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回家,最关心的话题不是工资多少就是有对象了没?有对象的,又追问啥时候结婚,刚新婚不久的又被追问啥时候要孩子,要二孩。
毕业快两年了,第一年回来的时候,觉得很尴尬,三无青年。刚开始在社会打拼,那时候还在温饱线挣扎,在过年回不回家的思想斗争中努力加班,希望加班费多点,好回家过年。
第二年,在外工作的同学在群里喊着要聚聚。心想还是不去了吧,怕别人窥视你的生活,怕别人从你的只言片语中捕抓到你的贫穷。村里早传遍了你高薪的传闻,事实上,你的税前工资都没有那么多。
故事一
小A是家里的乖乖女,升学考试就业,都是家里人提议,她服从的。对,她说她是服从的。其他同学都羡慕她在政府部门工作,觉得工作稳定,熬过几年,肯定会更好。同学的妈妈也是这样羡慕的。
她是毕业时考取选调生,然后下乡服务。她说搞精准扶贫,每天都在加班,做着琐碎的工作,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每天拿材料,核对材料,去老乡家考察。
她说和她同期的小姑娘都调到县里,只有她还在原地。说到情感,她说一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去都被嫌弃。周末想去玩,都有所顾虑。她妈妈总是说不要远嫁,远嫁不好。她的男朋友在隔壁市,她说她想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都不行,顾虑太多。从小到大,总是家里人说去哪上学就去哪,上大学选专业时,家里人说要选这个就必须选这个,出来工作时想考公务员,姐姐说服家里人说让她考这个,她就去考。她说如果不听他们,他们就会各种唠叨。
可是她现在虽然在乡里,可是在长辈人心里却是那样的顺利,吃上公粮,在体制里稳定发展。离家近,工资虽低了点,可资历够了,总会升的。
她说羡慕那些能去大城市里生活,工作的人,朋友圈里定位,都是高大上的地方,不像自己定位都是某某乡某某村某某屯。
故事二
一个非常独立自主的女孩子,目前在一个三线城市的国企里工作。她的生活,在我眼里是一个积极向上,追求诗意生活的女孩子。
老师和医生,在长辈眼里是最好的工作。毕业时,她的父母帮她找了一份老师的工作,离家近,在乡里。她不肯,执意跑去偏远的小城工作,去她家时,她跟我说她爸爸已经几天不跟她说过话了。
她说你觉得自主选择的路,很酷吗?在别人眼里是的呢,父母总是觉得这份工作有多好,可是从来没问我愿不愿意。我自己找的工作,他们都不屑,觉得除了老师,其他都是不好的。
曾听她说过刚开始去的时候,身上只有几百块,还要买书奋战公务员考试,身上剩下几十块要撑过一个月。她说当她去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时候,她发誓以后不再让自己如此落魄。
偶尔聊天,她还是那么拼。除了工作,还会看书,考专业相关的证书,健身,跳舞。她说在这里工作,只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等时机成熟了,就会回到省会。
经常出差,走过很多个城市,每当谈起一个城市的时候,她总能说出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特点,她也明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高的文凭,好的起点,会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她常常说你知道,我们公司招了个海归的博士,国内名校毕业。约人家面试,都要先咨询一下人家有没有时间,也许十年之差,我们就会被淘汰了。继续学习,才有资本摆脱这样的境况。
故事三
坐标广州,七月份就工作两年了。在家里有稳定工作的同学羡慕在外漂泊的人,在外漂泊的人羡慕有稳定工作的人。每当累得不想说话,回到租房就坐在椅子上发呆。
听到父母口中谁家的姐姐升职做院长了,谁家的哥哥现在当老师,过得很好。而自己只能说真好,真好。看到基层工作,为了精准扶贫加班加点的同学发的朋友圈,想到也许不久,他们在政府会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而我,十年后在这里还是一无所有。
谈了个恋爱,不敢告诉家里人。男朋友家里人催着结婚,又无可奈何。对的,自己还有一个在读书的弟弟,父母渐老,自然也是希望自己能帮家里一些。作为长女,也知道家庭的责任,是不能够逃避的。长辈总说,出来了多帮帮你弟弟。
不敢太早嫁人,怕别人议论自己有多不孝,父母送自己读书,没帮家里人什么忙,早早就嫁人了。
这样的道德包袱让自己时常崩溃,男朋友说就算我们结婚,我们还是可以一起支持你弟弟读书啊。孝顺父母是一辈子的事,难道你把上学花的钱还给他们了,就老死不相往来了吗?
是的,我就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可是这并非我愿,长期以来的观念,无论家人还是外边的人,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这样的。
姑姑总说别人挣得多,那是别人的。自己挣到,才是自己的。贫穷与富贵,一辈子都是要过,自己能过好才重要。
奶奶说穷就穷,挣得少就少,在外边要吃好。
就算好多人都关心自己挣得多少,还是会有人关心自己过得好不好。
这个女孩,还是在和世俗抗争,一边被拉扯,一边努力。谁的人生又容易?不过是一边丧,一边努力。
毕业两年,如今的你,又是怎样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