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和自己的身体成为朋友呢?
食物和身体之间的健康关系是什么样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吃完一顿大餐后,又自责自己吃多了;
很想品尝美味的牛排,又拼命地给自己说要减肥;
你想象过你可以适度进食,又不会让自己挨饿,还能享受食物美味带给你的愉悦感。
现代人都很流行节食,特别是女性,无论是出于健康的考虑还是出于对美的追求,节食都成了大家每个人做实践的日常部分。
罗伯特·弗利兹(Robert Fritz)曾说过:“节食就是要抵抗美食的诱惑。”
尝试着对自己所爱的一切味道和最让你愉悦的口感说不,让自己永远处于永无止境的饥饿状态。
你以为节食可以减肥,透过计算卡路里来减肥,而你实际吃下的食物量和身体真实需要的食物量是不一样的。
节食反而会刺激你,让你对所有本不该吃的食物更加魂牵梦萦。
当你严格限制自己的摄入量时,慢慢你就变成了想吃任何东西都要先看看卡路里,你会眼巴巴地看着你的闺蜜/老公/同事做一旁吃牛排/水果冰淇淋/蛋糕,直到有天你崩溃了,决定纵容自己。
于是乎你开始......(此处省略一万字)
可能你没有意识到,你已经进入一种循环状态:需要—抵抗—需要。
你渴望美食,同时又抵抗它。
当你抵抗的时候,评判的声音会让你觉得自己是“对”的;
当你放弃抵抗的时候,评判的声音又会让你觉得自己是“错”的。
这就是你在生活中的自责循环模式的起点。
什么?吃东西还和内在有关?
是的,你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比如说,有的人说最近少肉,今天我们约好去吃牛排,对方会在吃的时候告诉你,他/她不能多吃。
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提出来去吃素呢?
回来我们继续说节食。
如果节食没用,为什么还这么流行呢?
节食在短期说有效的,而我们的文化崇尚的快速见效。
各类节食法都不会成为永久性的解决方案,而只是以提供最新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饮食方案作为噱头,将你糊弄进行,以这样的方式来改变身体。
而它是没有考虑每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习惯、选择和身体情况的。
你可能会因为失恋而报复性的减肥,为了让你的前任后悔,或者为了再发掘一段情感来刺激一下自己。然而你很快会回到原来的饮食模式,导致体重迅速反弹。
这就犹如很多人因为遭遇某些打击或者困扰,去寻找外在的填补和慰籍来让自己逃开面对那些创伤和痛苦,但是过段时间就会发现依然又回到了原点。
然后就继续再寻找其他的填补和慰籍。
从你对待饮食对方式,就可以看到你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的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