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春秋时期,大小诸侯混战,“周礼”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发出了“礼崩乐坏”的感叹!
何为周礼
我们都知道画地为牢的故事,那小哥就站在圈里而不逃,其实,不是他不想逃,是不敢逃,这是一种彼此之间的信任,谁都不愿做那个破坏者。这是周以礼立国的一个鲜明案例。礼,其实就相当于周的律法,但是又比律法涉及面更宽泛。
比如,我们现在的婚丧嫁娶、待客之道基本都是源自西周。这一切,都是周公姬旦创建的,就是经常解梦的那哥儿们。施行后,整个社会确实达到了“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效果。但后来到了春秋时期为何发生变化了呢?
打个比方,周公订立这一切制度的时候,西周立国不久,这就好比它还是一个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虽然穿着宽大的灯笼裤,但是随着身体发育,成为青壮年后,腿变长了,裤子就成了九分裤,但是,这个时候还能穿,还没到“捉襟见肘”的地步,也就是礼未崩乐未坏。
何以见得?
作为管理阶层,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以下犯上,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大逆不道。道理很简单,部门经理下面的一个小员工整天跟他对着干,十有八九没好。
春秋时期,以下犯上发生了太多案例,弑君也是屡屡上演,比如晋国的里克就接连干掉两任晋君。这样一看,还真是乱套了,当君王风险很大啊。
实际上,这些“以下犯上”大多数都是有理有据的。
比如上面说的里克弑君,杀的是奚齐和卓子,这两人都是晋献公晚年宠妃骊姬所生,按照规矩,晋献公百年后应该是太子申生即位,骊姬却制造了宫闱之乱,逼杀申生,逼走重耳、夷吾,所以自己孩子接连上位,里克觉得事不该这么办,就在晋献公灵堂把这俩孩子给咔嚓了。再比如后来的晋灵公整天和屠岸贾声色犬马,被赵穿干掉,实际上这里的“主线”都是忠于所属国家。
再看看臣犯君的例子。
鬻拳是楚文王时期的一位大夫。那年,蔡侯调戏小姨子---息候夫人息妫,息候找楚国帮忙,楚文王就把蔡侯给抓来了,想把他给烹掉,鬻拳谏言这样做不妥,以后你北略中原,人家会抱团反抗的,楚文王不听,鬻拳这哥儿们直接拿出刀子来威胁楚文王,放不放人?人家都用嘴谏言,他用刀。
如果说,他这事是“间歇精神病发作”的话,接下来这事儿,可是完全在“淡定”状态下完成的。
楚文王去打巴国,被人里应外合打了个稀巴烂,半夜回到城门底下,鬻拳站在城楼上问,听说你败了?
是啊,寡人累死了,快开门。
堂堂楚国,被这等撮尔小国战败,丢人不?你去打黄国吧,兴许还能找回点面子来。
关键是楚文王还真就屁颠屁颠的去了,亲自上战场,当个君王哪那么容易啊!最终打败黄国,不过,脸上中了一箭,回到宫中便挂了。
这么看,鬻拳妥妥的权臣啊!但是,在楚文王葬礼上,鬻拳说,为人臣子,于王无礼,我没做好,只能去地下陪文王了,说罢自刎。
“荆蛮”尚且如此重礼数,就更不必论中原诸侯了。可见,那个时候,这种社会秩序大抵还是正常运行的,并没有遭到彻底的破坏,顶多就是由当年的宽松裤变成了紧身衣,这也算是“时髦”了。
但是,这种“时髦”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个事物,或者说一个生命,从诞生到死亡,必然是经历了一系列的量变然后才引起质变。量变可以理解成是认为因素影响,而质变,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了,一起来分析下主客观原因。
一、人为因素
1、破坏来自内部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周礼践行的最高代表---周天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指数级影响。
礼乐分化非一朝一夕完成,但某一件事往往会加速这种变化,周夷王时期,发生了两件事,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件,楚国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楚君觉得周王室衰微,想让天子册封为王,被拒,然后封了自己三个儿子为王。
其先祖先鬻熊,是文王的火师,西周成立后,被封子爵,熊渠却向成王,这是赤裸裸的挑战天子权威呀,但是周夷王无可奈何。
第二件,纪国和齐国有矛盾,纪侯向周夷王谄媚,说齐哀公对你不敬,周夷王也想借此立威,就把齐哀公给烹了。老胳膊老腿的了,人肉有那么好吃?一言不合就列鼎而食。
齐哀公从山东跑到岐山,就是给你进贡的,你却把人家烹杀了,这怎么都说不过去,所以,周夷王这种恣意所为,引燃了礼乐破坏的导火索。
第三件,周幽王宠幸褒姒,被老丈人联合犬戎给干掉,宜臼上位,是为周平王。严格说来,这哥们得国不正,为了获取更多诸侯的支持,他进一步自降身价,干起了卑劣勾当,比如和郑庄公互换质子。算起来,他和郑庄公还是表兄弟,如此下作,天子威仪何在?
二、社会发展
从春秋到战国,各种争端层出不穷,对于战争而言,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参战人数越来越多。
为何?
衣食足而知荣辱 仓廪实而知礼节
在任何社会,人的第一需求一定是先吃饱饭,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力气干别的?
《孟子·滕文公上》云:“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
这是周代的税负情况,大概是11%的样子吧。那个时候,基本是缴纳实物,举个例子,一亩地如果收成一百五十斤,要上缴16.5斤的样子。这么看来,其实也不算多,那些奴隶其实还是挺幸福的。
可是,到了后来,粮食产量越来越高,举个例子:
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这是嬴政修好郑国渠后,关中平原粮食的产量记录,一钟就是六石四斗,换算过来,差不多是八百斤,这个时候如果还按照这个基数来,大家肯定都去种地了,傻子才去打架。
诸侯也想改善生活,就拼命开源。无非两个措施,意思提高赋税,二是对外掠夺。
社会发展的结果就是“肉食者”越来越多。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你周天子可以每天吃羊肉,我诸侯只能每月初一吃?所以这些规矩也就慢慢的跟着破坏掉了。
人的欲望,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驱动力,有个词叫“欲壑难填”,当诸侯国内不能满足这个需求时,自然就会对外产生扩张。人体跟着长大了,裤子也就显得紧巴巴了。
结束语
周礼,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我们潜意识里的某个动作,就是来自三千年前的那个朝代。它在诞生之初以极其华丽的姿态登场,当我们知礼节的时候,七八百年后的罗马还在玩血腥的奴隶决斗。
随着社会效率的提升,旧有的一些“秩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它的发展了,等待它的,将是破茧而出的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