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道德优越感从何而来?
张小笨
你是否强烈同意以下三点说法?当自己分享一个道德观点时,是为了:
1、告诉别人我比他们强
2、让不同意我的人不爽
3、让那些持异见的人羞愧
全都选对勾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道德优越感。你身边一定有这些人,他们最爱说的话包括但不限于:
孩子玩了一天累了,年轻人要懂得尊老爱幼,给我们孩子让个座吧;
咱们都是亲戚,借你点钱还要还啊;你在北京这么多年了,借我10万块不算啥吧……
道德优越感,有点像咱们平常说的道德绑架的心态,在道德相关的哲学著作中被定义为:“利用甚至滥用道德话语来寻求地位、提升自己或塑造品牌形象。”
表面上看,站在道德至高点发表言论就像参加一场集体的道德狂欢,每个人都为自己内心澎湃的道德感激动,或是享受独自道德觉醒的快感,坚信表达自己的道德观念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许多时候,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有时候人们发表观点只是为了展示自身社会地位,为了在同辈面前露一手,或者利用公众对一些道德话题的关注,给自己营造一个高尚的道德形象。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个真人秀,一位女孩从小就被父母送养,然后节目组将女孩的亲生父母请到了节目现场,要她现场和抛弃自己20多年的亲生父母相认。女孩当场拒绝了。然后主持人就开始发动道德攻势说:“难道叫一声爸爸妈妈对你来说这么难吗?”指责女孩心胸狭隘,不原谅生父母,是尖刻的女人。
你说,人的这些道德优越感,都哪来的呢?
道德优越感是怎样产生的?为了弄清楚道德优越感的作用原理,学者格拉布、贾斯汀·托西和布兰登·瓦姆克通过6000多名参与者、6项研究(包括2项全国代表性样本的预登记)、2项纵向设计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1、道德优越感强的人经常在网上攻击他人,公开羞辱某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键盘侠、圣母婊”。
2、道德优越感强的人可能会因为一些道德争论和身边人起冲突,甚至失去朋友。
3、道德优越感强的人,自恋倾向也高,倾向于把追求社会地位作为基本动机。
研究证明,自恋能正向预测道德伪善,而且在低辩证思维水平下,自恋水平能正向影响道德虚伪的水平。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喜欢在网上展现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本质是为了让社会认可自己。用邓宁-克鲁格效应 解释就是:
知道越少的人,反认为自己知道的越多,越容易夸大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的人,越难辨别错误行为。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道德优越感强的人可能会陷入封闭思维。比如惠灵顿大学 的一项研究表明,有 80% 的司机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这和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偏见的人是同一个逻辑,把封闭思维当成绝对真理。当你上网冲浪时,可能遇到过一上来就很激动的喷子。有的人刚开始只是潜意识想表现一下优越感,但是急着证明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主导权的时候,可能会做出颠倒黑白的事。而且这些人往往感觉以自己的道德水准,够资格去评判别人,哪怕语气激烈了一点。
心理学里有一个“道德执照效应”,简单地说就是: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行了善事之后,他就会获得一种道德优越感,仿佛取得了一种“道德许可证”:
“我可以在其他事情上放纵一下。”
正如莎士比亚所言:“带着虔诚的面容和虔诚的行为,我们在魔鬼身上撒糖。”
道德优越感两大来源:支配和威望
格拉布和他的同事们研究发现,人追求社会地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支配和威望。同理,对道德优越感的追求也可以由这2个途径实现。
1、通过支配他人满足自己对社会地位的需要,以此来获得道德优越感:研究人员发现,人们除了想要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真实的社会地位,也想在热点事件中展现自己的社会地位,一个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对热点事件发表观点,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当我分享我的道德信仰时,是为了向那些与我观点相悖的人证明我比他们更好。”
2、通过展示个人威望,树立崇高道德形象,来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我想站在事实这一边!”“如果我不发声,其他人就了解不了真相!”“我分享自己观点可以激励到大家啊!”临床心理学家乔舒亚·格拉布指出:道德优越感特别强的人表面上看在排除异己,实则在寻找同类。看似在攻击异己,实际上是在寻求同类的认可。“
也许,我们之所以看彼此不顺眼,是为了向那些真正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炫耀。也就是说,有时我们表现不好是为了获得同类人的尊重和敬佩。”
当对线双方是明星粉丝的时候,维护群体的道德制高点就成了当务之急,甚至不惜自己也破坏道德准则。
2011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道德优越感会影响群体成员对群体内违规行为的容忍度。
并且道德优越感越强,群体认同越高,对群体内违规行为越宽容。这也是为什么两种对立的观点下都有各自的回复和点赞,排挤对方阵营,实际上还是为了获得同一阵营里人的认同,而一旦发生矛盾,就更倾向于包容“己方”的错误,把错误都归咎到 “敌方”身上。道德优越背后的英雄情结和发泄心理许多人的生活压力太大,时常有被剥夺感,内在滋生了不满情绪,表达渠道又不是很畅通,就把怒气发泄到网上。
原因之一,相比大吃一顿、出去旅游一类的发泄方式,道德上谴责他人是一种低成本的、非常隐蔽的发泄渠道。研究表明,面对社会突发新闻时,社会群体往往存在借机发泄、表现欲、英雄情结、盲目从众等心理。
个人进人群体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欲,评论社会公共事件刚好是一个发挥表现欲的时机。躲在屏幕背后的那份安全感,让羞于表达的人也获得了畅所欲言的勇气。即使是现代技术给人和人之间造成了一些疏离感,渴望群体生活仍然是人的本能需求。那些平常不敢说的话,反而敢放到网上大谈特谈。
但现实往往更复杂,就像贝特朗·罗素说的:“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之一是: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其实很多社交网络冲突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发评论之前先扪心自问下:“我真的认为这项事业/想法/信仰很有意义吗?还是我主要是为了在这件事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了驳倒那些与我观点不同的人?”如果发表评论时怀着“希望自己显得善良”的目的。那么很可能这样的道德评判只是出于一种利己的、谄媚于自己的心态。
很多人根本没有仔细了解自己评论的新闻细节,无法说清自己参与该事件的目的和动机,而只是“看着别人骂两句,我也要跟着骂两句”。这种从众心理可能会使一个极小的事件在很短时间内登上热搜,掀起舆论旋涡。一两句吸睛评论有时也能获赞很多,但是当一个人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刷存在感的时候,可能很难获得个人幸福和快乐。
毕竟,真正的道德感恐怕不是站在制高点评论别人,而是让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对高尚道德、对自身存在感的追求本身没有什么错,前提是能自己调节好这些欲望。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就有可能遭遇各种道德优越感引发的论战、各种各样的键盘侠和杠精。然后你就有3个选择:1、屏蔽对方,井水不犯河水。副作用是时间久了容易闭塞,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断信息自证,容易陷入自嗨。
2、死磕到底。但道德制高点上的争论没那么容易,1个回合可能不够,还可能要搭进去20个回合的时间成本……
3、不屏蔽,也不死磕,看了笑笑而已,让那些评论存在,看它还能怎么样,还能上天?不止键盘侠,每个人听另一个人讲道理,都有不想被纠正的时候。
所以必须提醒你的是,交锋必然是辛苦的,附带成本的。而是否参与道德论战、去和一个陌生人讲道理,选择权,终究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