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西游记》
每到事情的转折处,都会来一段总结性的话。这些话都是概括平淡的生活。
这是石猴成为美猴王后过的生活,再看他成为猴王前的生活,作者是怎么写的,就明白了:“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你看用的是不是概括性语句。
过惯了猴王的生活后,又生事了,当心自己会死去,想长生不老,于是引出美猴王,不远万里寻师访道。
接着不断看下去,是猴王学完本事回来后,一段总结性的话语:“美猴王荣归故里,自剿了混世魔王,夺了一口大刀,逐日操演武艺,教小猴砍竹为标,削木为刀,治旗幡,打哨子,一进一退,安营下寨,顽耍多时。忽然静坐处,思想道…”引出要去弄兵器的话题。
从中可以看出是心在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是心在寻求改变,才会有行动,才会有故事。
这也符合生活规律,人生每一次改变都会出现一次新的生活。这种新的生活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一天天写会很无聊,于是就出现一个概括性的话语,帮忙快速地跳过去。同时要种下一个因,遇到新的困难,才会寻求新的改变,
现在看到的还是主角成长的故事,对手还没有出来的写法。对手出来后的写法,还有待学习和研究。
主角成长故事,看来很好写,为什么自己写不出来呢?每个人都在经历,经历就有故事。
其实还忽略了一个东西,那就是次要人物的作用,石猴每一次想改变,都有其他的猴子给它出主意。石猴听了别的猴子的主意,并照着去做就得到了改变,故事也就向前推进了。
自己今年的一些改变还不是姑姑和叔叔帮着我吗?没有他们的帮助,今年不会得到这么好的工作,没有他们的帮助,也不会这么快住进新房,没有他们的帮助可能还没有换新大床和电热水器,没有他们的帮助那边的工资到现在还要不回来,没有他们的帮助,不会改变很宅的生活,现在每周六周日都会出去游玩。如果都听他们的话,早就结束单身生活的。对于正确的话,真的要去听,并照着去做,生活才会改变。
这些次要人物,看起来在文中是一个摆设,关键时候能改变主角的命运。
书中这些次要角色,没有着一点墨,只选用了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几句话。这关键的几句话,要能解决主角的困惑,才能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帮不到主角的话,都是废话,最好不要出现。
还有主角和次要人物的关系,也值得琢磨。次要角色会成就主角,也会废了主角,就看主角是否有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