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美好的寒假?我觉得身为家长要好好利用它陪伴并引导孩子,与孩子同成长共快乐。下面我结合自己曾经的做法来谈谈如何陪伴孩子阅读。
阅读关键在兴趣,家长要注意培养。记得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们曾忘我地用抒情的声调朗读《花牛歌》,用天真的口吻读《疑问》,用山东话读《我喜欢你,狐狸》,用陕西方言读《村小:生字课》。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兴致盎然,我和宝宝共读《蝴蝶·豌豆花》的经历真是一次亦庄亦谐的阅读体验。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大人变得跟孩子一样无拘无束,充满各种小快乐,仿佛回到了童年。而孩子也变得异常活跃和幸福,尽情释放着固有的天性,用童声诠释着他对文字的理解与感受。
除诗歌外,我们也共读过《伊索寓言》。这本书故事性强,充满趣味与哲理。阅读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也可以家长和孩子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甚至家庭成员比赛读也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家长稍作点拨,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也不要强求,就当童话来读也很好,等他以后长大慢慢体会也不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和宝宝共赏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翻开一页漫画,我会把标题盖住,让宝宝说说这画的内容,宝宝在描述时会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比如画上没有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宝宝就会根据情境添加上去,讲得惟妙惟肖,而且有时还会用方言表达,或者拉长声调增强效果,这常常会给我带来意外的欢喜。如果画上有些细节宝宝没注意,家长可以稍作指导。然后,让孩子用一句话概括画面内容。接着,让宝宝给它起个名字,并比较原作的名字看看异同。最后,让孩子说说这漫画让你想到了什么?总之,看漫画可以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理解力、快乐感,提高阅读兴趣,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良方。
孩子到了中年级,家长就可带着背《论语》了,这个寒假就可开启。《论语》是儒家经典,亦是蒙学读物;孔子是民族圣贤,也是人类先知。鲍鹏山教授说读《论语》要从信仰角度而非学术角度。此言得之。小学阶段孩子记忆力最好,此时他们背《论语》,除了可从中学得做君子的道理,也可增强文言语感,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如在小学高年级,家长可带着看看重庆大学出版社的“给我的孩子讲述系列”(第一辑)。当然,家长要有选择的,其中法国作家杰罗姆·克莱芒的《给我的孩子讲文化》就很好,该书围绕核心词语“文化”提示读者阅读的维度,为孩子搭建思考的框架,难能可贵。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良好的阅读兴趣就是终生发展的珠与玉,愿人人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