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太难了”
“我怎么学也学不好。”
“我就是讨厌学习”
你家孩子也曾这样抱怨过吗?
其实,每个孩子在某一个时刻会有厌学的情绪,这很正常。怕的是这种情绪恶性循环,当孩子的厌学情绪累积到极致,他们就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对学习也就不报希望了。
如果孩子真的很努力在学,但成绩就是提不上,那就要换个角度想想了,可能是孩子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对。
我们家长工作忙,难免在孩子学习上会有所忽略,常见的影响孩子学习的坏习惯有10个,来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
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为时不晚。
一、听课不认真
孩子的学习主要在课堂上,课堂学习效率低,势必会影响成绩。孩子会因为多种原因在课上分神,不喜欢某门学科,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某个老师讲课方式,听不懂等等。
只要分神,就听不下老师讲的。课堂没有听,课后靠自己,既容易忽略重点内容,又很难充分掌握。
对于有这类习惯的孩子,建议家长这样来督促,
(1)明确告诉孩子做事不能一心二用,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
(2)跟孩子交流,弄清楚上课分神的原因。
(3)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有计划学习才能提高孩子对学科的关注度。
(4)平时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尽量不要在他周围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仅如此,和学习有关而与当下学习内容无关的也别放。比如学习数学的时候,不要放语文的东西。一方面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不要给孩子别的压力。
(5)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有限,一节课45分钟,不可能都能集中,一节课只要能集中注意80%以上,算是比较成功的。
(6)有了好的身体才有一切。这句话我们都知道,可是并不一定真的执行。要注意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身体好了,精神才会好,注意力才能更好地集中。
(7)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着急。要从简单到难,慢慢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这样学习起来才会相对轻松,才会长久地喜欢学习。
(8)人一旦兴奋,就不容易集中精神,所以在孩子学习之前,不要让他做比较亢奋的事,比如有的孩子会晨练,有的会在路上看一些娱乐类的视频或书籍,让身体或大脑变得兴奋。这类事情都要尽量避免。
(9)帮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过,在听课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和主动性。否则只是跟着老师记课堂笔记,会失去自己思考的时间。听不懂的要做标记,课下找老师或其他同学补上,这样效率会更高,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更有动力。一定要给孩子提前说明,预习的目的是为了上课更好地学习,不要让自己觉得自己已经预习了,那上课就可以开开小差了,这样我们的预习就白做了。
二、学习没有规划,效率低
学习没有规划,所以不知道怎么学。学习没有规划,所以不知道先从哪个学科开始学。
我们大人都知道,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有规划才能更有效率。规划了你才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才能清楚目前你达到什么样进度。
所以说,学习规划对孩子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学习规划的思路:
学习计划跟其他计划一样,要有一个系统。最好包括平日计划、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三个部分。
有不少家长也有给孩子做规划,但是没什么效果。
可能是你制定计划的方向错了,我们该给孩子确定一个总目标,比如中考要考哪所学校,小升初要上哪所中学,然后根据这个总目标制定长远计划,接着由长远计划制定短期计划,把短期计划里要做的事情细分到每一天,也就是平日计划里。
另外,一旦制定了计划,就要严格执行。
三、边做题边翻阅参考资料
数学,忘了公式看一下资料;英语,忘了语法看一下资料......边做边翻资料,然后跟着资料提示做,这样能记住什么?
这个公式,这个定理,这个语法,你还是不会,下次变个题,改个题目数字,就不会做了。
这其实就跟开卷考试一样,需要开卷,你才会答。
但很可惜,现在多数考试是闭卷的。
正确的做题方法应该是把该记的知识点记在脑子里,这样做起题来才会思路清晰。
当然了,一开始难免不能记住全部知识点,可以翻书,但要通过复习加深度知识点的记忆,逐渐做到“闭卷”答题。
四、只顾做题,没有主动思考
有些孩子成绩是“忽高忽低”的,这次刚好考到平时有练的题,成绩就高点,下次考的题目之前没写过,成绩就不行。
有这类情况的孩子该反思了,做题量并不少,但有思考总结吗?你是真的掌握知识点了吗?
很多学科的考核都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只有彻底理解这些知识点,再去解题,才能巩固知识。因此学习和答题时,要教会孩子去分析这个题是在考你哪个知识点,每个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异同点。孩子学会整合分析知识点了,自然就有了思路,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才会顺畅。思考得多了,印象就会深刻,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然,在学习之外,也要让孩子知道“思考”的重要性,让他成长为一个真正有独立自主思考的人。
五、打草稿太潦草
很多孩子在解题的时候,特别是理科类科目,明明草稿上是有思路的,可是返回头来正式做题的时候却反而混乱了。就是因为他的草稿太乱,太随心所欲,没有形成很清晰的逻辑和思路。
其实,问一下老师你也知道,每个班都有不少学生有同样的问题,明明有思路,却因草稿乱,最后自己把自己思维弄混乱了。所以,平时一定要培养孩子打草稿要条例清晰的习惯,这样会帮助他理顺自己的思路,在考场上做到准确无误,不丢这些冤枉的分数。而且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对他成长以后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六、听课不爱做笔记
为什么一再强调做笔记?
原因很简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人的记忆都会遗忘,只是遗忘快慢的问题。
或许这节课你听了记住了,但难保到下节课你还记得?
准备个笔记本,把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容易忽略的知识点、你还没掌握的内容都记下来,当然也不是一字不漏,有技巧摘抄。
课后根据笔记,有针对性复习,还没弄懂的知识及时找老师补上,重点内容重点记忆。
七、做题太毛躁,不够细心
不知您家孩子是否也曾因性格比较急躁,做事情图快,考场上看到自己似乎会的题,就急于下手,结果本来能做对的题目最后却没得分。
做题的时候要认真沉着,多看几遍题目,尤其综合类的大题。细心地分析题目,条例地列出答案才会万无一失。
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问题,做事急躁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也常常容易吃亏,所以要从小开始培养,从做题开始培养,让孩子改掉急躁的毛病。
八、草草看完答案,不纠错
孩子都有偷懒的心理,做完题对完答案,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很少进一步地去分析答案是如何得出的。
建议家长们督促孩子准备一个纠错本,定时对错误进行深入分析,杜绝“一错再错”的情况。
(1)准备纠错本,定期查阅
首先准备一个本子,遇到错题要记下来。当然记下来不是结果,而是要经常翻阅,别当成废纸放在一旁。除去正常的练习题以外,可以根据纠错本增加复习题。考试前翻阅一下,更是能加深印象,对提分很有帮助。
(2)同学之间分享错题本,相互借鉴
鼓励孩子们相互传阅、分享自己的错题本,从别人的错误里吸取经验教训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
(3)分类进行训练
孩子爱出错的地方,就是他学习的难点。要从中总结规律,带着孩子一起分析总结,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训练。
九、不注重劳逸结合
不注重劳逸结合,则吃力不讨好。
只知道学习,不注重休息,长时以往,就显得特别疲惫。整个人就像绷紧的弦,绷得太紧很容易断的。
太过劳累,大脑会疲劳,思维变得缓慢,效率反而会更低。
刷题没有针对性
多做题,肯定是提高孩子成绩的直接有效的办法。不过,很多家长其实是在让孩子盲目做题,而没有任何针对性和计划性。不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题,而是当成任务一样做完就算完成,这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便又回到了上面的那一点:家长要带着孩子多分析错题,找到自己的漏洞和自己的弱点。然后根据这个漏洞去找相关的题来做,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彻底掌握某一类题而不是某一道题。
以上这10个习惯就是孩子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成绩,家长们可以多留意,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察觉到的及时改正,这样成绩才能上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