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逢春节,我最爱挨家挨户读春联。
父亲是生产队队长,毛笔字写得还算过得去,我家的春联自然带点标语色彩,每年在破旧的大门上都贴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入时豪迈,又充满着信心和希望,说实话,那时家里实在太穷了,穷到每年生产队年终决算时,我家都超支。
屋后是叔祖父的家,叔祖父教过私塾,写了一手的欧体,他家的春联既文言又古板:“相识无白丁,往来皆鸿儒”然而在偏僻的农村,来来往往的都是大老粗的农民,能读懂对联意思的,全村庄没有几个人。但他依旧一年复一年在门上贴着。
我家隔壁邻居,是个富农,成分不好。印象中,每逢运动,都把富农婆子挂牌子批斗,那时候我觉得她有些可怜,但一点也恨不起来,因为我和她家的儿子是同学,在她家一起玩耍,亲切得很。男主人读过私塾,算是个有文化有水平的人,写起对联来,有板有眼的,至今我都记得每年他家门上贴的是“姓冠百家,书传半部”的对联,而且是厚重饱满的颜体字。开始我并不懂这副对联的意思,就好奇地问他,而他和蔼地讲解给我听。原来这副对联是我们这个堂族独有的,意思说我们姓“赵”,在百家姓中排第一,自然就“姓冠百家”了;而这门赵姓是赵普的后人,史说赵宰相熟读《论语》,而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也就有了“书传半部”的下联。他还告诉我“赵”姓有好多堂族,如“天水堂”、“永昌堂”······唯独我们是“半部堂”,不仅仅占了皇帝的姓,而且是大宋开国功臣的后代,虽这么说,但我们一个村的赵姓人家,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他家的老婆还照样被挂牌游村。
大概是小时候春联读多了,总觉得写一手好字,写一副好联,是一件既愉悦别人,也孤赏自己的事。1982年初中毕业后,每年我家的春联就是我写了,尽管字体有些稚嫩,但大门上贴的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对联。再到邻居家一看,“姓冠百家,书传半部”已换成“喜鹊登梅,春风剪柳”,字体却是风骨俊逸的“柳体”。
赵 新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