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社会心理学》,读书感悟:第12章帮助行为。
一、帮助行为发生的原因。
解释关于帮助动机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每种理论试图解释的帮助行为类型。
1.社会交换与社会规范。
帮助行为会使施助者和受助者同样受益我们。
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目的在于令成本最小化,受益最大化是社会交换理论。
①奖赏
催生帮助行为的奖赏可以来自外部,也可以来自内部。
帮助行为提升自我价值感,这为因何那么多人在做过好事之后,感觉良好提供了一种解释。
给予可以提高幸福感。
奖赏理论也有一个弱点,他容易陷入循环论证的境地。
利己主义:主张自我利益驱动所有行为的观点。
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循环,我们必须把收益和成本独立于帮助行为之外。
②内部回报。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的自我回报。
内疚感,痛苦并不是我们想减轻的唯一的消极情绪。
人们会尽其所能去消除内疚感,减少不良感觉并恢复自我形象。
别说谎,不然你会生活在内疚里。
我们在犯罪之后的行善愿望反映出,我们既要减轻个人的内疚感,也需要恢复动摇了的自我形象和期望确立积极的公众形象。
内疚感促使人们坦白、道歉、帮助,避免再犯错误,它使人们更敏感,并使亲密关系能够持久。
坏心情--好行为现象的例外。
坏心情--好行行为会在那些关注他人的人们中发生,对他们而言,这样的利他行为才有价值,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郁和悲痛中,悲伤的人是敏感而乐于助人的。
好心情,好行为。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
帮助行为能缓解不好的心情,也能维持好的心情,积极思维往往也更可能带来积极的行动。
③社会规范,
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并不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地去计算了那样的行为符合自身利益,而是出于一种更微妙的自身利益形式:因为某些东西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
规范:即生活中的种种“应该”,就是社会期望,它们规定了我们生活中适宜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
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社会资本:支持性的联系,信息交流,信息与合作行为。
当人们不能给予口业报时,他们会因接受了援助而感到受威胁和被贬低。
社会责任规范
互惠规范提醒我们要保持社会关系中的予取平衡。
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
人们的反应与其所做的归因密切相关。
关键在于你的归因是否唤起了同情:同情可以激发帮助行为。
社会责任规范使人们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且最应该得到帮助的人。
性别与受助。当处于需要中的人是女性时,男性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女性不仅在特定情境下能获得更多帮助,她们也更多地寻求帮助。
2.演化心理学。
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我们的基因驱使我们采用某些能使其存活机会最大的方式。
亲缘选择:如果你身上有我的基因,我就会帮助你。
直接互惠:我们互相帮助,
间接互惠:我帮你,你帮另一个人,那个人再帮我。
群体选择:互相帮助的群体得以生存。
①亲缘选择
基因使我们愿意关心与我们有亲缘关系的人。
基因的利己主义(生物水平上)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心理水平上)。
亲缘选择:偏祖那些和自己拥有共同基因的人。
帮助亲近是我们的本性,也是文化。
他本群体成员遭受痛苦和折磨时,我们的同理心会更强,而对对手或外群体成员甚至会表现得幸灾乐祸。
助人总是发生在家附近。
②互惠
基因的利己性同样预测互惠行为,一个有机体帮助其他个体,是因为她期待得到回报。同样的道理偏远乡村的互惠行为比大城市中更多。
③群体选择。
当群体之间进行竞争时,互相支持的、利他的群体比不利他的群体会存在得更长久。
人类的内群体忠诚会通过牺牲自己来支持所谓的“我们’。
3.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
他们分别在三个互为补充的层次上进行论证,如果进化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基因的倾向性应该能在心理的和社会的现象中证明自己。
4.真正的利他主义。
当我们感到我们与某人之间存在依恋时。爱护子女的家长会因孩子痛苦而痛苦,因孩子高兴而高兴,这就是那些虐待儿童的人和残忍的犯罪所没有的同理心。
当人们面对巨大灾难调整自己的痛苦情绪反应时也会发生同情崩溃。
社会心理学家也会受到我们发现和描述的现象影响。
当我们产生同理心时,我们就会更少关心自己的痛苦,更多地去关注受害者的痛苦。
稍微体验一下别人的感受,这样有助于增加同理心。
痛苦和同理心共同起作用,促使人们对于危机作出反应。
产生通理性的人通常会施于帮助。
一些帮助行为带有明显的立即色彩(为了获得回报或避免惩罚),一些具有隐蔽性(为了获得内在回报或减轻内在痛苦)。
当人们的同理心被唤起时,即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帮助行为不会被人所知,他们也愿意提供帮助,直到受助者已经获得了帮助。
三种理论解释了利他行为。社会交换理论把帮助行为看做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由对代价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追求所驱动的。收益也可以是内部的。人们在做错的时后,通常会更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悲伤的人也倾向于做出帮助行为。最后,存在着显著的好心情-好行为效应:快乐的人一般也乐于助人的人。社会规范同样要求人们帮他人。互惠规范促使我们帮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社会责任规范召唤我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他们值得帮助,即便他们不能回报我们也无所谓,处于危难中的女性,部分原因是它们看起来更需要帮助,因此帮助会比男性接受到更多的帮助,特别是来自男性的帮助。
进化论心理学假定,有两种形式的帮助行为,奉献于亲属和奉献与有互惠关系的人。然而,很多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自私的基因比自我牺牲的基因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因此,自私是人类的本性,社会必须教导人们去帮助他人。
这三种理论将亲社会行为描述成给予投桃报李的互惠交换或无条件的帮助行为,我们可以据此对这三种理论进行评价。虽然每一种理论都有循环论证和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但宅们也提供了一致的框架,以概括我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结果。
除了有内部和外部的回报所驱动的帮助行为,以及为躲避惩罚和痛苦而做出的帮助行为以外,似乎还存在着真正的、给予同理心的利他主义。由于同理心的唤起,许多人被驱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处于痛苦中的人。即便他们的帮助是无人知晓的,即便他们的心情不受其影响。
二、帮助行为的影响因素。
确定促使人们帮助和不帮助的环境。解释旁观者的数量和行为、个体的情绪状态、人格特质和价值观会对帮助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会产生影响。
1.旁观者数量。
在有更多人在场的情况下,那些受害者却更少有机会得到帮助。
①注意。
②解释
一旦我们注意到了模棱两可的事件,我们就会去解释它。
人们的上述错误被透明错觉所助长,它是指高估他人解读我们心理状态能力的倾向。
人众无知,其实人们对他人关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无知的。
群体的被动性还影响了其他成员对事件的解释。
旁观者效应
③确定责任。未能引起注意和错误的解释,并不是旁观者效应的全部。
我们通常并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原因。
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太多而产生的“同情疲劳”和“感观超载”也会限制人们提供帮助。
④重温研究伦理。
应该强迫不知情的人听无人崩溃的声音吗?
其一保护参与者,其二,通过发现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来改善人类生活。
在保护参与者利益的前提下,社会心理学家通过使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行为。以实现其对社会的责任。
2.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攻击性榜样助长攻击行为。漠然视之的榜样增加了冷漠的反应。亲社会榜样能促进例他行为。
榜样却并不总是言行一致,照榜样说的去说,照榜样做的去做。
3.时间压力。情景对行为的影响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还要大。
4.相似性。因为相似情容易唤起喜欢,而喜欢又会引发帮助行为,因此,我们更多的对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产生同理心,也更乐于帮助他们。
我们对自己的面孔此对任何面孔都熟悉。
我相信我自己,哪怕是与自己的生日相同,名字相同,甚至指纹相同都能引起人们更多的帮助行为。
很少有人希望表现出偏见,或许因为,人们虽然喜欢自己的同族,但又要守住这一偏爱的秘密以维持自己的积极形象。
当适宜行为的标准有明确界定时,白人不会表现出种族差别;当标准模型模糊或者冲突的时候,种族相似性可能引起有偏爱的反应。
几种不同的情景都对利他主义起着限制和促进作用。随着紧急情境中旁观者人数的增加,任何一个旁观者都会①更少地注意到这件事。②更不把其解释好紧急事件,③更不认为自己负有干预责任。有关帮助行为的实验引发了伦理两难困境,但这些实验已使得研究者通过揭示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履行了改善人类生活的使命。
人们什么时候更容易提供帮助行为呢?当看到别人在提供帮助行为时,人们也更可能提供帮助行为。
当潜在的帮助者有闲暇的时间时,她也更可能提供帮助行为。当时候紧迫时,他提供帮助行为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更愿意为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提供帮助行为。
三、帮助者的特点。
确定可以预测帮助行为的特质和价值观。
1.人格特质。
社会环境明显地影响着帮助的意愿,却并不存在明确的例他人格特质。
如果说这一发现与什么发现相似的话,那一定是有关从众研究的类似结论。从众似乎也更容易受情境的影响,而不太受那些可测量的人格特质的影响。
我们的人品影响着我们的所作所为。
首先,我们他们发现了助人性的个体差异,并证实这种差异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而且可被同伴注意到。的确有些人更倾向于助人。
其次,研究者正在搜集能够预测人们助人性的人格特质网格的线索。那些具有较高的积极情绪、同理心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关心人,也更容易表现出帮助行为。
第三,人格影响特定的个人对特定的情境的反应。那些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如果认为助人能够得到社会赞许,就会迎合他人的期望从而显得乐于助人。他人评价不太可能影响那些内向的、低自我监控的人。
2.性别。
亲社会行为的出现和性别规范得以发挥作用都归功于充裕的时间。
花时间陪伴残疾儿童等方面,则是女性乐意帮助者略多于男性。
性别差异交互作用取决与情境。妇女更容易对朋友碰到的问题产生共情,更愿意付出较多的时间来帮助朋友。
3.宗教信仰。
有一些帮助行为源于回报--希望加入一个群体,获得赞扬,寻求职业的提升,减少内疚感,学习技能和提高自尊等,另一些帮助行为则源于人们的宗教信仰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以及对他人的关心。
与潜在的情境因素和心境因素不同,人格测验分数对助人性只有中度的预测力。但是,最新的证据表明,一部分人能够持久地比其他人更乐于助人。
人格和性别的影响可能依赖于环境因素。例如在危险环境中,男性会伸出援手,女性更可能成为志愿者。
宗教信仰能够预测长期的利他主义。如志愿者工作和慈善捐献。
四、增加帮助行为。
增加帮助行为的建议:包括转变帮助行为的抑制因素,教化帮助社会规范,通过社会化让人们自视为乐于帮助的人。
我们的目标是理解人类行为,从而提出改善行为的方案。
1.减少模糊性,提高责任感。
帮助人们正确地解释事件和承担责任就应当可以增加他们的助人行为。
个体因素的潜力也不容置疑。
①个人化的诉求。
个人的、非言语的垦请也是有效的。
能使匿名性减弱,从而有更高的责任感。
当人们预期会与求助者及其他人在场再度碰面时,帮助性也会增加。
任何能凸显旁观者个人特质的事情--个人请求、目光接触、告知名字、预期的会面都增加了帮助的可能性。
凸显个人特征使旁观者提高了自我意识,从而更关注自己内在的利他主义观念。
2.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
感到内疚的人会以行动来减轻内疚感并维护他的自我价值感。
人们也关心自己的公众形象。
贴上乐于助人的标签也能强化人们乐于助人的自我形象。
3.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①教化道德包容。他们具有道德包容性,他们的道德关怀包含了不同于自己的人。
道德排除:将某些人或动物排除于自己的道德关怀之外--则起相反的作用。
我们将我们的关心、喜爱和遗产都集中于我们的人身上,而排除其他人。
道德排除还限制了人们对战亡者的同理心。
利他主义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去除天然的内群体偏爱,而扩展我们关心他人福利的界限。
②树立利他主义榜样。
现实中的榜样。比如“以前的游客总是拿走树木化石。”比告知“以前的游客从不拿树木化石。”就会几乎没有人拿走树木化石。
媒体中的榜样。如果观看亲社会的节目,而不是看中性节目,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典型的利他主义行为会从50%上升到74%。
③通过做出具体的帮助行为来学习。
不道德的行为滋生不道德他态度,而帮助行为能促进进一步的帮助行为。
④把帮助行为归因与利他主义动机。
过度辩护效应:当对一种行为的反馈过度时,个体可能会将行为归因为外部反馈而非内在动机。
对于人们的良好行为给予恰到好处的反馈,我们也许可以增加他们自己从做这些事情中得到的快乐。
研究者引导学生将帮助行为归因为顺从(我想我们的确别无选择)或同情(这个人真的需要帮助)。
“因为有人需要帮助,而我又是一个有爱心,乐于奉献和乐于帮助的人”那结果是最好不过的。
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出他们暂时性的积极承诺,使其得出自己乐于助人的结论,从而倾向于提供帮助。
⑤习得的利他主义。
我们可以用三种方法来增加助人性,首先,我们可以转变那些抑制帮助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步骤来减少紧急事件的模糊性,以产生个人化的诉求,并增加旁观者的责任感。
第二,我们甚至可以采用谴责或以退为进的技巧来激起人们的内疚感或对自我形象的关注。
第三,我们可以教化利他主义,对电视中亲社会的榜样形象的研究,已经显祝了媒体在教化积极行为上的力量。观看帮助行为的孩子们也倾向于做出帮助行为。如果我们诱导人们的利他主义行为,我们还应当记住过度辩护效应:强调行善常常会减少行善者对善行的自发之爱。
如果我们给决定做好事的人提供足够的奖励,但又不过分的话,做好事的人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利他动机,从而会更乐于帮助。对于利他主义的学习,如果你刚刚所做的,也会使人们做好准备,更好的知觉他人的需要并进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