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蕾
《在爱中升华》的作者是伯特•海灵格
(BertHellinger)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他年轻时是天主教神父,曾在非洲祖鲁族地区生活二十年,之后进修心理分析、完形疗法、原始疗法及交流分析等训练,潜心研究精神分析。他发现很多个案跨越数代并涉及家族其他成员,进而发展出“家族系统排列”的许多新洞见与新技巧。
其实海灵格的书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启发。但是对于我来讲,意义重大的是本书的第五章,因为在这一章当中,着重讲:作为一个心灵疗愈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心态以及能量,这让我更加摆正了自己的位置,知道了面对每一个来访者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内心去面对他们。
1.忌:给予软弱的爱
作为助人者应该给予有力量的爱,而不是廉价得相当软弱的爱,伟大的爱蕴含力量,坚定而严酷,廉价的爱则相当软弱。当看到疗愈过程中有人哭泣的时候,无法承受这种伤痛的人就会走到哭泣的人身边给予安慰,而事实上并非是哭泣的人需要安慰,而是给予安慰的人自己需要安慰,这种爱相当的软弱,他干涉了别人的心灵我们要选择一种可以不干涉他人心情的方式。
在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给乔布的考验非常的残酷,他的孩子全都去世了,乔布深受创伤地坐在粪堆上,他的朋友来安慰他,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坐在离乔布的不远处,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整整七天一言不发,这就是强而有力的爱。
2.忌:剥夺对方自我成长的机会
其实我们安静下来的时候要想,作为一个助人者,其实你不一定做了什么具体的工作。心灵疗愈不是对方的东西坏了,你真的要去帮他修一修。当我们遇到某一个人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就是揭露之前曾经被隐藏的真相,然后让对方对自己的状况有一个不同以往的看法。
其实我们助人又不真的助人,只是揭露了某些真相,在这个真相的画面当中,对方就会自动启动自己内在的程序,他的心灵会接受到全新的信息,他会看到自己的心,然后能够与自己的内在保持连接,他自己就可以启动一个疗愈的过程。他会和自行显露的真相在一起,就像空间里的一幅画面,自己开展。而来访者也并不担心,助人者会怎么看待他,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将力量保留在自己的心灵当中。
助人者去工作的时候,只要试图和对方的心灵融合一致,仔细聆听来访者说的话,只是等待来访者内心浮现出某些东西,然后在助人者自己的心中同步呈现,让它们在心里运作,突然间就会发现核心就在那里,然后就从核心开始下手。助人者必须把知识全部放下,不去依赖先前的经验或者理论,只是去感知来访者的状态。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长的,并不是说作为心理疗愈工作者,就可以拉着对方去成长,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靠着其他人的帮助而走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最终他都是需要内在的力量迸发出来促使自己成长。
3.忌:制造来访者内心的分裂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去帮助别人呢?就是当我们可以与那种决定人类生死的伟大力量去调和一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去帮助人。这是什么力量呢?就是“天道”。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家庭的命运,当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不是帮助他去背离自己的命运,而是,更好地让他去尊重自己的命运,帮助他看到他命运所能带来的可能性。
助人者要带着一种尊重的感觉,去尊重来访者的家族和命运,从来不能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命运和神灵之上。当来访者来抱怨和议论她自己的父母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认同对方,其实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我们对她的抱怨的认同,其实是对她整个家庭系统的背叛,其实并不有助于它回到那个和谐的生命之源当中。
我们应该向对方的命运和伟大的整体去融合一致,当我们同意这一切的时候,在这个场能中就会出现一些爱,我们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4.忌:把自己的位置看得比来访者高或低
做一个助人者,我们的角色很重要,但是也无关紧要,我们应该了解如何不让自己被扯进纠葛的关系当中。
其实每一个人,当他来寻求心灵疗愈的时候,他都是想寻求一颗救命稻草,所以会无形中把带来心理咨询的助人者,当成自己的父母,而我们也很容易把自己放在一个拯救他人的角色当中而不自知。当我们陷入这种角色的关系的时候,心灵疗愈的工作就很难持续展开。
而我们也不可将自己看得比对方卑微,让来访者牵着鼻子走,那样对方会用行动反复告诉你,他的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实际上他并不想改变。
其实,心灵疗愈工作者和来访者,有着同样的心灵,在这个更大的心灵里,我们能够认识彼此,这个伟大的心灵所涵盖的场域,不仅在空间里,也在时间里不断的扩张。只有我们彼此平等地融入那颗同样的伟大心灵,疗愈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