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公司能做到需求一定下来,便一劳永逸的,通常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改,有的甚至推到了重来。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推到重来我也碰到过了,老板的一句话,一个团队费了大量时间和心力的作品就废掉了。后来想想,也没什么,做的不好就改,改的再不好就重来,花老板的钱给你当学费,还给你发工资,只不过改改产品而已,老板也没因此把你换掉,如果你觉得老板想法跟你搭不来,要么说服他,要么迎合他,要么只能把你自己换了。人家能当老板,已是到了一定的高度,定然有他的想法,想法不会比产品经理差。可以看看周围那些知名的公司的老板们,成为公司老总之前,一般都是因为他有了好想法,他后来才成了老板的。马云想做电子商务,有了阿里巴巴;李彦宏想做搜索,有了百度(虽说最初是他老婆推动);马化腾想做IM,有了QQ。重视老板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给自己公司做产品的人们。
那么除了重视老板的想法,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呢?
自己的改变,平时对用户的观察,思考中想法的改变。
走近用户,这里提两点,一、用户是单独的个体,有几个脑袋存在,就有几个想法存在;二、用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一个产品通常有三种用户:新手,常规用户,深度用户。这其中占比最大就是常规用户,设计符合基本特性的常规功能是重点,而针对深度用户就要考虑到需要根据他们不同的想法提供可定制的功能。通常来说并不是他们嬗变导致我们需求变,而是我们自己并没有深入的挖掘需求,没有更多的去思考一些现象,没有听取更多一些人的意见,我通常不认为一个人就能够周全的考虑问题,是人都有局限性,但要相信团队的力量,依靠团队的力量,倾听团队的声音,重视每个团队成员的想法,没准某个人的一句话就能让大家茅塞顿开。
运营和销售,一线人员跟用户沟通的最频繁,而且往往是重点用户,这类用户的意愿他们最有发言权。
客服意见,这通常是引起用户强烈不满的问题,不然用户也不会勤快到打投诉电话,如果你想深切感受下用户的多种问题,去客服部做上几天,这样就不会沉浸在自己的产品世界里而自以为是了。
竞品分析(如果有的话),在自己大概的想法或结构没有出来之前我通常不主张一开始就去搞竞品分析,它会扰乱你的内心,让你看不到关注不到一些东西,甚至会让你失去自己的特色。但在你有大致想法结构后再去看看竞争对手的产品,对你改进产品来说是有不少帮助的。
日志统计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一般比较能令人信服,点击量,支付率,流失率,用户行为轨迹等等,依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做个定量的分析了,就看你怎么分析了。假设某个产品投诉率很高,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这个产品不好,没准它的用户基数比任何一个产品都庞大,它是十分受欢迎的,只不过还有待改进,提高用户满意度。所以在分析时不要光看某个数据,通常每个数据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必须考虑这种联系性。
做产品不怕想多了,就怕考虑太少,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肯定还有需要去关注的地方。其实需求并不是多变的,而是我们为了追求更美好的心愿。所以,为了美好的心愿我们就拥抱变化吧,耐心的正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