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种子会在罅隙发芽,缺爱的孩子也会长大。
可能根基会摇晃,可能雨露不够多,但一个颤颤巍巍的生命总会尽可能的扎根,尽可能的吸吮。
所有不能毁灭我的,只会使我变得更强大。
我以为,长大了我就能自由了。
可是,在或大或小的变故面前,性情却总是如脱缰野马,难以自控。
从小到大如影随形的自卑,难以名状的委屈,火烧于胸的愤怒,像一条条绳子集结成索,时刻勒得我无法呼吸……
我终于知道,幼年枷锁早已拘泥我于无形。
成年后一直用一句话鞭策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以做每一份工作,我开始都会放低姿态,尽量用委曲求全来换你好我好天下太平。
我天真的以为,我如此“懂事”,如此“大度”,如此“设身处地”,人们都应该夸赞我吧?至少也不会讨厌我吧?
结果还是被无情的现实打脸,没有想象里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只有恬不知耻的蹬鼻子上脸和过河拆桥。
反而是那些事儿多的,难伺候的,我行我素的,最后笑得最开心。甚至于还有一群前呼后拥的“朋友”相伴。
我不得不咽下惊愕,暗自观察。
同事小C,跟我一样姐妹三个。同样幼年家贫,母亲去赶集时,即使手里的钱只够给孩子们买朵头花,她也是会要一模一样的,不管谁大谁小,不分谁亲谁疏。买水果,要尽量一般大的,人手一个,避免厮打。
我终于能明白,为何生活中的小C能够遇事对人总是公平公正让人叹服,原来是打小有一个能“雨露均沾”的童年。
那些自己活得滋润又能勇敢在人群里要求权利的人,他们在幼年期获得了最起码的关爱。虽说不上无微不至,但至少不曾被嫌弃,不曾被一遍遍放到“劳苦功高”者的灼热眼神里炙烤。
他们可以任性嬉闹自由玩乐,不用担心哪句话说错哪步路走错,不会没来由的被恶毒的话语诅咒,不用时时被毫无温情的命令口吻逼着干这干那。
奥地利诗人傅利特曾说――
暴力并不是开始于一个人掐住另一个人的脖子;而是开始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爱你,你属于我。
这话让我思考了许久,然后懵懵懂懂的了解了――
能吃饱穿暖不被虐待的孩子,并不就算是别人眼里的“幸运儿”。
她所受的莫名的刁难,她每天面对的寒气逼人的冷眼,她记忆里从不曾有过的夸赞和肯定,其实就是“暴力”。它无影无形,却足以摧毁一个孩子的整个世界。
是的,缺爱的孩子也会长大。
只是,这成长之路蜿蜒崎岖,每一步都艰难。即使现在人至中年,还要时不时的逆时间飞船去跟幼年的自己吐露一番,交谈一番。
总觉得幼时的委屈太深太厚,无从排解。以至于对“蜜罐”里长大的孩子都要唠唠叨叨心生羡慕,成了孩子心中的“祥林嫂”,样子无助又难堪。
如果说,缺爱的孩子长大后有何优于别人的地方,那就是更依恋家庭,更想给孩子一个完美无缺的原生家庭吧!
人生风雨无常,阴晴不定,我能做的就是――
守住家,守住爱,尽我所能让我的孩子享受到生命恣意生长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