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先要量还是先要质呢?为什么不能既要质又要量呢?
先不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说我从《如何读一本书》中关于悲剧的描述:
悲剧的核心在于时间,换句话说缺少时间。
借用这句话就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不管是因为生活、工作还是成长本身,我们没有无限的时间,若是有,我们就可以把浩瀚无垠的时间投入到读书中,随便读都可以。
所以我们必须选择:
先量后质还是先质后量
这一周,刚刚学习了倍速读书法,并用倍速读书法阅读完成了《如何读一本书》的分析阅读。
什么是倍速读书法呢?
倍速读书法分成三个阶段,也是三个技巧:变读为看,提升视野,找关键词。
第一阶段:变"读"为看
我们每个人都读过书,你也不例外,对吗?
回想一下你在读书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在“读”?
你可能会说“我没有读出来啊”,对,你是没有读出声来,但是你的脑子里在不断读来读去。如果你说没有,恭喜你,你是那么少数人中的一员,已经具备了速度的基础了。
第二阶段:提升视野
在你“读”的同时,其实,你还在坐着另外一个动作:眼睛逗留在每一行的次数在5次或以上。或者说,你把一行字分成5段或以上来读完的。
所以,为了能快速、有效读书,那么你就要提升视野,让你的逗留时间减少,从一目¼行到一目三行、到一目十行。
第三阶段:找关键词
在读书的时候,你是不是所有话语都读到,但实际上二八法则在这里也是起作用的,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是之前你对这个领域就有丰富知识了)你其实能理解大部分你所看到的。
当你一行行看过去,你就是在浪费本该可以节约的时间。
所以,读书,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对快速有效读书非常有用了。
异曲同工之妙的《如何读一本书》
在《如》书中也提到了逗留&倒退是影响你读书的重要因素,而这正是倍速读书法的前两个技巧“变读为看、提升视野” 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如》书中分析第二阶段中提到诠释关键字和抓主旨,其实就是倍速读书法中第三个技巧“找关键词”不谋而合。
或许,好的书、好的方法都有相通之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到底选择“先量后质”还是“先质后量”呢?我们就来辩一辩好了。
先量后质,还是先质后量
正方:读书要先量后质
反方:读书要先质后量
正方发言
现在经常有修仙小说,里面的仙人都有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生命。那么仙人怎么来的呢?凡人,如同你一样的凡人。厉害吧。
到了这里,你一定会说,“你说的不对,仙人要经过刻苦修炼而成。要经过筑基、金丹、元婴等等才行,而这些阶段里是有时间限制的”。你说对了。
在玄幻小说里最缺少的就是时间,而我们也恰恰缺乏时间。在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又有谁不嫌时间少,又有谁不嫌自己成长太慢,有有谁不嫌自己没时间读书呢?
所以,读书一定要先量后质。快速学习,快速提升,快速成长,才能立足于这个多变的世界。
反方发言:
对方辩友说的好,正是因为时间少,我们才更要看重质。看一本获得一本,能力就增一分。少即是多。
你去追求量,快是快了,但是什么都没得到,有啥用。这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啊。
正方发言:
你说看一本,收获一本。那么你怎么知道你看的这本书一定有用呢?
如果你看了一本无用的书,用不到的书,你用的时间越多,岂不是越无用。
反方发言:
对方假设看无用的书,那我为什么要去看无用的书,我找老师,请教同事,去网上搜索排行榜,然后读排行榜上的书。
同样的时间,你读了一百本,但是只获得了1。我呢,读十本书,获得了5,还是比你多。
所以,读书一定要看重质,不要看重量。
好吧,我承认我偷懒了。让正反三辩留在了后场。但,我们今天要并不是要真的要先量还是先质的问题。真正的需求是在不同情境下,该如何读书?
不同情境下的读书
明天,你要给你的部门同事分享一本很重要的专业书。你要怎么做?是要告诉你的同事们,抱歉,等我读完。我曾经经历过,为了一个分享,推了三个多月,最后是被要求你就要在10月10日分享。
相信你也会遇到这种情况。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今晚你要读完,那你要快读还是慢读?要一点点的理解意思,还是快速掌握大框架呢?
你发誓要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读完一本,你发现了疑惑。
再读完一本,你发现有了更多疑惑
继续读了一本,你发现更多更多的疑惑。
怎么办呢?再回到第一本,好吧。居然感觉看不懂了。
这个时候的你,是要继续呢?继续呢?还是继续呢?
明天要去约会了,你获得了一个信息,TA很喜欢一个作家的书。为了获得好感,你决定要拜读一下大作。于是到书店一看,妈呀,一摞啊......
怎么办?要量还是要质
今年公司是质量年,要求公司所有同事都要学会《ISO9000》,你要怎么读?
不同的情境,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
快速读书有质量
其实,读书快未必就没有质。这一周依据倍速读书法读完《如何读一本书》之后,我有了自己的快速、有效读书法。
第一、目的为先
先问自己读书目的是什么?当然,这个目的一定不是闲聊,打发时间的,一定是为了理解而来的。比如,这次读《如何读一本书》,我的目标有三个:
1. 实践倍速读书法;2. 形成我的读书流程图;3.用自己的话复盘
输出三个:
1. 记录读书时间,读完全书,做完日常打卡
2. 用Novamind形成我的读书流程
3. 复盘,现在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复盘,准备在喜马拉雅上重新解读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二、确定阅读层次
目的确定后,就要确定阅读层次。阅读层次有四种,一层层深入,上一层包含了下一层。分别是:
基础阅读:从幼稚园开始,到初中结束,大部分人都会完成这部分。
检视阅读:浏览和粗读。浏览为确认是否值得读下去;粗读,掌握大意。这是有限时间最好的掌握一本书的方式了。
分析阅读:浏览、粗读(拟大纲、确主旨、懂真意)、同意或反对。
主题阅读:同一个主题,多本书阅读。
依据这次阅读的目的,我选择了分析阅读。(其实,分析阅读已经是阅读一本书最高阶读书法)
第三、正式读书
这次阅读《如何读一本书》的程序
1. 读书目录形成思维导图,脑中有大致框架;
2. 分模块阅读。先读一遍,然后整理、抓关键词,形成导图
3. 最后抓出我的读书流程、以及阅读四个层次、分析阅读以备未来读书用。
在阅读完这次后,我调整了我的未来读书流程:
现在,你有你的读书方法和心得了吗?如果有请留言给我。有言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