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闭朋友圈,突然收到朋友的质问:你为什么屏蔽我!
起初不在意,后来陆续接到好友询问,赶忙又开了朋友圈解释。
我们都害怕被对方屏蔽,原本联系不紧密的朋友,如果偶尔发现,对方在朋友圈屏蔽自己,便有了被打入冷宫般的失落,可能会开始质疑对方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二话不说屏蔽对方的行为就会发生在下一秒。更何况是好朋友,而在同事那里,就更加敏感了。
昨日发了澄清状态后,有个同事在下面留言:你终于不屏蔽我了。突然想起年会时,他端着酒杯说起被同事屏蔽朋友圈,我还微笑的安慰说没事…..
跟朋友说起这乌龙,劝我干脆开着朋友圈,省事。关闭朋友圈的初衷很简单,隔三岔五看到红点就像刷新,很多时候,同一个状态一天要刷好几遍,纯属觉得太浪费精力,倒不如关了,这才真的省事。
什么时候,朋友圈成了一个辨别亲疏的标准。
W说,不定期的更新朋友圈,是为了与那些想要知道我近况却又不好意思开口询问的人分享生活。说的有理,然而也不尽如此。
很多时候,其实你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重要。
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话题,《群体性孤独》,其中讲到一点,便捷的社交软件,让我们养成了一种观念:I share therefor I am(我分享,故我在)。在越来越依赖科技的今天,技术给了我们一种群体狂欢的错觉,但却学不会片刻的独处,一个人的世界容易焦虑和不安。在等公交,一个人走路,往往会利用联系他人来缓解一个人的尴尬。网络连接了社交圈,却也网住了自己的生活,我们亟待别人的评价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导致了发一条朋友圈,我们就要隔三岔五的刷新别人的评论。
你的朋友圈有多热闹,你的世界就有多孤独,这个说法虽然过于武断但何尝不是一部分人的写照。
卢无情是高中好友,因为性格特好,成了我跟陈小雪的挚友,然而因为每次逢年过节以在家看产业和大年初一陪爸妈走亲戚、看别人家孩子为借口一度冷落了我们,平日里不发状态不联系,让我和陈小雪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在她销声匿迹的空白里以调侃她几句来慰藉单相思,今年春节的时候实在没忍住,建了个讨论组把她拉进来轮番轰炸,现实却是,一夜的狂欢后,审判群又归于死寂,她还是那个无情的她……
然而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把她划入我们的阵营,就是如此的讲义气和厚脸皮~
某种程度上,卢无情的做法我并不反感,相反是暗暗赞同。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创建自己的社交圈,有何不可?而大多数的我们像是进入了一个怪圈,为了迎合,被迫妥协,为了维持同事关系,给毫无质量的状态点赞,为了展示某个东西,语言组织再三,图片一P再P。如果为了分享,我觉得直接给对方发去图片要来得更为直接而有效。
朋友圈给了我们时间更完美的表达,却也掌控者我们的表达方式,真诚or假意。
想要表达今天的工作很糟心,却要为了躲避同事选择分组,抑或是将通宵达旦的劳累表达成甘于奉献的自我激励,用一张疲惫不堪的照片生硬的加上两个字:加油!
也许累人的不是这复杂的职场社交,而是我们思考事情的态度。
听说微信新开了一个功能,为了让用户保留自己的生活记录,又防止前任的故事被现任借朋友圈发现蛛丝马迹,用户可以选择只开放近半年的状态,真是神奇的功能~
其实网住我们的又何止是科技,还有我们愈发茫然无措的定位。
联想到万晓利的民谣—
《陀螺》(节选)
在酒杯里转 在噩梦里转
在不可告人的阴谋里转
在欲望里转 在挣扎里转
在东窗事发的麻木里转
在阳光灿烂的一天 你用手捂着你的脸
对我说你很疲倦
你扔下手中的道具 开始咒骂这场游戏
说你一直想放弃
但不能停止转 转转 转转
高高地举起你的鞭
转转 转转 转转 转转
轻轻地闭上我的眼
当时李健翻唱的时候,给了一句更加绝妙的评价---冷静的绝望。
生活像一张网,当我们找不到结口的时候,挣扎便成了常态。口中说的理想,往往只是内心的执念。而生活又何止是自己困了自己,置身科技与人群,一切更加道不明了。
游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入心:
没有什么是非要不可,没有什么能热爱深刻。生活倒是挺有趣的,枯燥乏味无聊的是我。
往往一声叹息,也就过去了。到底是过去了么?像是一个谜团,困顿在匆忙的脚步里。
关了朋友圈和微博,不用加班的日子,拿着各种电子设备却不知道要做什么,订阅了各种网络课程,发现平板和手机一直被自己错用,网络没了你的足迹,依旧有人来询问你的近况,没有别人的朋友圈,你依然生活得很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