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画中男子形象大多留美髯的中年男子,要么一副慈眉善目、高贵富态、威风凛凛的样子;要么骨瘦如柴独钓寒江,一副避世的文人样子。这幅画上的翩翩美少年,有没有感觉韩剧古装戏里的帅哥就是照这样妆扮出来的?帅哥正是画家青少年时的自画像,别有一翻清新雅致!
美少年正是画家梁元柱,字森琅,广东顺德伦教人。明朝万历(1581)年出生,万历戊午(1618)年中举人,天启壬戌(1622)科进士。
梁元柱出生在明代广东一个梁氏大族,是个世家子弟,家境富庶。
广东地处岭南,自唐宋以来海洋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广州中心的周边一带,明朝时经济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当时的人们,生活艺术从物资、精神上都越发的讲究起来。这个时期的文人们,不同于宋代人内敛含蓄的清隽格调,他们热衷于生6活中每一处有情趣的细节。他们认为,优雅的生活最能够帮助怡情养性。
梁元柱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幅画是梁元柱年少时的自画像,看来爱美的天性人皆有之,不论古今。
1
这幅《森琅公少年自画小照》是不是跟我们现在爱摆拍、自拍、晒自己有什么东西很相似?
这般清俊的形象,简直就是一小鲜肉、美少年,你看他眼神好似怀疑一切,宽鼻,紧闭双唇,头顶四方网巾,头扎两段发髻,青布长衣,白色护领,宽衣大袖,袖口露出纤长手,指甲细长,戴一玉镯,一看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
他翘着二郎腿,露出白底红鞋面,红色的鞋面与青色的外袍色彩显得耀眼,更衬托的这位青年俊朗脱俗。
翘起来的腿上搁着一本打开的书,一副恬静自如的书生气,仿佛对未来仕途已有一种笃定的信心。
旁边站立着一位一袭白袍的侍者,看年龄应该在十四五岁的样子。这位待者双目分得很开,眼睛细小,鼻圆,脸盘略宽而略扁,典型的岭南人的长相,一只手隐在袖子下,另一只手托着一尊酒杯。
我们再来看看他书案上陈列的东西,看看这个骚年的晒图晒宝贝,能看出他的个人喜好和品味。
这是一张白玉石书案,一改那些老气的檀木啊、红木什么的,好像古人就是用那些沉沉的颜色,这是白色的!书案摆放着各种当时的风雅玩物,最远处一尊蓝釉梅瓶,上面插着几支梅花,再旁边是炉瓶三事:白釉连座双耳三足炉、铜箸瓶及香盒,香炉香烟袅袅。
一把红木的折扇,一个砚台和一支湘妃竹的笔。
最近处放一卷书,海棠碟放一个佛手。
案几上放的这些文玩,这是正是主人的喜好,花、香、书、画、笔砚,显现出主人公的闲情逸致,从物品的选择上做工精简,雅致不俗。
画面前方绘制一排盆景,有兰花,松树盆景,相映成趣,角落里还有一个白色的小圆壶,这大概是用来浇花的花器。
整个画面以素雅的白与青色为主调,红色巧妙的点缀,好一个格调高雅的翩翩美少男,看来也许是个有自恋症的人。
2
梁元柱自幼就善使丹青,再来看看他画的竹《迎风竹图轴》
题:迎风行纛乱,暴雨老龙狂。
墨竹挻劲洒脱,迎风摇曳,舞动生姿,梁元柱的画存世的极少,这幅画于1624年,没破损,很难得。
3
粱元柱少年时,有位族人妒忌他,曾多次对他施以难堪的侮辱。他为官后,不计前嫌,每次回乡都会到该族人家中坐坐,好像彼此间从未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其宽宏大量被后人传为佳话。
4
梁元柱在1618年中举人,1622年中进士。
梁元柱进都察院(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就直接理出当时存在的问题,上奏折请皇上不要将实职授予封荫子弟,因为他们骄纵有余,才具不足,只能弄糟政事。
明时万历年间,宦官当权,魏忠贤权倾朝野。梁元柱同乡叫梁梦环的劝他阿附魏忠贤,他写一副对联于大门口:“不惧不忧,君子乃能偱世;患得患失,鄙夫安可事君。”认为做一个君子,从内心来讲,没有忧愁,没有恐惧。自我反省,对自己所作所为问心无愧。
魏忠贤作为宦官当权,激起当时很多人不满,倒行逆施激起粱元柱的愤怒,写了《苍穹告变疏》上奏皇帝,说“魏忠贤罪恶惯盈,无君无天,人神共愤”,这还了得?这下惹恼了魏忠贤,幸好得到同僚们极力的周旋,才免一死,被斥革回乡。
5
梁元柱削职还籍后,在广州郊区选了个地方在粤秀山下,修了三间茅舍,分别称“偶然堂”|、“醉茶居”和“鉴三轩”。过起了悠然的生活。这段时间他有不少书画作品及诗词创作出来。
经常穿着布衣草鞋,在田间地头高声歌唱,怡然自得,或与陈子壮、李云龙等等南园诗友喝酒作诗,借酒泼墨书画,醉后纵笔山水、松石、人物,偶也画鬼神,尤其生动,所作无不精妙,得到墨宝的人欣喜视为珍宝。
还著有《偶然堂集》,摘录几首小诗如下。
题小景二首
其一
五言绝句
溪咽复流,山空翠犹碧。横琴抱未弹,幽意不可得。
其二
五言绝句 押药韵
信艇出荒矶,水声喧众壑。晴岚远岫明,乱石潮痕落。
月夜诸子拉邓翠金仙较书见过索余题字字以羽卿漫赋赠之
信是蛾眉天上来,
玉楼金殿漫徘徊。
风前却忆青鸾至,
掌上翻惊白燕回。
出关二首
五言绝句 押纸韵
不识南塘路,借问路旁子。答言从此去,桃花红十里。
其二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郊行》
并骑出都门,扬鞭一相语。杨柳遍春山,应从何处去。
6
魏忠贤垮台后,粱元柱于崇祯二年回京复职,行至河北河间县时,听说金人打过来了,京师戒严,一些与他同路的应召官员迟疑不敢向前。
粱元柱愤然说道:“主忧则臣辱,此时应飞入都门,为主上分忧才是。”众人受到激励,全体继续前行。
进京后,粱元柱补福建道御史,监顺天乡试,又按察云南,升陕西参议,可惜未来得及赴任即病逝了,卒年四十八岁。
看梁元柱一生,起起落落,回看他年少时的《森琅公少年自画小照》,看这意气风发的文雅书生,他生在明末动荡年代,仕途屡遇不淑,却能坚守高洁,令人敬仰!
(部分图片及文史资源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