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电影《何以为家》。本来想着去电影院看的,后来拖着拖着一直没有去看。今天突然来了兴致,就在手机上看了。
其实光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个探讨家庭教育问题的电影。
电影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贫困家庭里,而且还是那种不被人认可的家庭里,没有身份,受尽屈辱。
家中的孩子连温饱都不能保证,更别说是得到父母的爱了。小小的主人公赞恩在同龄人都在上学的时候,却要在一家便利店里打工赚钱。几次,他看着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小车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他眼神里的渴望和无奈。小小的年纪他没有办法改变生活的现状,大人都不可以,更何况是他一个小毛孩。也许是贫困让他变得异常早熟,妹妹来月经的时候,是他第一个发现的。他着急地抓着妹妹去了洗手间,替妹妹洗掉脏了的裤子,并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妹妹垫着。他害怕父母知道妹妹来了月经。因为这意味着妹妹长大了,穷人家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就会被父母卖到别人家,给别人家当媳妇。可是赞恩没有办法改变父母的意愿,妹妹还是被送去了一个男人的家里。赞恩反抗,遭到的只是父母的打骂。一气之下,赞恩离家出走,遇到了一个偷渡的女人,独自带着孩子的女人。那个女人收留了赞恩,于是赞恩扮演者照顾那个女人孩子的角色。可惜,那个偷渡的女人被抓,赞恩只能带着那个孩子独自生活。后来,迫不得已,只能把孩子卖了,换了些钱,回了趟家,本来是想拿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资料,却得知了嫁出去的妹妹死亡的消息。赞恩一气之下,拿刀冲向了伤害他妹妹的那个男人。于是,赞恩被捕了。在监狱了,他收看了一档法律节目,打了电话倾诉,于是有了把父母告上法庭的那一幕。
在影片中,你可以时时感受到底层人们生活的痛苦。但是,你也可以看到,对待孩子的态度起决定因素的并不是生活环境而是父母自己的认知和态度。
赞恩的父母和那个偷渡的女人,同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可是一个对待子女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赞恩的父母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生活的未来,希望孩子的到来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是带着这个期望才生下的孩子,可是当希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抱怨,他们不停地生,渴求着能够通过生孩子改善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场景特别引人深思,赞恩的母亲到监狱看望赞恩,告诉赞恩她怀孕了,她希望是个女孩,并且希望这个女孩的名字还是叫赞恩死去妹妹的名字。赞恩怒了,直接骂了他妈妈是畜生。赞恩的父母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他们子女的感受,他们认为穷,没办法所以就是只能这样做。生男孩子就多了一个劳动力,生女孩子就可以卖给别人的家庭,以获得一份收入。
何以为家,何以为家。小小的赞恩比他的父母更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亲情。很多时候父母总以为这么辛苦把孩子生下来,自己就是最大的功臣;很多父母总以为辛苦工作养大孩子,自己就是最大的功臣。父母总是把情绪迁怒在孩子身上,却忘了选择把孩子生下来的是他们自己。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否则长大之后的回忆是什么?是暴力、虐待、侮辱或者殴打吗?被铁链锁、被水管浇、被皮带抽吗?我听过最亲昵的话是”给我滚臭小子“或者”走开混蛋。生活简直就是一坨狗屎,比我脚上的鞋还要脏,我天天活在地狱里,受着煎熬。命运为为什么要折磨我,我本来以为,我们会长大,长成个好人,会受人尊敬,还有很多人喜爱“
多么让人心酸的一些话。何以为家,何以为家。家就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即使贫穷也要充满爱和尊重。可是,有多少父母把为孩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算在孩子的头上,认为没有这个孩子生活就会更轻松,可是他们选择生下孩子的时候想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如今又因为种种,把这些不满的情绪都倾向孩子,把矛头都指向孩子。
何以为家,何以为家,就是应该要有一个有智慧的父母,然后才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