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长大到三四岁的时候,充满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本能地开始想涂涂画画,愿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家的橙子姐从小就特别喜欢画,几年前我正准备把她送去培训班的时候,我的一个从美院毕业,现在正在高中教美术课的好朋友,奉劝我不要送孩子去绘画兴趣班,理由是让孩子自由发展,等到了8~10岁再系统地教授画画,这样的话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有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专业人士的话一定要听,这几年,我没有送孩子去美术兴趣班,橙子的画作里一直都色彩鲜艳,包含生命力,但我也一直努力为她搜罗各种艺术类书籍,最近我遇到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这不是一本艺术书》,真的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本书来头可不小,它是英国插画师和畅销书作家马里恩·杜查斯,英国“D&AD黄铅笔”大奖得主经典之作。
马里恩·杜查斯共创作了8本童书,其中处女作《让我们创作伟大的艺术》畅销全球30万册,她的图书和广告设计作品先后获得了全球年度创意与设计大奖“D&AD黄铅笔奖”插画设计奖金奖、纽约艺术指导协会(ADC)国际设计奖金奖和银奖、英国插画界荣誉V&A博物馆插画奖。她的作品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特别是独创的手写体,享誉国内外。为了保留原书的风格和趣味性,这本书的大部分字体参照原书字体风格一一手写而成。
这本书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第一,保有孩子的好奇心和创作力。
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说:“一个想象力很强的画家,总是想尽力气把模特画得合乎自己要求,但是由于他自己被世俗之见所包围,而眼到所能及又都是这样的东西,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其所左右。”
孩子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思想独立,这些都是突显创造力的明显标志。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就是一本开放主题的书,深入浅出,用孩子完全可以理解,并且觉得有趣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了艺术思维的教育。孩子们可以从7个主题任意一个开始,这给了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留白,完全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玩儿”这本书 。
第二,这是留白的一本书,有待于它的读者来完成它。
在兴趣班和美术课堂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训练模式: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这种拷贝或克隆的训练多了,技术提高了,只能说是一个简单的“复制”过程。长期如此。这种机械地“复制”始终由眼到手,于是眼里有画,心里却没有画。
兴趣班和课堂教局限的思维方式,像一把锁一样,锁住了孩子们的思维。相对于一本正经的教来说,一边玩儿一边学更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就像是作者在和读者的做的一个互动游戏。比如铅笔画,书中列出22种不同的图案,接下来就是两页留白,你能用铅笔画出什么样的图案呢?小小的引导一下,主场顺利移交给读者。艺术是思维方式的集合,更欢迎读者的参与和尝试,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三,这本书就像是一本万花筒。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看起来内容十分随意,实际上涉猎的知识面十分广泛,书中把造型艺术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领域和技法都在玩中加以体现,这很符合视觉审美和造型艺术能力培养的规律,相当于把世界顶级插画家的艺术启蒙班搬到了你家的书房,不仅对孩子有启蒙的价值,对于童心未泯的成年人来说,也对提升艺术感非常好的好处。另外这种这本书的存在还可以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补充,它会引导孩子们更加自由的学习艺术和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