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ORID?
从一个妈妈与女儿的交流说起
幼儿园带女儿去参观消防队,妈妈与女儿的交流。
妈妈:今天去消防队看到了什么?
女儿:我看到红色的车,站岗的消防叔叔,去看了消防叔叔宿舍。
妈妈:你觉得今天看得东西哪些事情比较有意思?
女儿:消防叔叔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我还去摸了一下。
妈妈:你觉得为什么幼儿园阿姨会带你们去消防队参观呢?
女儿:我想幼儿园阿姨是想让我们回家自己做家务,你看消防叔叔的宿舍多整洁,被子叠得多好啊!
妈妈:那你打算怎么办?
女儿:以后我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
这样妈妈只是通过提问,让女儿主动去做事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实妈妈运用ORID提问法与女儿交流,ORID即焦点呈现法(Focused Conversation Method),该方法常被用作对事实进行分析和感觉某一工具和方法。焦点讨论法包括四个层次:
Objective:事实。 客观性层次,就是你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感触到的一切。
Reflective:感受。 反映性层次,就是你的喜怒哀乐,开心、兴奋、失望、恐惧、难受等。
Interpretive:想法。 诠释性层次, 就是你自己的理解,反思,对事情的分析。
Decisional:决定。 决定性层次,就是你接下来的打算。
如:我今天上班途中突然遇到一条狗(O),我很害怕(R),为什么这里会有一条狗?因为这条路太偏僻(I),明天我要选择其它人多的路(D)。
为什么要运用ORID?
晚上走路回家,路灯坏了,天很暗,听到脚步声,感觉后面有人跟踪,往回看一下还看到银闪闪的东西,可能是刀。你加快脚步,你感觉后面的人也加快了脚步,你放慢脚步,你感觉后面的人也放慢了脚步。你感觉到了恐惧、害怕。你想自己最近没有得罪人啊,应该不会有人想加害于自己吧,可能是遇到坏人了。于是你可能会跑,可能会叫,可能会假装打电话说:老公啊,你在路口借我啊,你可能会报警。
我们人类大脑运作的常规逻辑顺序:首先是外部感知,感触到客观的东西,如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其次是内在反应,我们会有自己的感受、情绪,如害怕;之后我们会逻辑判断,分析事物;最后我们会做出决定,然后行动。我们大脑运行的逻辑就是这样的过程,而ORID就符合这样的逻辑。
如何运用ORID?
家庭之间交流中运用ORID
孩子放学后,父母可以通过ORID的程序跟他交流。
O(客观事实):今天上了哪些课程?
R(感觉、感受):最喜欢哪门课?
I(思考):你学到了什么?
D(决定):你要怎么做呢?
学校教学中运用ORID
某石油职业学院地质勘探专业课,课程内容枯燥,知识点多,学员参与度极低。任课老师在课程中引入ORID方法,提升学员对课程的兴趣。
于是老师在讲课时,先跟大家玩一个游戏,就是列出岩石的名字,让学员判断岩石在哪一土层,不管学员知不知道,都要选择一个土层,然后站到对应土层的位置。然后老师公布答案,之后老师提问。
老师首先问学员:通过刚才的游戏环节,大家现在还能记得那些岩石的种类和对应的位置?(客观性层次)
学员纷纷回答。
然后老师问:大家觉得哪些岩石的名字比较好记,哪些名字比较难记?(反映性层次)
学员又回答老师的问题。
再后老师问:大家觉得有哪些方法可以记住这几个难记岩石的名称?(诠释性层次)
学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老师问:如果作为这门课的老师,开篇的互动环节,你会怎么设计?(决定性层次)
以前有学生上课睡觉,下课铃声一响就起来,老师引入ORID方法后,学员上课不玩手机了,参与度很高,虽然不能保证学员一定能记住这些知识,但学员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后来这位老师还针对ORID在教学中的运用,写了一篇论文发表。
职场中员工访谈运用ORID
某部门经理年终要对部门中每个人进行绩效评估,评估是一个参与的过程,经理需要给员工反馈,并从员工那里发现他们的希望和梦想,探询组织如何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梦想。
以前经理可能是随便找几个员工,随便谈一谈敷衍了事,或者是直接不谈。
引入ORID后,经理这样跟员工交流:
自从我们上次谈过之后,你的工作进展如何?在这段时间里,你的岗位工作发生了什么变化?(客观性层次)
你最值得骄傲的成就是什么?你最大的一个挫折是什么?(反映性层次)
你认为你最重要或最有意义的贡献是什么?在迈向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在哪里碰到阻力或困难?根据你想完成的目标,你发现组织中对你最有帮助的是什么?(诠释性层次)
你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为了实现下一步的关键行动,你需要什么帮助?(决定性层次)
ORID适用于工作之间的交流,也适用于家人之间沟通、情侣之间的沟通。
小Tips
人与人之间的思维习惯会有所不同,最为常见的就是男女之间的差别,女性往往会在客观性层次、反映性层次停留时间长一些,而男性则是会快速诠释性层次、决定性层次。比如,一位老婆向老公埋怨:老公,我跟了十几年,一点也不懂浪漫,你都没买过一束花给我,你看隔壁的老王对她老婆多好,昨天他老婆过生日他买花了一束花。
老公:花才多少钱啊,你过生日时不是去吃自助餐,也花了不少钱。不就一束花吗,现在就到楼下给你买。(诠释性层次)
老婆:这不是一束花的问题。
老公:那你想说什么问题,你想要什么,你说,我现在给你买。(决定性层次)
老婆:你居然感吼我!
于是又演变成了一一场吵架。
还有中国人与外国人也要有差别,中国人比较含蓄,不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外国人比较直接,有什么就说什么。所以在进行反映性层次提问时,可以不直接询问:你感觉如何?可以问:这件事让你想到了哪些类似的经历?
这是佛山知行读书会2017年会上郑鑫岩做的演讲内容,有Uni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