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得《我们仨》这本书,是在杨绛先生仙逝时。还清晰记得她对自己后事的安排:
“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骨灰撒入大海”
这也正解开了我对以往人走后安葬这一问题的疑虑:
“一定要家人不眠无休三日,惊天地泣鬼神的按旧俗走遍所有步骤,才得完满吗”
我懂得了,人生在世得求心安,才可换取来生极乐。
《我们仨》这本书春节前开封,节中身在外地未能随带,已看章节总在脑中影现,勾引我早日回去续读完毕,了去心结。再次翻开时一口气将其读完,满脸热泪,泣不成声。
此书不大,封皮、内页材质均突显年代气息—平淡、质朴,拿在手中不感亵玩焉。
第一部分,杨绛用一个长长的梦来思念所爱的人。虽中间有些部分不能站在作者角度完全理解,但感情完全表达出来,那种飘渺的若即若离,那种抽丝拨茧般的离别之痛,那种失去至亲的无能为力。情之真,意之切,语言淳朴、质感、无华,字字玑珠,句句入心。
这是我从未感受过的一种情感,无法抵挡。
钱钟书、钱媛在生命后期均病痛缠身,且不在同处,更不能相互看望,只愿杨绛每日两头传话,互传亲情。
对于钱媛的病逝,钱钟书只深情的对杨绛说“让圆圆回家”
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无法形容,无法比喻,脑中词穷,只有跟随默默流泪。
也许只有梦境,才能让三人再次相遇,相挽相畏。于是,这个梦就很长很长,久久不愿醒来。
第二部分,叙写了杨绛和钱钟书从婚后在外留学直至最后的整个过程。二人世界的海外探索与成长,三人世界的相濡以沫,求学授教,不离不弃。
杨绛在钱钟书眼里就是家里的“全能”,钱只信杨的那句“我可以解决”
钱钟书在杨绛心中是满腹经纶的“笨蛋”,但却管了杨绛一辈子的早餐,无一例外。
这种爱情在我看来,就真是磁铁的两极,互相吸引、力不可破,虽有瑕疵,却互补互容。
我想,这是爱情的升华、亲情的提纯,生活的淘金。只在那一朝一夕、一手一足,一字一句。
无用多言,便你懂我,我知你。也许这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了。
最后的附页部分有很多手稿原件、照片、画像。杨绛一一作了注释。我即刻喜欢上了杨绛的隽隽小楷,就此临摹,不见有一丝相似。
原来美好的东西都不是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的,需要你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坚定信念方可向其近之,直至完全领悟,醍醐灌顶,才可称得到。
附件手稿中有钱媛病榻上写的提纲和后期不能发声时写给爸妈的信。从字迹可看出其写字之坚难,拿笔之费力。她是平躺在硬板床上,让陪护用硬板夹纸举着写完的。字已出边框,但情一直都在有序流淌。
去世前三天,她还在写信给母亲,交她做各种蔬菜面及其购买地方。生怕母亲不会做饭吃不好。
钱媛是因患脊椎癌在睡梦中离世的。
我想她也必在睡梦中思念着她和她的父母,久久不愿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