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弋一
“姐,你现在的人生状态,是我年少时的向往。”
01
沉默了许久,搅动着冻干咖啡,听女孩一直说着:“姐,你有才华,工作自由,不断靠接工作生活赚钱,不用停留在一处,很多人慢慢开始知道你,你的生活真挺好。”
我一时语塞,年轻人眼中的好,大概就是老人眼中的“不稳定”,是大多数世俗选择的“无法理解”,是另类,是与众不同——
总之,大多数你向往的生活,都不是你会去选择的生活。
突然想到纪德在《人间食粮》中说道:“你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可这些话没办法对一个刚走出校园的孩子说,沉思片刻,我答道:“我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向往,你的生活也是,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别人向往。”
女孩笑着看我,频频点头:“姐,跟你说话好有趣。”办公室里的人都笑起来。
外教Chris这时候走进来,穿着绿色上衣,红色裤子,极白的肌肤跟衣服有种说不出的和谐,她用蹩脚的中文说:“Oh,你们的笑容,整个,整个,六道,楼道都听得到。”
俱乐部创始人看着她的打扮笑起来:“Chris,我们中国对你这个搭配有个谚语。”
旁边的助教小姐姐婧,一边笑一边翻译着:“green and red, sick the dog.”Chris惊讶地看着婧说:“what?那玫瑰花呢?”
大家笑起来,孩子们来了,在外面听到我们的笑声,好奇地走到办公室,偷偷探头探脑,突然觉得,这个项目真有意思。
02
最近在做视频之余,接了写作俱乐部的项目,带孩子们阅读、写作,我们拆分的书有《疯羊血顶儿》、《简·爱》、《流浪地球》、《儒林外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城南旧事》、《狼王梦》、《海豚之歌》等等,我主要负责做阅读书籍拆分标准化,以及做一些后续老师可参考的PPT。
突然发现,这几年坚持的事,也算以另一种方式有了一些反馈——开始有人愿意让我来做这一部分内容的拆解与讲述。
而且越接触孩子,越感到时代的不同与社会的进步。
我们那个时代,十岁还在吃土,现在,你可以跟十岁的孩子一起讨论死亡,讨论生命的意义,讨论母爱与父母的教育。
可以想象,一个孩子如果从这么小开始,就能去提前接受“死亡教育”,接受父母有时候会把让自己完成他未尽的梦想,理解生命的美与自然的残酷,这是教育本质上多么大的进步,未来的孩子该有多擅长社交,多擅长共情和理解他人。
能参与其中,非常荣幸,能看到孩子们的向往,感受到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可以跟孩子们去讨论,去启发孩子们的思维,给孩子们更多看待世界与生活的角度,怎么想,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还是老话:“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要驰骋在追梦的道路上,往前走,不放弃,生活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报你的,只要一直往前走。
对了,《人间食粮》里还说:“我生活在永恒而甜美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一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