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每个人都能发声,通过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当发声渠道越来越丰富时,我们却发现,写作能力成了稀缺的能力。于是乎写作正在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技能,也因为如此,写作课火爆流行,而且未见枯竭迹象。
1.哈金 [1]
哈金是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他的作品《等待》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哈金写唐代诗人李白的传记,对李白的让他发现“古今中外一些文章的法度实际上是一样的。”李白对诗歌的标注有两个,一个标准是“明月直入,无心可猜。”另一个标准是“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哈金又说,这个爱尔兰诗人叶芝的想法相像,“就是一刹那间心理涌出来的那种感觉。”
哈金还评价一位中国诗人寒山和尚,说寒山在英语国家很受欢迎。“因为寒山是个很直白的诗人,他的诗歌是传道义的,所以很容易理解,也好翻译。不像中国有些诗人,靠的是韵味。我们读寒山,觉得很平白,诗意不那么深,但经过翻译,一下变得非常好,很纯净、很美。可以说,英语世界中寒山这个诗人,是通过翻译创造出的,他确实在西方很流行。”寒山的英语译者叫赤松,是一位住在台湾的美国人。哈金总结李白、寒山和叶芝的写作心法是从心。
2. 贾平凹 [2]
贾平凹把写作最基本的东西称为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关乎作家的胆识和趣味;怎么写,关乎作家的聪明和技巧。”两者都重要,但贾平凹认为,目前,“当社会在追逐权力和金钱、消费和娱乐,矛盾激化、问题成堆,如陈年蜘蛛网,动哪儿都往下掉灰尘,这个时候我们强调怎么写,但更应该强调写什么。”
学习写作首先是建立自己的文学观。在贾平凹看来,一个好方法是学习经典名著和大作家,通过研究大作家的思维、观念,再去思考自己对社会和生命的看法,建立起自己的文学观。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学观,人云亦云,写作必然没有灵魂,也必然没有自己的色彩和声音。贾平凹说:“能有自己的文学观,其实也是一种个人能量的表现,文学最后比的是人的能量。”个人能量会表现在选择题材上。“一个作家能量小的时候你得去找题材,看哪些题材好,适于你写。一个作家能量大了之后,题材就会来找你。”
第二个问题是学会选择题材。贾平凹的观点是,不要听到或看到一个故事,勾起了兴趣就去写。要先去琢磨这个故事有没有意义,表达的是个人的意识还是集体的意识。
第三,贾平凹特别强调了对细节的观察。他说,文学是记忆的,生活是关系的,文学要写的是记忆中的生活,要写出生活中的关系,深入了解生活就是深入了解关系。而要把关系写得完整、形象、生动,就需要细节。“没有细节一切就等于零。”细节来源于写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在你和我不一样、我和他不一样的复杂性中,既要有造物主的眼光,又要有芸芸众生的眼光,你才能观察到每个人的独特性。”
第四是语言。贾平凹的体会是,语言首先是和身体相关的,“一个人的呼吸如何,他的语言就如何。你是怎么呼吸的,你就会说什么样的话。”因此,正如一个人不会强行改变自己的正常呼吸,也不应该随意改变句子的长短。
3. 马伯庸 [3]
马伯庸的作品有很多带有历史和悬疑的元素,他的代表作包括《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等。
早期写作方式,糅合;他会先想什么东西可以糅合一起。
现在触发点,作品本身的内核。因为他从读者的反馈觉察应该从作品的本身的内核开始。真正打动读者的永远不是古代的人和事,而是读者从这些人身上找到的共同之处。历史文学的现代性是最重要的,你要让读者从中读到自己的困惑和生活经验。马伯庸举例说,《长安十二时辰》是一个典型的历史小说,语境是古代的,但内核是反恐故事,最核心的是主角要守护一个城市,守护城市里的普通人。古代很少有这种说法,这是现代人的思维,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对生命的珍惜。当你把现代的内核放到古代的故事里去,就会打动现在的人。在这个核心之外,才是节奏等写作技巧。
针对读者偏好,写作中借鉴影视剧的技巧,快节奏和高密度信息量,以及蒙太奇式的镜头衔接,让读者自行脑补的写法。
4.余华 [4]
作家只为一个读者写作,这个读者就是作家自己。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首先是一个读者,此前通过大量阅读获得的感受,这时候会成为叙述标准进入写作之中。余华说:“作者的身份是让叙述往前推进,其间感到这个段落有问题、这句话没写好、这个词汇不准确时,这是读者的身份在发言。”可以说,“写作时,作者的身份负责叙述前进,读者的身份负责叙述前进时的分寸”。
余华曾在跟一位厨师长聊天时谈到,好作家先要成为一个好读者,而好读者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读伟大的作品,不读平庸的作品,这样的话,文学趣味和修养会很高,写作时也会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第二,所有作品包括伟大的作品都存在缺点,读的时候不要去关心作品中的缺点,应该关心优点,因为“别人的缺点和你无关,别人的优点会帮助你提高自己”。厨师长也认同余华的观点,因为他经常会派厨师去其他餐馆吃饭,提高厨艺,他发现:总说其他餐馆的菜不好的厨师没有进步,总说其他餐馆的菜做得好的厨师进步很大。
5.史提芬•平克 [5]
公众号“伯凡时间”一篇书评,介绍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的新书《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文章中分享了提高写作能力的两个建议。
首先,先成为好读者是成为好作者的起点。史蒂芬·平克在书中说:“在阅读中发现、欣赏,并对好作品进行逆向(拆解)工程,破解它们好在何处。”阅读中的“感觉”就是能与精巧句子产生共鸣的理解力。好的写作建立在对文字的审美基础上,要让阅读优秀文字变成一种趣味。趣味是大量输入的结果,人们很难给“什么是好的”与“什么是坏的”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只要你一接触,就能够分辨出孰优孰劣。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起瞬间辨别文章品质的能力,那么他就很难写出好内容。
其次,写作还有一项必须要建立起的能力,就是表达的逻辑性。文章认为,说和写都包含着“表达”与“章法”两层含义。我们在听或者读一段话的时候觉得别扭,问题并不出在某个具体的字词上,而是字词背后的章法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现在说到提升写作能力,大家关注的多是外在表达层面,朝着辞藻华丽的目标前进,最后导致很多华而不实的文章出现。其实,表达背后的“章法” 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学习写作的人很少在“逻辑性”上下功夫。
史蒂芬·平克在书中也提到:“写作是将网状的、树状的思维进行线状表达。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总是离散、跳跃的,会同时涌上很多的念头,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混乱不堪。就像是剧场散场一样,所有人都朝出口走去,但没有人维护秩序,这容易导致堵塞。”网状的思维必须经过“逻辑的关口”,这要求我们对大脑中的混乱思绪进行管理,让那些离散的观念列成一队,有序地流出。这个过程并不是谁教一句口诀,然后默念几遍就能学会的,它需要长期的磨炼中逐渐掌握。
[1]《南方周末》
[2] 《当代》:华中科技大学演讲整理
[3]《李翔知识内参》
[4]《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余华
[5]《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 史提芬•平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