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简介
该书作者为凌一揆老先生。全书主要内容分三个部分总论、各论、附篇。
总论:主要介绍中药学的起源及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
各论:主要介绍以功能为主线介绍各类中药材,每一味药均按: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的格式阐述,并给出药材出处、相关引文。
附篇:主要是两部分,一是按年代先后,逐一介绍主要的中药材典籍;二是在最后给出经典药方所包含各味中药材在书中的索引。
二、个人感想
1、本书内容详实
读这本书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1)考证详实。每一味药都要考证出处,便于读者追本溯源,且在每一味药下面都要标注经典的古籍文献,作为对比参考;在附录中,又逐一列出经典中药古籍,便于对中药发展脉络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更方便有兴趣的读者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同时汇总常用方剂,并逐一列出药物组成,并在药物后标注索引,便于检索。做过类似考证的同学应该更有体会,考证以求真务实,是多么繁琐的工作啊,何况是在电子信息、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这是一本中药材书籍,更是一本中药的百科全书,虽然限于篇幅,很多内容没有列入,但作者不仅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如果要做进一步研究,仅仅是沿着本书的脉络,怕是两三年也是读不完的啊!2)内容实用。作者沿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同时注重功效、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功效在强调“道理、原理”,算是一个理论指导,应用是讲述该药如何结合、如何配方,讲究的是“法”和“方”,及治病方法所对应的配方思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意在强调“药”,回归到药的本身。可能是由于以前文字稀少、知识难得,为引起人们重视,有夸大的成分,中医古籍多有夸张的嫌疑,但作者在每一味药的最后,都给出注意事项,又古代度量衡并不唯一,不同年代的药量记录重量差异明显,作者统一按如今的“g(克)”给出用量的一个尺度。虽说无招胜有招,但大部分中医师毕竟还只是普通人,有客观标准可以借鉴、有注意事项可以警醒,个人觉得实在比所谓的“不传之秘”、“不可名状之理”高明很多。
2、中药学的思考
关于中药学,以前读过明末清初陈士铎的《本草新编》,清代凌奂的《本草害利》,上个月读了龚世澄的《临证用药经验》、焦树德的《用药心得十讲》、朱良春的《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本草新编》很多经验个人实践验证非常有效,但内容多用五行来解释,个人难以接受和学习;《本草害利》内容简略,更像是纠偏手册,内容中有专门介绍用药害处的医书,个人了解民国以前就这一本,可常常翻阅,但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还是欠妥;《朱良春用药经验》,只能说说个人的情感,我到现在都感觉不到它的独到之处,甚至至今仍觉得这是一种其后人借此蒙骗大众的把戏罢了;《用药心得十讲》,主要是作者的临床经验,但自成一家之言,以后还需多阅读体会;《临证用药经验》,个人感觉也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常读常新,真是难得的佳作!《中药学》,其中也难免欠妥之处,如果只选一本中药材书籍,我应该会选它。
我甚至觉得,中药学并不能解释自己。1)性味归经。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理解中医学的“经络理论”,因为不同经络,对应不能的症状表现,例如肺经病变,常见咳、喘;肝经病变,常见胁痛、抽搐;心经病变,常见神昏、心悸......一些药物可以改善这样的症状,朴素的经验越来越多,总结出性味归经的理论框架。但更进一步,如何去认识“经络”呢?李时珍“然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意思就是达到一定状态,就能看到经络的存在,类似我们血液每天都在流动,但我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并不能说它不存在,而且现有科技手段观测不到的,同样不能认为它不存在,因为有太多新的状态、物质,也是近代才发现的,但这无疑增加了学习中医的难度,不理解经络,便不能很好地理解中药。2)研究思路。取象比类,五行、经络......随着科学的发展,特殊性越来越多,例如中医理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甘,即甜味,古人认为有补益之功,但如今工业甜品太多,岂是都有补益,类似的问题很多,更别说常用的“五行生克”的理论,我目前的认识是更接近胡说八道,五行应该是研究物质相互关系的一种思维。例如两个人比较完整的关系组合可能是:以老公为第一视角举例,老公让老婆更好,老公让老婆更差,老公因老婆更好,老公因老婆更差,老公没啥变化。五种关系,推而广之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用来指点具体用药、解释病情病因,个人目前没有理解到其中的密切的联系。中医这个领域,现代人太依赖古人,发展这么多年,居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只是常用“车轮是圆的,难道用了几千年就要改变吗?好用就是根本。”类似的理论自圆其说。
学习中医,常常感觉进了原始森林,这里的东西很多都是精挑细选,各成体系,但真正用起来,哪些是狗屎,哪些是宝贝,又要自己重新来挖掘,真是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