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从来不会停止进步的脚步。生活在金字塔型社会各个层级中的人,只要想继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都需要通过自我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强、更有优势,否则无论曾经在哪个层级,停下来的你都会被社会落下。”
社会是一个宏观概念,从社会维度来看待人为什么要自我成长,看似就像问一粒渺小的沙子如何影响大海一样,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但社会仍然是有无数个个体组成,社会进步仍然是无数个个体力量的汇聚。
如果能够从宏观的角度上,让每个人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和意义,那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不定无数的渺小也可以在觉醒之后真正推动社会变革的发生。
我们在柴米油盐中活得忙碌,也在鸡毛蒜皮中活得迷茫。当这个总在被谈论的社会飞速发展时,你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是越来越难了,还是越来越美好了呢?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别有一番体会,但在体会之余,也希望你能够再认真的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这些年付出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当你获得了自己的感受和回答时,我们再一起看看:在社会中,人为什么要自我成长。
01 “社会机器论”
对于社会的看法,我比较接受“社会机器论”。
整个社会就是一部巨大的机器,朝着进步的方向不断前进,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就是这部机器上微小的“零件”。
从我们出生开始,就是为社会这部大机器新生产出来的“零件”,经过教育的培养、打磨,成为合格的“零件”后进入到“社会”这部大机器中,经过几十年的运转在退休时再被新的“零件”所替换,完成自己在社会中最重要的使命。
这个看似无情的描述,虽然缺少了个体几十年工作时光中的各种故事和情感,但恰恰以一种冷冰冰却极其冷静的理性方式,描绘了在社会进步的历史车轮下,一代一代人更替、传承的过程。
显然,我们不应该夸耀甚至觉得自己所做工作的伟大,更不应该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觉得沾沾自喜、高人一等,觉得自己在社会有了地位,变得无可替代了。
因为无论个体处在什么社会地位、处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只是社会这部机器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个“零件”可以发挥整体机器的功能,所以,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个体能够取代社会整体的存在,我们存在的“瞬间”根本微不足道,也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要通过分工和合作才能实现社会整体的平稳运行。不同的工作,也仅仅是为了社会进步提高效率而进行的社会化大分工所决定的,显然,每项工作并不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而我们认为的以收入、受关注度等来做出评价,将工作划分成“三六九等”,这才是影响了我们在心理上对于每项工作认可程度不同的原因。其实,又有什么区别呢?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社会进步又是无数个个体贡献出的价值累积的结果,也就是说,社会进步与单个个体无关,但却是由个体的集合所决定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每个个体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更多的贡献,那么必然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加速进步。
也意味着每个人要想在更美好的社会中生活,都需要自我成长来贡献更多的价值,而不是对工作挑三拣四,喜欢就做、不喜欢就不做的状态,更不是觉得自己多牛,看不起其他人工作的状态。
可见,既然大家都是可以替代的“零件”,就应该彼此尊重,既然大家都想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就应该努力让自己成长。
你一个人改变社会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一起就可以,渺小的个体汇聚起来就有改变社会的力量。
02 金字塔型社会
如今的社会,仍然是基于人和组织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
这里所说的不是财富的“金字塔“,而是人群以职责划分形成的层级式金字塔。显然,金字塔型社会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广大人民群众位于金字塔的下层,往上是层级的组织者,顶端是最高领导层。
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社会是如何进步的呢?
以我的理解,简单地讲,社会进步应该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理想化的情况是在一定标准的文明标尺下,整体社会结构达到了新的阶段。
通俗地讲,整个社会就如同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当行驶过了某一“界碑”后就进步到了新的阶段。
所以,社会进步的理想化方式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
在简单理解了社会进步的理想化方式之后,我想让大家再思考两个问题:
1.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于哪个层级?
2.社会进步又是由哪个层级决定的?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第一直觉写下自己的答案,不出意外的话大家的答案是认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而社会进步则是由最高领导层决定的。
这也是我在不同场合提问中听到最多的答案。
在这里不说对错,也没有对错,只是希望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对于这两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于最高领导层,社会进步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决定的。
我想很多人会疑惑我为什么会得出与很多人心中所想截然相反的答案。
我先简单说一下大多数人得出答案的理由。他们认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因为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了社会进步的动力;认为社会进步是由最高领导层决定的,是因为领导层决定了方向。
我再详细说一下我得出答案的理由。
我认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于最高领导层,一方面在于金字塔型社会越往上的竞争越激烈,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最高领导层表现出强烈的带领全社会共同进步的责任和意愿,顶层的“牵引力”就是进步的动力。
另一方面在于金字塔型社会越往上占有和可调动的资源越丰富,最高领导层具有调动全社会资源发展的优势,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办成事。
就像俗话说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最高领导层才有能力和手段将下层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为社会进步提供巨大动力。
我认为社会进步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决定的,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金字塔”的下层,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进入了新的阶段,整个社会才进入了新的阶段。
很多官员和专家认为,在评估社会进步水平时要参考所谓的“中位数”或“平均值”,这个数字进步了就代表社会进步了。
个人觉得这就是扯淡,统计学中的意义根本代表不了社会学中的意义。
就如同收入数据中让工薪阶层与富豪阶层去平均,数字很好看但事实很“难看”一样,所谓的统计数据并不能反映社会进步的真实状态。
我们常说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个素质不高的人就有可能拉低一群素质高的人,这些并不是“漂亮的”统计数据所能呈现的。
所以,对于产生两种截然相反观点的原因,个人认为是忽略了“想法”和“结果”的差别。
广大人民群众的向往与最高领导层指出的方向都是“想法”,如果没有做就不会实现。
而最高领导层的承担责任、调动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入新的阶段则是“结果”,是做成了之后产生的影响。
显然“结果”更应该是问题的答案。
我相信大家在对比了两种答案之后,自己可能会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这显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真实的社会,以及自己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03 个人与社会进步
在理解了社会进步的理想化方式,我们再来看看现实究竟是如何。
由于金字塔型社会的层级结构,越往上层“位置”越少,处于这些“位置”的人往往相对稳定,除了退休或一些其他原因腾出“位置”外,其他人可能并不会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获得社会结构内部层级的提升。
这就导致很多人因为无法获得提升而失去了奋斗的动力,也导致了很多人在认清现实之后选择了安于现状。
当然,社会层级的内涵远远不止以上这么简单,但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近同步地提高而促进社会以稳定的结构进步。
显然,最高领导层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会给社会施加强大的牵引力,而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底层,就是那些被社会所忽视的特别人群,则会几十年如一日的停留在原地。
所以,社会进步的现实方式就变成了下图所示的情形:
久而久之,社会并没有实现统一的进步,反而在文明标尺的不同尺度上分散开来,最高层与下层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样的情况会破坏掉社会原本稳定的结构,使社会同一层级之间、不同层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如果大家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就是今天为何社会矛盾越来越多的原因。
西方从工业革命开始,用了近两百年的时间、近二十代人逐步过渡到今天的社会形态,而我们仅仅几十年的时间、两三代人就要经历所有发生过的一切。
这样对社会结构的过度拉扯,最后会有何种结果,显然我们并不愿意想象下去。
回到当下,在认清了很多问题其实是在宏观层面社会进步的现实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之后,我们作为个体又要如何看待自己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呢?
其实,在社会结构中,层级的划分会有绝对的依据,当你实现层级的突破时生活会有质变的感觉,大多数人并不会有这样的体验。
我们能体验到的,更多的是在层级内部相对的变动体验。
试想一下,大家一起跑步的时候,你突然停了下来而其他人继续奔跑,你是不是会离他们越来越远?
同样的道理,当你在一个阶段停止成长,而社会进步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那些曾经与你处在同一层级的人也会逐渐领先于你。
虽然看似自己所处的“位置”没有变化,但相较于进步较快的同一层级的人,你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这也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如果不进步,就是退步。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张图,感受这种个人在社会进步之中的变化。
然而很多人并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依然选择安稳地待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不再学习新的事物,慢慢地脱离了社会进步的步伐。
而如果对他提出要求,他要么说自己年龄大了学不进去,要么就觉得社会的变化对自己不公平。
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社会上每一次技术进步带来的失业人群,本来是可以通过自我成长成为新技术下最有经验和希望的人,但就是因为这样的故步自封,反而成为最早被淘汰的人。
所以,我们不能一方面要求社会的进步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而另一方面自己却不付出努力。
从智力和经验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是完全可以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的,但前提是我们要主动地自我成长,主动地接受和学习新事物、新技术。
而当我们重视自我成长时,是否会在层级内部提升并不一定,但相对的会与层级内部的同类人之间产生出差别,也会与自己的过去产生差别。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努力带来希望”吧。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之后,你希望自己在哪呢?
04 “跟上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我”与社会进步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努力自我成长,既是自己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最有效方式,也是跟上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我们不应该再去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也不应该仅仅将社会结构内部层级视为自己努力成长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目的,而是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考虑自己是否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是否跟上了社会进步的脚步。
我相信,只要你认为自己一直跟随着社会进步的脚步努力成长,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不差。
反之如果你都认为自己或懒惰、或懈怠、或抱怨、或排斥,那么你也就应该清楚自己生活不如意的原因了吧!
那么,我们要如何跟上社会进步呢?我个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个是不要再以年龄、以记忆力为借口,给自己“吃老本”的理由。
我们常说,一个人在35周岁之后就开始“吃老本”了,是因为身体机能和记忆力都开始走下坡路了。
虽然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并不应该成为自己止步不前的理由,我们的身体只是不如从前,并不是机能归零了,这时的我们更应该记住和运用好“勤能补拙”,为自己的人生再拼一拼、再加把劲儿。
另一个是不要以现在生活的安稳就认为生活会永远安稳。
如今,大家的生活条件普遍都不错,国家富足强盛,社会稳定和谐,一直正向的发展让很多人对于未来坚定着会更美好的信念,自然而然地认为生活就该永远安稳下去,自己就没有必要提高自己来抵抗未知的风险。
显然,这次新冠疫情就给大家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教育课,也希望可以警醒更多的人重新提起被忽视多年的忧患意识。安稳属于过去,未来能否守住这份安稳要靠你今天的努力,只有自己变得更强,才能更好应对未来社会可能发生的变化。
还有就是不要对新事物、新技术一味地排斥,要理性的接纳和吸收。
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时代的特征。就像我们用“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来区分不同年龄的人一样,特定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会对所属时代的特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对其他时代的特征本能的排斥。
尤其是在新事物、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很多东西都是对老传统、老认知的挑战和颠覆。当一个人适应了一种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对于新的东西总会带着“靠不靠谱”“学不学得会”等等的抵触和疑问。
其实,新事物、新技术早晚都会普及,这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没有必要先带着怀疑和反感来面对这些。当下用与不用是后话,首先用理性的态度了解和接纳这些新的东西,然后再决定也未尝不可。
就像这次疫情,就让很多传统的单位和企业用上了很多新技术,那些一直排斥的人也不得不现学现用,结果呢,真香!很多人都在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学习和使用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与年轻人的交流,接受新思想。
如今,“六零后”“七零后”仍然是社会的支柱,“八零后”“九零后”慢慢成为了社会的骨干。显然,这是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成长起来的人和后二十几年成长起来的人交接的时代。
在很多单位和企业中,当下都面临着年老的掌权者不理解年轻骨干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的问题,虽然掌权者遵循经验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但同时可能更多的是扼杀了年轻骨干创造出来的机会。
我不知道未来这种情况是否能够改变,但从人的传承来看,当年轻骨干成为掌权者时,他们也该步入了中老年的行列了。那时的他们,是能够给年轻人更多机会,还是贪恋权力,弥补这些年施展不开的抱负呢?
答案我们显然不得而知,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我们在此仍然希望无论年长者,还是年轻人,都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与更年轻的思想交流,在未来的某一刻,真正能够让更适应未来的思想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让落后的机制、体制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在社会的维度上人为什么要自我成长?就是为了在金字塔型社会中,坚决不退!
最后,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感兴趣就请转发让更多人看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