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央呀
赵雷的一首《成都》,使得成都重庆成为了文艺青年趋之若鹜的地方,巴蜀这个在古代初期算得上是个不毛之地,时光缓缓,成就了现在的“天府之国”。
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坐在去苏州的高铁上,才商量好即将要抵到的终点,经过一番博弈,放弃了成都,来到了重庆,其实还是时间和金钱在作祟,时间不允许,囊中也羞涩,选择了这个距离江南水乡稍近一点的地方。
说来也是惭愧,这么多年一直在江浙沪包邮地带转悠,相似的景色,看多了,总是觉得大同小异。淮扬菜吃多了,也倦腻了。其实是吃不了重庆四川的香辣,也体会不了长沙麻辣的美味的,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来到了这里,备好了肠胃药,这还是第一次旅行揣着药盒在行李箱里,也算是一次不同以往的经历了。
重庆有很多称号,“雾都”“3D之城”,随手拈来,就可以安在这个博大兼容的城市,西安到重庆,一路没有颠簸,清晨的火车上,一切都还是静悄悄的,一座座青山已经渐渐在相见的路上。青山、江水在一片雾蒙蒙中,夹杂着几座山上的房子。所有热爱童话的童鞋,应该都热衷山上的房子这个场景,里面总是会发生几个或者缠绵悱恻、或者恐怖惊人的故事,不知道在这座山城的边境的山上房子住着的这些人有哪些故事,好想听听他们的人间百态。
穿过隧道,黑暗之后的光明让人眼前一亮,重庆火车站略显破败,有着北方的萧瑟的感觉隐隐冉起。随着人流,刚好赶上早高峰的上班人流,这是周五的一天,重庆地铁里面的年轻人,带着一点繁忙一周的疲态,匆匆的步伐,甚至是一路带着小跑。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闲适的、出游的周五,可以晃悠悠。提着箱子在车厢里站好,听着有点像泰语的重庆话,满满当当的车厢,本地人已经很习惯看到提着行李箱的游客吧,但是像我这样抢早高峰地铁的游客,可能他们并不怎么喜欢。
小什字地铁站下车,寻找我们在网上预订的青旅。跟着导航,出了地铁口右转,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来到了22楼。让人眼前一亮,两只折耳卧睡在靠近门口三层高的笼子里,她们并不知道招呼远道而来的旅人,这里就是她们安逸的家。不似我,到哪座城市都没有归属感,没有一盏为我点亮的桔灯。
办理好入住,方好好打量这个地方,第一感觉就是“干净”,雾霭沉沉、阴雨绵绵的天,屋内也是亮的,心里还是欢喜的,三楼露天阳台,养满了植被,是个被主人精心打理的小阳台,也是在顶楼的缘故,亦为了客人过的更惬意些,阳台还矗立着一座天文望远镜,无奈我是个天文白痴,不仅对天体一无所知,甚至面对着这座不甚精密的天文望远镜都无从下手,只能“望镜兴叹”了。青旅的人不是很多,旅人未到,归人未醒。
收拾好东西,揣着钱包,按照计划的,去坐“长江索道”到江北,下午打车去南山枇杷园吃传说中在山上一开五百多桌可以俯瞰重庆夜景的火锅。排队的时候,人还不是很多。但是也排了将近两个小时,一来一回加上新加的观光大巴,一共是40RMB。坐长江索道,是要被重庆本地人嗤之以鼻的,这本是他们当地人的交通工具,在每天固定时间,当地人凭借身份证大概花两块钱就可以坐到,没承想现在变成了重庆的一大景点,每天人来人往,乐此不疲。
短短的几分钟,在长江上空,透过车厢的玻璃,可以俯瞰重庆全貌,这是个鳞次栉比的城市,借着地貌的掩饰,可能老李家的十楼都不一定有老王家的五楼高。城市外围半周环山,白雾弥漫,笼罩着山腰,不怎么能看的真切。千厮门大桥上车来车往,脚底的长江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导航船逆着水流,坐着小鱼船的渔民,看起来只有小小的蚂蚁似的一只,在诺大的长江里,为了生计,一漂一泊,皆有命数。
观光大巴带着我们慢慢环游江北,这里的山路没有十八弯,也有个四五弯,再逢上道路狭隘,我是不敢开的,司机的技术不得不给大拇指的。
重庆江北的建筑有点偏欧式洋房,灰色调为主,配着绿色的植被,灰暗中透露着生机。沿途风景目不暇接,观光大巴的终点站却让人大失所望,是一条普通的商业街,说它是街其实不怎么准确,贴切点应该说是一座大概四五层的商业大厦。
临近中午,过江吃午饭肯定是赶不及的,只能在这里垫垫肚子,在大厦里转了一圈,选了一家看起来人多一点的港式餐厅坐下,价格也是令人咋舌,囊中羞涩,只点了一份套餐,饿极了,也是美味的。
书 201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