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面对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是最好的搭配。
再次需要申明的是,碎片化阅读只是适合碎片化时间,这样一个碎片化的语境。
碎片化阅读,和真正的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我们得到的知识和经验,它就是碎片。
1、碎片化阅读,容易引起意见和建议的片面性。
作者亲身感受,有一篇名为《你现从事的职业是在消亡?还是在兴起?》简书官方微博转载,结果发现该文章下面的评论,尽是指责和质疑,完全没有咨询和赞同的声音。
同样的这篇文章,简书平台该文章下面的留言评论,大家似乎温柔很多,不但看不到质疑的声音,更多的是抱着请教的心态来咨询自己职业未来会怎样。
刚开始作者本人很是纳闷,都是网络平台,为什么反应如此不一样?
后来才逐渐想明白,简书上的伙伴们能看到作者,缩写关于职业的一些列文章,对作者本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觉得作者的预测虽然不能保证完全准确,但是部分的资料援引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而微博上的伙伴们则不同,当他们看到赤裸裸的一篇关于职业预测的文章,而且是完全陌生的作者,胆大包天地预测各种职业的消亡或兴起,不喷作者你还能喷谁呢。
上面的例子,也许大家会觉得,不足以说明碎片化阅读的片面性,但是大家再看看每天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眼球的各种文章、各种书评和影评,有多少是仅仅作者一家之言、一厢情愿,更何况有很多的言论是经不起琢磨和推敲。
现代社会,一种被称为泛自由主义的兴起,让大家可以自由言论、各抒己见,但是也让身为读者的我们,容易被片面的言论所左右,有时候更容易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丧失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和主观意见。
2、碎片化阅读,让人染上“收藏癖”,收藏=仅收藏。
碎片化阅读,在碎片化时间进行的话,如果不能够将一整篇喜欢的文章阅读完毕,九成的人都会选择收藏。
如果读到非常有感触的文章,读了一遍或多变,感觉意犹未尽,还希望以后能够再次阅读时,八成的人也会选择收藏。
为了便利大家收藏,各浏览器上有收藏功能,微信、微博等各种产品上都有会添加该功能,即使在公司内部系统,会发现,美名其曰,为了业务或作业方面,收藏和取消收藏功能也成了产品经理的必备设计。
收藏功能,设计者最初的设计理念,一定是希望被收藏的内容,将来能够再次被启用,或者形成某种赢利点,一定不是今日见好就收,过两日,不感冒了弃之如敝屣。
翻翻看大家的微信朋友圈,被收藏的文章中有多少被二次打开过,又有多少是因为标题写的好,看个开头,收藏起来,而从来都没有打开过的。
碎片化阅读,让我们染上了“收藏癖”,接受信息时,看似主动,实则被动,不断地去收藏信息,就像老奶奶的绣花鞋,自从压箱底后,再也没有机会再次穿上过。
** 3、碎片化阅读,引发拆书热潮,人们获取的信息断章取义。**
最近很流行拆书,尤其是大部头的经典书籍、或是晦涩难懂的工具类书籍。
现在节奏快,很多人或机构宣扬说,为了一天能够阅读一本书,而且能读到书中精华,就会找专门的人来帮忙拆书。
拆书,其实就是将书中的内容进行转述,但是拆书稿是有字数要求的,本来一本20万字的书,要求最后拆成2万字,可想而知,书中的精华真的就在这2万字中能完整体现吗?
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根本不可能。
作者曾为某些机构写过拆书稿,为了达到字数的要求,不得不将书中自己认为没有用的,在转述的过程中,统统删除掉,更有甚者,有时候将很多的精华直接过滤,为了满足限制要求,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很多的APP上,也有很多优秀的人宣称,自己将某体系的知识和经验从10页纸层层压缩,最后成为1页纸的内容。
你相信他,没有将你最需要的点给删除吗?
4、碎片化阅读,过于零散和碎片化,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
碎片化阅读,真的过于零散和碎片化,读书成读段子,读完之后一乐而过,什么都没有留下,那请问,我们读书为了什么呢?
作者不相信读书完全是为了陶冶情操,坦白说,作者自己不是。如果说只是为了陶冶情操,那方法可不只是读书一种。
读书,最主要是为了能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更为重要的一点,就像查理所说的那样,读书为了让自己每天都聪明一点点,最终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试问,现在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不多读书,让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的提升,那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激烈的社会现实呢?
读书,要达成最终结果,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知识转化给价值,甚至成为更好职业发展平台的敲门砖,成为自身议价能力的强大靠山。
但是碎片化阅读,过于零散无法让我们形成知识体系,还特别容易一叶障目。
碎片化阅读,相对于真正的阅读,就是碎片,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否有解决办法呢?
最好的办法是,碎片化阅读后要整理出来知识碎片,然后阶段性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结构化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