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就像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相同思维的两个人。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思维差异,一般称这种差异叫做代沟。在所有的代沟之中,对生活影响最大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这是最常提及也是最难以解决的代沟。因为和其他人的代沟,若是无法达成共识,可以选择忽视,也可以选择割舍。哪怕是有爱情存在的夫妻之间,若是产生了代沟也可以采取离婚方式来割舍。唯有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是无法割舍的。或许可以选择一时地忽视,但最终还是要去面对。既然无法割舍,那就应该尝试去化解这种代沟。但要想化解这种代沟,就要了解为什么会产生代沟。所产生代沟具体有哪些差异,难以达成平衡的难点在哪里,双方又该如何平衡以及选择。
首先父母与子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代沟?双方最为直观的差异便是年龄不同。由于年龄不同会形成两方面的具体差异:
第一,成长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虽说现在都处在同一时期,甚至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在思维成熟过程中所处的时期不同。父母与子女之间普遍存在着二十年至三十年的年龄差异,而这二三十年恰恰处在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社会环境前后有着巨大差异,二三十年前,别说现在的电脑手机,就是一台电视都是奢侈品。即使在相同环境成长所形成的思维都有所不同,那么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所养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自是有很大差异。
第二,双方所处年龄阶段不同所造成的差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过程,而这个过程根据年龄分为不同阶段。婴儿阶段,孩童阶段,少年阶段,成年阶段,中年阶段和老年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内,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人生方向都有所不同。婴儿阶段的无知,孩童阶段的顽劣,少年阶段的叛逆,成年阶段的追求,中年阶段的平稳以及老年阶段的享受。而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二三十年的年龄差距,这个差距足以使得双方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这就使得所追求的人生方向有所差异,自然所思所想所为都有所差异,而这些差异都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思维方式和生活目标不同使得产生了代沟,那么代沟双方又有哪些具体的差异呢?可以从差异的原因寻找具体不同。
首先是双方成长的环境差异。父母辈成长年代基本在六七十年代,那时候中国刚从百年战争中走出,人们生活还普遍贫困。为了能够吃饱穿暖而努力,那一代人所追求的,便是能够生存下来。所以他们做事讲究稳定,不愿意做太高风险的事情,在那样的环境中一旦发生风险,就意味着可能无法生存下去。一次大的风险有可能失去的就是生命。只有稳定又踏实地工作才是最好的生活。对于风险的畏惧,他们习惯存钱以抵御风险。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比如公务员之类,用那个时代的话来讲就是“铁饭碗”。
作为年轻的子女于父母有所不同,他们成长的年代最早也是八十九十年代。在这个时期成长的人,吃穿依然得到解决,生存依然不是问题。但人们生活质量也开始慢慢提高,也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并且为之而努力。但随着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那些相对稳定的工作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想要继续提高生活质量,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透支未来收益来提高现在的生活质量,比如现今流行各色各样的贷款业务。一般选择这条路的年轻人仍需要处于稳定的工作,但是随着生活要求提升和成本增加,使得一大批年轻人感觉生活压力加大。虽然生活工作还是比较稳定,但同样的也再难有所改变,未来依然定型,也很难有所改变。
稳定的工作有一定缺点,工作相对枯燥单调,同时影响生活的激情,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限。所以越来越多地开始选择另一条道路,承担一定风险,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不满足于现状,又想要更高生活质量,所能做的就是创业。根据想要收获的不同创业难度风险也有所不同,风险低的事业收获也有限。选择前一条路的人有时也会选择一些风险较低的事业。风险高的事业收获同样也高,而选择高风险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想要得到更高的生活质量,只有高收获才能够满足需求;如今风险代价也大大降低,以前出风险代表着有可能无法生存,但现在即使失败也不至于无法生存。更有的人甚至多次尝试高风险事业,以求能够换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父母一代想要追求稳定的生活,稳定地工作;而子女则追求更好的生活,更有激情地工作。父母与子女之间便产生了思维想法的不同。
再说父母与子女之间年龄不同,所处在人生阶段不同。一般代沟开始于子女少年阶段,而此时父母大都处于成年阶段。父母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和精力。此时的子女处于人生最为迷茫,思维也正在成型,若是得不到父母解惑和重视,那么很容易便开始产生了代沟;当子女成长到少年阶段,父母则处于中年阶段。这个阶段父母想要追求平稳生活的,即希望子女顺从继承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又想要对子女作出的选择加以干扰和阻碍。子女在这个时期正要奋斗努力,想要得到高质量生活。面对渐渐退出家庭中心的父母,再加以苦恼父母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过度干涉,双方之间的代沟很容易就产生矛盾,有时代沟产生的矛盾更会升级为对峙;处在中年阶段的子女和处于老年阶段的父母,有时也会产生代沟。处于这个阶段的子女希望生活安安稳稳,不希望生活出现意外,而此时的父母面对死亡威胁和思维行动能力降低,生活中时常发生意外情况,由此也会使得双方之间产生矛盾。
现代社会的发展一直非常迅速,社会环境也跟随着不停改变。这就造成了现今每一代父母和子女之间都会产生代沟,这些代沟所衍生的问题也都成为了社会问题。社会环境不断改变,年龄差距也无法逾越,所以代沟无法被消灭,那问题重点就在于如何达成共识。之所以无法达成共识,难点在于双方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自古以来家庭观念都是十分重要。养育子女和赡养父母是中国最高道德标准,这使得中国文化薪火相传,代代不息。万事有利也有弊,重视家庭是优点,同时缺点也是过度重视家庭。
先讲父母方面,中国传统观念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能防老”。父母把子女看作自己生命之延续,然中国文化也讲究平衡,也就是做事有度。一旦超过一定的度,事情就会失去平衡,过度重视子女就有可能形成一些问题。像过去社会比较关注的新闻,父母过度宠爱子女造成子女娇生惯养的新闻,以及现在父母过度重视子女教育。每个父母都想要给子女最好的教育,但超过了限度就造成社会的两大问题:教育成本增加和教育资源不平衡;父母干涉子女婚姻,直接造成现在结婚成本的增加,也间接地造成房价上升。辅导班,学区房,结婚,彩礼,买房买车,这些流行社会名词都和父母对子女过度重视有关。若没有父母对子女的资金支持,又有多少年轻人结婚时就能够买车买房。由这种思维和做法为起点,使得父母进一步想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干涉子女的决定。过度的干预使得子女失去自身思维模式,更使得父母自身生活质量降低。
对于子女方面有两点:一点便是自主能力。有的因为父母过多干涉生活丧失了自身思维,有的是由长期对父母的依赖产生思维惰性。父母终有离开的时期,生活更多的时间是没有父母在身边,早一时能够独立自足,也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我们只能不断地成长和前进,这样才能够更多领略生活的美好。
第二点便是社会责任感。父母为子女投入了很多精力和资源,那么作为子女也要回报于父母。但要如何回报呢?作为成年人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子女,如果全部都用于回报给父母,那自己余下的生活又该如何?自己的子女又该如何?回报父母没有错,但不应该只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相信作为一个父母也不愿意看到,子女为了自己而失去了他们自身生活。
虽然这有些违背中国传统道德,但作为现今社会的成年人,面对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又能剩下多少时间是为了自己而活。在现在社会的问题中,养老问题也会成为社会难题,而这个难题也在于传统道德对于我们的约束。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一直是社会难题,至今也没有能够完全平复的方法。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理解和平衡。不管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子女,希望都能够多做沟通,不仅要在思维上能够理解对方。在日常行为中,对待子女的关爱和付出要有适度,适时能够放手让子女独立成长。对于父母多做关心和适当的付出,对待父母不只是出于责任和道德,还要综合父母的状况和社会的环境,做出最恰当的赡养父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