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是礼乐文明,在中国,自古礼乐不分家。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从周公制礼作乐,三千年礼乐文明,影响至今。
《礼记.乐记》说,“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彩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来,乐其象,然后治其饰。”
意思是,乐,由心动而生。心动而表现于声,声又成为乐。可以说,声,是乐的形象。文彩节奏是声的装饰,使之有美感。君子以心之动为本,按照乐之声,然后饰之以文采节奏。也就是,君子创作音乐,先从内心所受的感动这个根本出发,再用音乐手法形成表象,然后对这表象进行加工修饰,这是从心动的根本出发,在审美的层面上又有了提升,然后又回归到内心的仁善。
要知道,音乐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许多民族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音乐的原理,能够演唱歌曲。对于绝大多数民族而言,音乐是娱乐的工具,自娱与群娱。但中国却将音乐作为教化的工具,而且是教化的最高形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而要了解儒家的音乐思想,就必须了解《礼记.乐记》阐述过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乐为心声,二是声、音、乐三分的理论。
所谓“乐为心声”,是说乐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之声。人的快乐,是“情动于中”的结果。某件事情感动我了,我就会情不自禁的说“好啊!”,就会“形于言”。如果我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我的情,“言之不足”,就要“嗟(jiē)叹之”,如果“嗟叹之”仍然不足以表达,我就会“咏歌之”,想要用唱歌来表达内心的兴奋。但如果觉得“咏歌之”还是不足以表达,就会不知不觉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从而高兴得手舞足蹈。所以说“乐”是表达人类感情的方式之一。
那么,什么是声、音、乐呢?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自然声响,刮风、打雷、物与物相互撞击,都可以发出响声,还有人的叫喊声,只要是有感觉器官的动物,都能感知这种响声。这种响声没有节奏,没有规律,没有审美价值,甚至杂乱无章,儒家称之“声”。人比动物高明在哪里呢?人能够从自然界众多的声音中找出规律,找到它的音阶,1234567,而且发现这个音阶可以组成旋律,这个旋律又可以配合成声调,声调和旋律的不同组合,可以变成风格各异的乐曲,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儒家把这种有节奏、有旋律、有审美情趣的乐曲称之为“音”,它相当于今天人们所说的“音乐”。这是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所以《礼记.乐礼》上讲“禽兽知声而不知音”。
人类创作的“音”丰富多彩,在当今世界上,音乐的风格非常多。“摇滚”、“重金属”、抒情歌曲、古典音乐、流行歌曲、轻音乐、古风、爵士等等,这些不同风格的乐曲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歌曲能够让人快乐,有的歌曲却让你悲伤,甚至沉沦;有的音乐让人疯狂,听久了人也会变得狂暴;有的音乐让人消极、颓废,有的音乐却让人积极、阳光,催人进取等。
儒家认为,人既然是情感的动物,而对情感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又是“音”,这样就有必要对“音”进行审视。在“音”里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音来推荐给大家呢?儒家认为要选择对大众身心健康有益的、对社会有益的、对人有道德教化作用的歌曲,儒家把这样的歌曲称为“乐”,并且明确地界定说“德音之谓乐”。《礼记.乐礼》又说众庶“知音而不知乐”,“唯君子能知乐”。就是说君子比众庶高明的地方是,君子懂得用“乐”作为教化大众的工具。例如《诗经》里面的诗篇,在古代是可以演唱的,它们主题纯正、节奏平和,你在听这种乐曲的时候,就会涵泳在它的氛围之中,心灵和情感就会随之变化。所以孔子的教育理论中有“诗教”之说。
儒家喜欢讲“教化”,你的情感在听音乐的愉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改变了,就好像一颗糖放在水里,不知不觉就化了。这种教育方式一点也不生硬,不仅易于被大众接受,而且好的乐曲“其感人也深”,能深入一个人的心田,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孝经》上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儒家主张人应该“内外兼修”,礼乐文化的分工,是礼内、乐外。人的外在的言谈举止,要通过“礼”来规范,而内在的德性以及和谐的性情,则要通过“乐”来提升。儒家认为,涵养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德音雅乐。古代的文人都喜欢抚琴,有的还要燃上一支香,它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陶冶心性。一个人长期沉浸在德音雅乐中,他的心态会浸润得很平和。
古人讲“礼乐教化”,是“寓教于礼”,就是把教育理念隐含在具体的礼仪形式之中。“礼”与“乐”,“礼”规范一个人的行为,“乐”涵养身心。儒家特别强调人内在的德性,《礼记》中有一句话,“德辉行于内”,“理(礼)发诸外”。就是说一个人,内心要有德,这个“德”字在发着光辉,你的合于礼的行为就会自然流露于外,内外俱修,这才是一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