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那识翻译成中文,是“意识、意根”的意思。这是古吠陀哲理中关于识、意、心、灵魂部分的探讨。它既有微观个人的部分,也有宏观人类的部分。末那识和原人之神的智慧(幻我)部分一样,是人类独立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征。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出生之前,他的生存环境是在一个安全的子宫里。在这里,他就是一个完整的本我(即我)。有各种反应,有情绪等等,这些都是本我生命的一部分。孩子出生的一刹那,他骤然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他会产生“种识”,也就是第一种子识,也许是恐惧,也许是愤怒也许是怀念过去,总之,他出生了,也许有的孩子一出生并没有获得第一种子识,他还期待着子宫般的温暖和安全。这时候医生的一个助力,一巴掌下去,小家伙就不得不面对这个当下的世界,他哭了,这也意味着他有了呼吸。
有了我们身体(生命),有了呼吸,有了第一种子识,于是我们的内在世界开始逐渐丰盛,“初萌欲念,进入彼内”。末那识探讨的就是关于欲、第一种子识、识、心、我、灵魂这样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哲学理论系统。这里,“欲”是启动生命的按钮,生命消失,“欲”也自然消失。“欲”是贯穿在生命始终的。然而,“欲”却不是末那识,而是“即我”的部分,它和情绪、身体等等一起构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体。末那识是原人理论中“幻我”部分的探索。如何区分“即我”和“幻我”呢?打个比方,一个小牛犊刚出生,它也有第一种子识,也有呼吸,却不能进行意识,它不能够做的,而我们人类又能够做到的那部分意识,就是“幻我”的部分。
末那识就是这样和我们在一起。它既包括我们的“心”,也包括我们的“识”。第一种子识是我们对未知世界探索的体验,唯有它能够在我们的内心产生作用,而我们后天获得的各种知识,犹如工具,只能对第一种子识进行修剪、施肥、破坏甚至过渡宠溺等等。
那么,末那识就是这样一个理论体系,首先它由“欲”引发,获得了各种种子识,这些种子识在一个人内心成长,而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学习,重复第一种子识而对内心认知进行反复修正。“心”就是这样一个由无数种子成长起来的花园,这里面有什么,没有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或者连你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园丁却只能是你,你做与不做,它都在那里。如果你愿意停下来,看到自己的内在花园,甚至整理修饬一番,我想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萌生出来。
关于灵魂的部分,古吠陀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灵魂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第一种子识的运动到达或接近终点的时候,我们内心花园的一个状态。一派认为灵魂是不灭(继续存在)的,一派认为灵魂随着肉体而消亡(中断存在)。这也是哲学史上有神论和无神论一直争议的话题。笔者认为,灵魂和心一样,不管你承认 它还是否认它,看见它还是看不见它,它都在,只是对于活着的人来说,灵魂是可以随着第一种子识的增加而成长,对于死去的人来说,它就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如果你愿意,你大可探触到其他人的灵魂,比如我们读唐诗的时候,就可能触碰到了诗人的灵魂,从而能够感受他的感受。我们是否愿意走出我们的心灵花园,是否愿意探索别人的心灵花园,是否尊重自己和他人创造出的种种果实,决定着我们能够触碰到多少灵魂,或者说是参观多少花园,并从中得到滋养和成长。
末那识是人类的智慧,对于它的研究,也是对人类自我的一个认知过程。这也是佛陀“断欲去爱”的本意所在,当我们拨开爱、欲织就的层层迷雾,方能一睹人类智慧的真相。
——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