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总有一天》有感
单亲家庭的两兄弟因母亲病重,舅舅无力抚养被送到当地的一所寄宿学校,电影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本应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学校。
跟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是电影幸福的背景,虽然也被各种训斥,但是兄弟俩开心快乐,尤其是弟弟。这是一个疯狂迷恋宇宙太空的男孩,望远镜是他最大的宝贝,他每天都活在对登上月球的幻想之中。
影片说,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起初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小男孩在逆境中坚持梦想最终成为“宇航员”的故事,讲真,我就是带着这样温暖的预设,开始我的电影之旅的。
相信我和弟弟抱有一样的信念,那就是——“总有一天”我也能登上太空。
可故事并没有按照我的预设进行下去,在寄宿学校里一次次的被伤害,换来的是两兄弟被教育“做个灵魂”,希望一次次的被碾压,被嘲笑,被践踏,被凌辱、被伤害……
第一次,校长问道兄弟俩的梦想,弟弟眼睛闪着光说,我想成为宇航员登上月球,结果换来的不是赞许和鼓励,而是重重的两记耳光,无力还击的兄弟俩简直被这样的耳光打傻了,梦想被无情的碾压,无力还击。
第二次,不敢谈梦想的兄弟俩,精神支柱变成了回家过圣诞节,虽然妈妈得了癌症,可毕竟有妈妈的地方,还有家,相信,妈妈温暖的书信就是兄弟俩心中的希望,正是依靠这样的希望,弟弟挨过了尿床被体罚、挨过了被变态老师性侵、挨过了一个个不敢睡着的夜晚,可一通电话,换来的不是妈妈的到来,而是妈妈去世的消息,亲情也被冷酷地践踏,而两兄弟竟然因为得知妈妈去世的消息而哭泣,换来了一顿毒打。
第三次,连亲情都失去的兄弟俩,生活信念变成了跟舅舅回家。可懦弱的舅舅骗两个孩子说夜晚带他们偷偷溜走,却放了孩子们鸽子,被校长抓到现行的兄弟俩,自然又少不了一顿毒打。
第四次,什么都没有的兄弟俩,唯一的期待是等待长大,因为长大到15岁,就可以离开这座人间地狱。为了等到这一天,哥哥成了学校里最最听话的孩子,成了学校想要的一副好“皮囊”,可是,就在弟弟在观看阿波罗登月直播的那一晚,哥哥被告知,别说弟弟,就连他也不能离开这所学校。哥哥的精神世界崩塌了,完全失去了最后的希望,选择抗争的他被打得半死,再也爬不起来了。
精神世界的崩塌容易,可重建起来太难了。
看到此时,回望我当初成为宇航员的最初期待,心里哇凉哇凉,嘲笑自己说:“理想主义”的片子看得太多了,如此这般的重口味,我还真是有点接受不了。
不过,宇航员的话题一直贯穿影片始终,像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意向:弟弟给大家读信,杜撰许多有关月球的温情话语;弟弟有机会成为学校的邮递员,收集了很多与登月相关的新闻;直到最终,弟弟把自己扮成宇航员,从水塔一跃而下,超现实的拍摄手法直接让弟弟出现在太空。
掉下来的时候,层层树枝救了弟弟的命,弟弟用这种“玩命”的方法,救了哥哥的命,也救了整个学校孩子们的命。
可光秃秃的水塔边上,怎么会有那么一棵树?
真正的地狱学校里,怎么会有那么一位有良知又温情的老师?
真正的那个时代,怎么会有那么雷厉风行的教育检察官?
不是我悲观,是我真的被电影强大的悲情主题打倒了,变得不敢相信任何。
“总会有那么一天”——这或许是大人欺骗小孩的妄语;
“总会有那么一天”——这或许是自我梦想的放大剂;
比剥夺性命更严重的,就是剥夺孩子的梦想、亲情、尊严、友情乃至他们的全部。
电影结束语让我记忆犹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孩子们,很多都在患有严重的抑郁和精神疾病。
我想,我会把这部电影放在我的经典电影终极推荐清单里,让那些将来可能会当老师的学生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