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键词是 城市社区研究 :
城市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异质性居民稠密集居的共同体。城市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是:
①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②有着众多的异质性居民,他们可能属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
③有一定的经济活动;
④集居的居民有着某种共同的利益、兴趣和凝聚力;⑤人们相互交往、从事相互依存的社会活动,共同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城市是现代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针对城市社区的各项研究可以使城市更加完善,整个社会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期分别从行政学、新闻传播、哲学、图书情报、教育等多个领域,遴选代表性选题若干篇。让大家通过大家、名家的选题,对“城市社区研究”这一选题方向有明确的了解,供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作参考。
|1|【社会学】
城市社区合作治理失灵的矫正:一个社会资本
理论的分析框架
摘要:在当前向基层治理赋能和赋权的背景下,城市社区合作治理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具体路向。以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社会规范等为核心要素的社会资本理论与城市社区合作治理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为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然而因社会资本发育和存量不足而引致的治理主体间信任不足、社会参与网络尚未形成、社会规范尚不健全等问题已成为城市社区合作治理失灵的关键因素,为此,需从理念层面、结构层面、制度层面、工具层面增量社会资本,矫正城市社区合作治理的失灵。
[1]周济南、罗依平.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J].城市社区合作治理失灵的矫正:一个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湖湘论坛. 2021,34(04):118-128
|2|【新闻传播学】
新媒体时代城市社区空间风险与治理
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媒介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运用,城市社区成为一个高度媒介化的"人造空间"。当前城市社区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的空间风险:一是权力视角下的空间规训;二是资本视角下的空间生产;三是权利视角下的空间争夺。因此,多元治理主体可以通过"媒介化治理""风险式沟通""差异性共生"三个层面来建构空间规则、形塑空间共识和秉守空间正义,从而实现新媒体时代城市社区空间的风险治理。
[2]吴丹、彭羽丰.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J].新媒体时代城市社区空间风险与治理,青年记者. 2021,(12):43-44
|3|【政治】
新公共性的重构:协商对话视阈下的城市社区
公共纠葛治理研究
摘要: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基层群众日渐强烈的治理需求,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倾斜。城市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生活单元,其治理的好坏也关系着居民美好生活目标的实现。随着社区治理主体的日渐多元化以及主体间利益的复杂化,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中产生的公共冲突逐渐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宏观表现为行政机制与自治机制的冲突,而微观指的是业委会与居委会的自治矛盾以及业主自治行为之间的"公共纠葛"现象。因此,为满足社区公共纠葛治理中居民对于协商对话的强烈需求,应以社区业委会和居委会两大自治组织为基础,重构社区管理和自治的公共边界,通过治理主体间的对话与协商来化解社区中的公共纠葛,建设合法有序的协商对话机制。
[3]陈刚华等.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J].新公共性的重构:协商对话视阈下的城市社区公共纠葛治理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39(03):57-64
|4|【体育】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困境与超越
摘要:"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建设战略的提出,促进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城市社区作为我国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在促进大众体育发展、提升民众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三社联动"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治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目前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的"责大权小"矛盾叠加体育认知观念偏差制约了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城市社区体育供需失衡及由供需失衡导致的失范现象增加了治理难度,城市社区专业体育人才的缺位降低了治理效能;"三社联动"作为我国社区治理的本土创新,其与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结合促进了社区体育治理主体的理念、逻辑、机制的互联,同时也增进了城市社区体育治理资源、信息、人才的互动。城市社区体育在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中,探索网络化治理嵌入下智慧城市社区体育治理水平的提升、情感治理融入下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多元主体功能耦合,对克服现存困境、实现城市社区体育治理超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曹垚等.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J].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困境与超越,体育与科学. 2021,42(01):56-60+66
|5|【教育】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城市社区老年教育转型探究
摘要:老龄化问题既是人道问题,又是发展问题。老龄化范式从成功老龄化走向积极老龄化,老年教育也需要同步转型:教育价值从关注个体价值转向关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教育内容从关注知识素养转向关注知识素养与技能补偿的有机统一;教育形式从正式教育转向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有机统一。
[5]李增蔚等.舟山技师学院党委[J].积极老龄化视阈下城市社区老年教育转型探究, 职教论坛. 2021,37(04):123-128
|6|【行政学】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宗教治理法治化研究
——基于东南沿海城市社区的抽样调查数据
摘要:在宗教治理法治化的道路上,人口流动性带来的考验不容忽视。文章依据课题组在东南沿海城市社区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宗教治理法治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宗教信仰方式对"法治化意识"与"法治化行为"均有正向影响;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法治化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宗教信仰的社会性而非私人性。研究表明,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宗教治理法治化水平,需要完善相应的责权配置体系和运行体系的法治化,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宗教信仰方式呈现应有的社会性;构建社会化的组织网络,从治理理念、治理路径和监督体系等方面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充分发挥国家在场的制度-心理效应,加强社会支持体系的法治化建设,夯实宗教治理法治化的社会心理基石。
[6]袁年兴、袁瑞萍.武汉科技大学[J].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宗教治理法治化研究——基于东南沿海城市社区的抽样调查数据,贵州民族研究. 2020,41(05):49-57
|7|【哲学】
论现代城市社区文化空间存在感
摘要:现代空间的加速流动逐步削弱了传统人地关系理论的解释力,文化空间存在感是解释当前流动社会中人与地方生活空间关系的一种新的知觉现象学命题。文化空间存在感,是指个体在物理离散、精神疏离的空间张力中,通过感知空间中的文化基因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的可能。当代城市社区文化空间存在感面临多维挑战,现代化的加速加剧了物理空间的离散和同质化,使其愈加难以识别;人口普遍流动则带来个体精神空间从地方"脱域",使其难以再嵌入地方空间进行自我定位。现代地方文化空间存在感的内在生成机理主要包括:文化生活的连续性和情感可存储性作为文化空间的"空间锚点",使得个体能够在新的空间秩序中依靠其进行自我定位,确认与周围世界的联系;"空间殊相"在现代城市社区空间存在中表现为物理空间可辨识性和精神空间相容性,二者共同组成现代城市社区文化空间存在的向心力,并与现代化、全球化造成的离心力相抗衡。
[7]陈波等.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J].论现代城市社区文化空间存在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2):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