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里刷爆了一篇名叫《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的文章。作为一只某985,211的大四毕业狗,我突然很想写些什么。
一个月前,刚刚确定保研成功。而在那之前,阴郁了很长一段时间,焦躁不安在大三下学期表现得异常明显。那时候,铁了心地不考研,然而每周排得满满的课我也没有时间去实习,整天魂不守舍地听着马上就要绝缘的专业课,担心没有实习经验秋招找工作该怎么办,不想考公务员所以与灌输女孩要安稳生活的父母达不成一致,与朋友交谈大家不过彼此寻求安慰。我看了很多类似于《二十岁的你在急什么》的鸡汤文,走了几个地方去旅行,还参加了一次半程马拉松,以为这样,便可以释放心里的压力,后来发现有些问题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逃避,带着不相适应的状态即使遇见再美的风景也没有办法拥有悠然自得的心境。不过惊喜地是在不满一个月的练习里,我跑完了人生的第一个半马。
最后还是没有忍住,将自己在大学里大大小小的经历拼凑成了一张粗陋的简历,与那些拥有丰富的项目经历,社团经验和获得各种竞赛国奖,省奖的同学以及精通PS,PPT等软件的大神相比,我没有任何的核心竞争力,只能告诫自己千万不能眼高手低,在接近大三期末的时候找到了一份连带周末一周只用去三天的实习。得到第一份实习offer的时候我无比的开心,就像黯淡的前途一下子变得光明起来了一样。但其实发现工作的内容并不能给我的前途带来任何改变,甚至对我找下一份实习也带不来什么优势,不过它却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直记得面试的时候HR向我详细介绍工作内容,不过是在大街小巷带领一群人去派单宣传并监督他们的工作,我却积极地点头生怕露出一点嫌弃就被拒绝。那天下午很强烈的阳光,我凭借着不够精确的导航少坐了一个站,沿着因修地铁而围起来的两米高的拦板在空旷的街道上足足走了一公里才到达售楼处找到项目经理进行复试,偶尔瞧见满身是灰坐在街边抽烟的建筑工人,他们头发凌乱,眼神空洞。
现在每次坐公交经过那两个站台,我都会觉得这一站真远,总是想起当时在烈日下穿着白衬衣加外套,踩着硬底小皮鞋有些胆怯地走在这条路上的自己。
这份实习让我接触了许多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态度的人,看见了随随便便在城里买几套房的土豪,也看见了要干完这种日结工资的兼职当天的饭钱才有着落的打工仔。盛夏炽烈的阳光透过橙色的展棚打在背上,每一寸肌肤的疼痛都在提醒我现实与想象的落差。我不停地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下班后八点回到学校急匆匆跑到图书馆去背书准备期末考,上班时忙里偷闲准备下个周的口语考试……时间一点点被挤出来用,本来只求能过,但人可能总是低估了自己能够承受的压力,最后我居然考得不错甚至将前几学期起伏不定的绩点拉到了可以保研的高度。
正式拿到保研名额是在开始了第二份实习之后,在一家刚转型不久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公司里全是年轻人,环境和待遇都不错,带我的师傅也很重视实习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给我一些在职场少走弯路的干货,可是没干多长时间我就准备保研而辞职了。在那里,我是负责拓展国内业务这一块的,而和我背对背坐的是负责拓展国外业务这一块的,每天用英语和外国人叽里呱啦地交谈着,作为学了十几年英语过了六级的我却听不懂他们的通话内容,只是做着这种高中生都能完成的简单的电话拓展业务。有一次师傅和我们开会说:“也许你们觉得现在的工作很简单,很乏味,甚至连高中生都能做,但是我们却只要本科生,因为我们知道,公司今后要做大做好,还靠你们这些有素质的本科生。”
我仔细咀嚼着“有素质”这三个字,原来顶着985,211的光环出来,我并没有什么可以傍身的一技之长,比过高中生靠的不过是抽象的“素质”,就像一些大学老师常说本科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专业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无法衡量的逻辑思维让我即使考了专业第一也无从知晓自己是否得到了本科教育的真传。
经过认真地思考权衡后,我决心尝试保研。挑了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和一所在家乡很有名气的财经院校,中秋节前一天拿到复试通知,第二天拎着半人高的行李箱赶了过去,借住在朋友的宿舍里复习,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安静的校园里我一个人认认真真地看书学习,感到了久违的踏实。
虽然加起来只复习了八九天,我却并不害怕面试,但在进行信息确认时用掉了大半的勇气。排在我前面的两个女生各自抱着一沓厚厚的奖状和论文,带着金框眼镜的老师仔细地审核了很久,我不自然地拈着手里一眼就可以审核完的几张纸,自卑地感受到了自己大学生活的单薄,羞愧得有一种想转身离去地冲动,最终还是低着头不好意思地将手里的资料和奖状递给了这位老师,心里自嘲地想他会不会觉得我这种学生真好,帮他减轻了工作负担。通过前几天的复习树立起来的信心在那个时刻轰然倒塌,我忽然感觉自己根本没有资格站在这里,仅仅凭借着不错的应试能力和一群拥有三年充实大学生活的人在一起pk,我除了心虚还是心虚。
面试顺序将我排在了最后一个,一个下午的等待,我不停地踱步来平复自己紧张且担忧的心情,打气告诉自己没有关系,既然取得了面试资格,就很有可能靠面试成绩扳回劣势。很庆幸,最后的结果以面试成绩第三的名次拿到了录取名额。
这场像暴雨一样的推免复试让我反思了许多问题。高中考入县城里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级,老师都认为这个班里的不是天才,也是人才,即使不交作业也能名列前茅,所以给了足够的空间让我们自由发挥。在那个班的一学期,我沉溺于过去骄傲的优等生光环里,没有认真听过一节课,每晚象征性地背着几本书回家却从没打开过包。一学期后重新分班,我以化学不及格,物理刚及格的成绩固执地选择了理科并光荣地被踢出了最好的班级进去了二档次班,无所谓地叫嚣着「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清楚地记得当时查看分班信息的时候,原班一个成绩优异的男生一脸不可理喻地问我「三木,你怎么选理科啊?」似乎想一洗前耻,我真的成为了鸡头,不仅理科成绩补了上来,还当上班里的团支书,感觉被激发了好多潜力出来。进入大学后,披着985,211的光环,我似乎进入到了三年前的循环,只是这一次沉溺的时间太长……
总是要摔过很多次跤才能学会一些事情,就像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总是摔,却怎么也学不会,爸爸说多摔几次就会了,于是摔烂了两辆自行车后我终于成为了小区同龄人中最晚学会骑自行车的人。痛过才会醒,我不再去埋怨丢失的时光,也不再因为周围充满了牛逼轰轰的人而让自卑把自己湮没,只要能学会骑自行车,多摔几次也没关系不是吗?
总是容易感到迷茫,尤其是在比较闲的时候,胡思乱想一大通,接着就进入一种特别颓,特别丧的状态。所以即使未来的道路变得清晰起来,我依旧努力地让自己像陀螺一样转起来,开始了第三份实习。这家公司隔学校很远,来回三个多小时的公交,我每天早晨六点起床,晚上卡在浴室关门前回到寝室,很疲惫,却比没事做要开心,每晚赶在睡觉前还会翻看几页枕边的书,略有一点与时间赛跑的感觉。在深刻的自卑之后,我终于意识到了狭隘的从来都不是不愠不火的生活,而是自命不凡却发现其实泯然众人矣的自己。
我并没有医治好心里忧虑的痢疾,依然会担心以后活不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可能现在忘乎所以地工作并没有什么用,将来的我还是不能够自由自在的地生活,也活不出大富大贵的人生,会轻而易举地输给别人的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但自卑过后,面对落差和偏差,我开始笃定自己的选择,不再东张西望别人的人生,明白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才能找到支撑内心的底气。
史铁生写过一句话「谈及命运,休论公道。」,但他还写过「上帝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不管一个人是怎样的身份,他都有一口跳不出的井和一颗够不着的星,而生命的亮点就在于为了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断地跳跃去超越命运设定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