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巷,宽不过六尺,却是中国最宽的巷子;一座小山,名不列五岳,却是中国文人心中的名胜。一个小城,不循方正之矩,却孕育出中华大地上诸多的第一。安徽桐城,桐城派故里,拥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传奇。这座引领时代的城市,古往今来,才俊辈出,青史留名。
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这里有一个因盛产油桐树而得名的古国:桐国。桐树籽可以榨油,是当时重要生活资料,也是军事所需。正因桐油的珍贵与稀缺,古桐国曾是楚、吴、越国的争夺目标,一度烽烟不断。烽烟平息后,隋开皇十八年,这里叫同安县,寓意长治久安,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肃宗憎恶安史之乱的肇事者之一安禄山,下令将郡县中凡带安字的都改名,同安县改名为桐城县,桐城之名正式载入史册。
桐城自古有城,明代流传着“铁打桐城”之说,据清代《桐城续修县志》记载,明末起义将领张献忠,不到半天的时间全歼了明朝中都凤阳的两万官兵,然而在八年间,张献忠六次围攻桐城始终未能得手,因而人们称“铁打桐城”。今天桐城境内却几乎不见古城的踪影。究其缘由,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利用轰炸机摧毁中国重要战略城市,桐城高大的城墙无疑是最醒目的轰炸标志,为避免日军轰炸保证城内居民安全疏散,1939年春桐城拆城,老城墙就此全无踪影。一座寓意美好的古城,为保百姓平安而建、为保百姓平安而拆,桐城人的圆融智慧和铁打精神,早已融进桐城文化,构筑起一座人文桐城。
论安徽的名山当首推黄山,而坐落在桐城的龙眠山能名扬天下,却是因被中外收藏家视若至宝的李公麟之作《龙眠山庄图》。公元1100年李公麟致仕还乡,他在龙眠山上修筑了龙眠山庄并绘制了龙眠山的20处景致,苏轼为之题跋、苏辙为之作诗,《龙眠山庄图》成为李公麟的巅峰之作,也成为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作品。之后不断有文人贤达来桐城龙眠山学习和创作,发展到清代终于形成了著名的桐城画派,并和桐城文派、桐城诗派一起,构筑了延续三百多年的桐城文化胜景。
六尺巷,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却成为桐城的城市地标。清朝时这里有一名家望族,父子两代人辅佐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为相,权势显赫长达50多年,这就是张氏家族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官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亲人建房造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地皮产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张英随即回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应当谦让。家人看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从此“六尺巷”的佳话在张英的家乡传为美谈,当时还流传一首打油诗:“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桐城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米油盐的人间烟火,也充满着诗词歌赋的浪漫气息。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桐城人严凤英正是凭着桐城歌、桐城调唱响了整个上海滩,继而拍摄了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黄梅戏火遍全国,由此跻身中国五大戏种之列。而严凤英本人,也因此成为中国黄梅戏的一代宗师。
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文学流派。元明清三代,共有二百多名进士走出桐城,出仕入朝。一个源自桐城的文学流派,随着进士举人的足迹,广布清代中后期的朝野,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一起被后世尊为桐城派四祖。他们继承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融合了前人文学理念和技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整套完整严谨的古文理论体系。至晚清,当时因认同而自称桐城派的学子,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市,传世作品两千余部,素有“天下文章出桐城”之说。
曾国藩作为桐城派中兴之士,兴建、修复了湖南,安徽,江苏等地书院,他的的弟子中、曾门四杰之一的吴汝纶,于1902年在桐城开办了安徽省历史上第一所新式教育学堂,延续至今就是安徽省桐城中学。“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是桐城人传承数百年烂熟于心的古训,正是这样的传统教育,使得百年桐中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人才,曾经的天下文都,继续开创着创新崛起的当代历程。
桐城人历来坚信,创新是未来致胜的关键。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重点建设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0家、省级各类创新(服务)平台5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其中的一个博士后工作站融合国际先进技术研制出的一个小小圆环,耐高温耐高速能力却超乎想象,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必备物件,过去一直依靠进口,今天终于拥有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仅如此,这个零件也进入太空,被应用于中国航天领域。从古桐文化名城到科技创新名城,桐城就这样从古至今,走出了一条融合创新之路。
桐国故里,教育的灵泉活水,让文化之河长流不息,皖中名邑,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创新之城硕果累累,曾经文章甲天下,今天科教兴江淮,因为文脉传承,桐城活力迸发,因为人文荟萃,桐城创新不断。昔日龙眠今不眠。从天下文都到科技新城,桐城正人文崛起,再续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