7000多篇,2100多万字。
中国作家倪匡,一生创作5000多万字,还是用笔写的。
当代玄幻作家唐家三少,目标是超过倪匡,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以每天8000字的进度,已经写作了4000多万字。
当我在核聚老师的思维编程课里听到他讲这段时,我也被这些事实案例惊到了,一味埋头在自己的小情绪里浪费时间,任光阴流逝,伤春悲香秋实在是愚蠢至极,人可以有情绪,但要学会察觉这情绪,快速跳出来,比如给自己5分钟大哭一场,之后抹干眼泪继续战斗,城市不相信眼泪,沉溺在情绪里一味是毒药,生活已多磨练,无须再自己加害。
李笑来老师说,努力、坚持、刻苦这些累人的词,从来不在他的操作系统里,因为他早就赋予了它更好的定义,用更精准的词来替换它们了。
而核聚老师则从它本来的词义来解读,说是人们误读了它。
表面的解读看上去是两码事,其实深思,他们的思想是相通的,本质是一样的,通过重构大脑的语言系统,洗掉那些不准确的定义,不精确的词,换一个更有效的大脑。
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是,即使生活一地鸡毛,也要把鸡毛拾掇拾掇做成一把鸡毛掸子,把灰尘扫净,体面见人,这是成家立业的成年人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家有室就要对生活更负责,生了娃要对娃负责,当了父母要有父母的责任心。
辛弃疾这首词最能代表我现在的心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蚂蚁私塾蔡叔拆了孙圈圈的《请停止无效努力》这本书,书中最后总结有两点印象深刻,一、天赋本身不是能力,只是一个加速器;二、懂得努力也是一种天赋,叫意愿天赋;,这些厉害的人对努力的认知在另一个纬度,为了想要达到的目标,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努力是一种意愿天赋,天赋是一种加速器,没有天赋努力向前跑,还是能跑出一个长距离,而没有天赋还不努力,永远没有机会出头。
打破幻想,认清真相,早日回归现实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欢迎你,通过努力去获得一张通往高阶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