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当我走到楼下的小卖店,老板娘正专心致志地看着几本厚厚的书,我看着非常熟悉,好像是高中毕业时报考大学使用的志愿参考书。她看我来了,抬起头对我说你是在某医院工作吧,我笑了一笑,说是。
她说:“你帮我看一下我儿子能够上这所医学院校吗?我想让我的儿子成为一名儿科医生。”
我问:“你的儿子非常想学医吗?”
她回答:“我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他听我的,学医的话特别是儿科,毕业以后是不愁找工作的,现在儿科医生多紧缺呀!”
我先是吃了一惊,这和我当是报志愿时家人的态度多一致呀!
然后突然回想起自己高中毕业时报志愿的场景。那时我才18岁,18岁的年纪对于未来真是一无所知。我只知道付出的辛苦已经有了收获高考成绩还是考得比较理想的。但是我也有自己小小的愿望。我想考北大的中文系或者哈工大的理论物理。当家人看到我的志愿表以后哈哈大笑,说傻孩子你要是学中文系你出来能找到工作吗?你要是选择理论物理,一个女孩子用人单位会要你吗?你怎么才能养活自己呢?
年轻的我也没有太多主见,想想他们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后来家人苦口婆心的劝我选择学医吧,医生的的工作,稳定还轻松,比较适合女孩子。然后在家人的监督下填报了某个名气比较大的医科大学的本硕连读。
眼前的情景和当年是何其的相似啊,我也是在家人爱的名义下选择了学医。不过幸好我没有选择儿科。显然这个母亲并不知道为什么儿科人才紧缺。
先抛开收入低不说。主要是压力大,工作强度高,而科室医疗纠纷发生高发,家属的期望值特别高。孩子是家里面的宝贝呀,看病的时候起码都有两到六个家属陪同。如果孩子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家属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容易产生医疗暴力。现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了,孩子越来越多,夜班几乎不能睡觉,通常是一晚上不停地在接诊,不停地在处理病情变化的孩子,所以很多儿科医生都选择离开本专业转到别的科室,这就是为什么儿科医生比较紧缺。
我想如果这个孩子听从母亲的安排选择了儿科,那么很有可能会后悔他曾经的选择,不过到那时为时已晚。我试探着提醒了一下孩子的母亲,告诉他学医是很累的,当医生非常非常的辛苦。他的母亲微笑着告诉我,辛苦不怕。
回想起我的学医生涯和我这五年的工作,我的日子过得并不开心。医学院的生活是非常枯燥和和单一的。学习,考试,学习,考试。但是我前选择了谁我也非常坚定地完成的学业然后成功地到了一所医院工作。
在医院工作中我几乎丧失了自由。在五年的时光里除去过年的一个礼拜和每年的公休假,我每天到6:30我就会准时起床,而且我都不用思考今天是休息还是上班,因为我们是没有这个概念,我每天都得准时的去查房,解决病人的问题。好不容易有半天休息,科里要开会,医院又要开会,或者得去省会城市学习,身心真的非常的疲惫。科室里不和谐的氛围,医患双方的不信任,真是压得人喘不过气。而且黑白颠倒的工作确实不利于身心健康,下夜班的时候我常常恍恍惚惚,工作效率极低,容易犯错,可是领导还让我们查完房才能下班,但这真是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能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于是我就开始反思,也许我们中国的家长做错了。在孩子填报自愿的时候为什么首先考虑的不是孩子的愿望,喜欢的专业,而是以自己狭隘的眼光首先考虑孩子以后是否能找到工作。我想每个人只要想找工作,还是能找到工作的,只是工作能带给你什么?可能是稳定的收入,但不一定能给你自由,甚至不能给你让身体放松的时间。但是如果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即使不能带给你富足的生活,起码可以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我曾经认识一个孩子,在他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是我在做家教的时候认识他的,上小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铁路,想当一个火车司机,一直到高中,他也一直非常喜欢这个专业。但是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高中毕业了该考大学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愿望,选择了一个名气比较差的二本院校的铁路专业,毕业了他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分配了到三、四线城市的铁路公司去上班,虽然刚开始非常低,但他依旧很开心,因为那是他喜欢的事情。
至今很羡慕一个人,杨丽萍,她热爱舞蹈,跳舞能带给他无比的快乐,她也把舞蹈跳到了极致,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反一辈子工作的目地就是为了养家糊口的话,那么注定会平庸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