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由著名心理学者韦志中老师所写的《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读到一本既能每天见到作者真人,又能听到作者真声的书。因为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成为韦老师“心理合作社”中的一员,从而有幸参加韦老师的家庭教育直播一个月的打卡活动,这为我与这本新书结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家庭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家庭教育上升到法律层面,对父母提出了树立好家教、好家风,依法带娃的更高要求。《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这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凝聚了韦老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4年来的心血,根据所接触到的不同亲子教育案例而编写。每天晚上韦老师的直播内容围绕着家庭教育展开,也是对这本新书的详细解读。
拆开快递包装,拿到新书的那一刻,我家小朋友就说:“这本书有幼儿园的味道。”幼儿园是什么味道?难道是有幼儿园的乳香味吗?细细端详着这本书的封面,底部占四分之一的位置是黄色,其余往上四分之三均是翠绿的颜色,正中还有一个立体的心形图案,简笔勾勒出一位妈妈和一个孩子正在对话的场景。翠绿的底色上印有白色字的书名,黄色的底部印有这样几行黑色的字:“心理养育比物质养育更重要,别让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直击孩子成长面临的心理问题,提供建立积极人格的解决方案”“44个主题破解孩子心理密码”“养育有爱、有安全感、有价值感、独立、自信的孩子”,侧面是“3-12岁孩子心理养育指导手册”。
仅仅是看到这个封面设计,我就特别佩服且喜爱,真不愧是心理学的书,它最懂人的心理,连设计也这样富有深意:黄色似乎在提醒年轻的父母们:时代在变迁,要做学习型父母,要终身成长!上面翠绿的颜色似乎是刚出土的嫩芽,这不正象征着3-12岁的孩子吗?黄色在底部,翠绿的颜色在上部,象征着父母对孩子的托举:父母爱学习,科学育娃,孩子才优秀!更特别的是中间那副插图:一是暗示这是一本有简洁思维导图的书,是小孩子可以和大人一起看的书。父母有时间,可以细读文字部分,没有时间看思维导图也不错。3-12岁的孩子阅读水平有限,他们看到浓缩的思维导图,也能秒懂!那立体的心形像妈妈温暖又富有安全感的子宫,心形又代表着父母的爱!父母的爱要怎样表达呢?那就是要像中间的母女对话那样去破解这份充满爱的教养的密码!全书共198面,44个主题,每个主题简练的文字,疏密适中的编排,清晰明了的配图,让人看着养眼,感觉轻松,似乎育儿的焦虑因看到这本书就减轻了一半!而且凑近仔细闻一闻,还真有文字的清香,难怪我家小朋友说有幼儿园的味道呢!
在这本书44个主题中,结合自己的经历,我特别想谈谈“表扬”与“鼓励”。首先,在自己的认知层面,我经常会把它们混为一谈,且缺少说话的艺术,常常不自觉的就把“天”聊尴尬了,聊死了。此外,在提倡赏识教育,正面管教,积极心理培育的今天,我看到周围很多人也有和我一样误解,把“表扬”当“鼓励”在用!因为我们经常听到周围“你好棒!”“你真聪明!”等等这样的话不绝于耳!
韦老师在本书中通过讲述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团队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10年的长期研究实验来揭示表扬与鼓励的区别。最终得出:被表扬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被鼓励的孩子更愿意超越自我。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形成这样的思维:“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表扬仅仅使一个人更多地围绕目标去行动,注重做事的结果,主要归因为对方的能力,而鼓励会使一个人不断形成自我超越的动力,是给对方打气,希望对方挑战自我,做得更好,关注点在做事的过程,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看完韦老师的新书这个章节的内容,我又去听了韦老师的相关直播回放,也查阅了美国作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谈到“有效地运用鼓励”这个章节的内容。作者说:“赞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这些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其他孩子会憎恶并反抗赞扬,因为他们不想去附和别人的期望,或者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比不过那些好像轻易就能得到赞扬的人,即使赞扬可能看上去挺管用,但我们必须考虑其长期效果。”
你看,先是因为读到韦老师的新书,回看他关于“内驱力”问题的直播,然后关注到另一本放在我书架上已经蒙尘多年的旧书,终于弄明白“表扬”与“鼓励”的区别。所以,我也特别想写出我这个经历,希望更多人关注到“表扬”与“鼓励”的区别,从而更加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说话方式。
那我们要如何说才不至于把“表扬”与“鼓励”混为一谈呢?要多表扬努力的过程而非结果,多关注事实而非空洞的论调。比如“加油”“你可以的”“你很棒”等这样的话一听就比较空洞,我们要少说。我们可以多讲事实,摆证据。另外,还可以多描述,少评价。什么是评价?什么是描述?比如“哥哥昨天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这是评价;“本周我儿子有两次没刷牙就上床睡觉”这是描述。比如孩子给妈妈买了围巾,妈妈可以这样说:“你给妈妈买的围巾很大,在寒冷的冬天,围上它一定很暖和!”这样就比单纯的“你做得很棒”要具体要真诚许多。
现在,请试想一下,你的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业,你要怎么说才算是提升内驱力的“鼓励”而非肤浅的“表扬”呢?
期待与各位读者有更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