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再见,我走了。”
“路上小心,爸爸爱你。”
这是每天乘坐1路公交车上一对母子的日常对话。只要是上学的日子,总能听到,从未间断。每每听到这些,都仿佛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令人动容的除了这每天像习惯一样充满爱的对话,还有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戴着厚厚的镜片,已经长到齐爸爸肩头了,但是有些口齿不清,动作也似乎比其他孩子缓慢一些,可是爸爸总是会说上一句“路上小心,爸爸爱你。”看到这里,我想很多父母也会感慨,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当初他们在天上也是认真地选择了我们去做他们的父母,这是我们的荣幸。当他们小的时候,我们也很温柔,可是为什么随着孩子长大进入学龄阶段,我们就开始出现变得暴躁不安,开始和孩子有了距离,甚至出现言语和肢体上的冲突呢?每当看到那一对母子,我总是感到很愧疚,因为和很多父母一样,我也时常会不分场合训斥自己的孩子,有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疯子一样竭斯底里。
我很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但是每次因为孩子拖拉磨蹭、做题不仔细、学会反驳大人提出的问题时我可能就会被瞬间点燃,也许大家会有同感。我希望能和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并以此来改善我们的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会更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我重新读了《父母的语言》、《正面管教》等推荐书目,也在网上听很多教育学者和育儿专家的讲座,试图去改变自己,试着去改变和女儿说话的方式。那就从最近的一次数学考试说起吧。周五晚放学,女儿有跆拳道训练,我下班后径直回了家,知道今天可能要发试卷回来签字,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所以回到家就去拿了试卷来看,果然离预期差了很多。这个结果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头一天我已经给他做了一套模拟试卷,发现他对乘法口诀不熟练,而且好像对一些知识理解不够透彻,也有不细心的问题,所以我并不打算回来责问他,我希望通过和他一起分析能够帮助他重建对知识的理解、还有正确的认识,希望他今后再做题的时候能够想起爸爸的话从而给他解决问题的力量。女儿回来后没有主动跟我说考试的情况,等他洗漱完毕后,我跟他说,爸爸和你一起分析下你的试卷,看看是哪些是没有掌握牢固的,一起来解决问题。女儿好像也意识到我今天的变化,非常配合,马上拿来纸笔,和我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他不懂的问题,我们一起分析后他很快把我列举的其他问题做对了,还让我能不能把试卷打出来再做一次。
第一次,面对考试,我没有那么在意孩子的分数,也没有冲孩子发火,就这样成就了一次良好的沟通。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可以改变,我能做到。心理学上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帮助一个人应对很多困难,也能熬过最难的日子。这正如很多学者在提到教育孩子时,应关注孩子的需求,耐心倾听,并采取积极的引导方式,哪怕只是提问方式的不同,也可能塑造出不一样的孩子。放下家长的权威,去尝试平等对话,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如果做出积极的改变,一定会得到孩子的回应,也许很快,也许稍微慢点儿,还是耐心等待一下吧,这就像等一朵花开,时间有长有短。
孩子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为家长的态度、行为方式存在问题。我们常说家长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听到最多的声音,这些声音会刺激孩子大脑发育,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每个孩子除了与生俱来的差异外,更多的不同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个温暖的家庭,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彼此埋怨和大吼大叫毫无意义。父母试着去改变,改善家庭关系,改变说话的方式,改掉自身存在的问题,减少冲突,令家庭和谐温暖,我想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才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家长的良好言行会引导孩子去做正确的选择。
倾听孩子,换一种方式去引导,不要老是“我觉得”,换成“你认为”如何。关注孩子,尽量让他觉得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的关系才能有效沟通、充分沟通。《父母的语言》告诉我们“3T”原则法:共情关注(Tune in),关注你的孩子在做什么;充分沟通(Talk more),与孩子讨论时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词语;轮流谈话(Take turns),和孩子轮流参与谈话。这本书指导父母如何在和孩子的对话中,“塑造”孩子的大脑。也就是说如果长期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谈话方式,那么孩子也会在父母的这种语气中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注别人的需求,不能很好的倾听。如果没有赞美和鼓励,只是不断的责骂打压,孩子只会愈发变得敏感、脆弱甚至自闭。试着从心平气和开始,尽量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
如果说当孩子没有那么专注甚至学不进去的时候,不妨带孩子一起出去尽情地亲近自然,充分的运动后能让孩子释放最大的学习潜能。孩子小的时候,玩是天性,身体也是关键,运动可以二者兼得。在做选择的时候,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他愿意做什么,我们就陪他一起,一起玩,一起学。
这一路,为人父母,毫无经验,那就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做孩子的引路人,陪伴他,温暖他,给他光亮,照亮他们的一生,努力做一对合格的父母。改变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