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好快,辞职20天了。我还记得我曾大言不惭:两个礼拜内找到工作,我的生活就不会受到影响。而我,刚开始也是很用心在找。当基本定了的时候,原公司换了老总接管,让我回去。于是我放弃了很有意向的两份工作。可是交接手续半个月过去了还没有好。我确实很泄气。谁的话都不能信。更换的老总对我很好,我们关系也不错,所以我很信任他,可是到现在,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弄好,这种漫无目的的等待让人崩溃,眼看着年关将近,更是手足无措。这些日子,多多少少面试了一些公司,他们问了我七七八八的问题,虽然我知道他们的问题有些是套我的,但是却不得不让我重新思考。
第一个面试是达内的。我知道达内是培训大学生这一块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利用一些职位的幌子让我们去面试,实际上是想给我们推销课程。这种方式让人很讨厌,感觉被骗了。先不去管他的模式。我进去后,填完简历,他们让我做了一份心理测试。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我觉得我们的每一个个体越来越趋向于多面性,虽是单选,可是很多题目确实很难给出一个答案,我索性按着性子写成了多选。当我把答卷交给前台的时候,她让我重新填写。我心里很是愤愤。虽然我对心理不是很了解,但是还是能读懂A、B、C、D每个选项代表的性格特点,于是我就把左边一页基本全都是A,右边一页基本全都是D,最后,两个选项的个数是一样的,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我性格的多面性,也想知道面试官看到这样的答卷会怎么评论。人事主管看完后,肯定了A的性格,也肯定了D的性格,最后他却说:其实,你不应该做策划,你应该做设计。你是一个想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的人。他说完后,我惊呆了。其实他主要的目的是得到我的认可后,便顺理成章像我推销他们的设计课程。当读懂他的套路后,我委婉谢绝了。如果是大一,我可能就上了钩。我承认,我没有那么容易被忽悠了。可是他的问题却让我多了一份思考。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我?我故弄玄虚把两个选项做成一样的,他看到的和我看到的却完全不一样。我自以为给对方出了难题,其实是我没有想明白,不够懂自己。但是他说的却也有几分道理。我喜欢听别人的故事,也喜欢读书里的故事,可是我知道我也渴望讲故事,创造故事。关于设计,我没有太多的审美,都说巨蟹座的人有着天马行空的不切实际的想象,我承认这一点符合我,可是基础不够,起码现在爆发不了,未来的成长中,我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
第二个面试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面试的老总是公司的副手,1990年的,2012年从阿里巴巴出来。他说:你25岁了,不小了,我才比你大一岁。我震惊。是有多久没有人这样提醒过我了呢?虽然我一直青春1995、1996年的弟弟妹妹们都进入社会工作了,但是从来没有正视自己都这么大了。得过且过。苟延残喘。放纵任性。可是我没有任何的资本。当我想好好努力的时候,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变故,而这些变故的出现一方面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更多体现出了我对未来规划的动摇。他问我:你到底是想从事文案呢?还是策划呢?我问:文案策划不是一起的吗?其实,仔细想想,两者还是有差别的。文案更侧重的是文字,题目吸引人,内容吸引人;而策划更多的是怎么去完成这个方案的具体步骤。当时,我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模模糊糊有点懂了,可是却不那么懂。从面试官的身上,我第一次对互联网产生了好感,或者说我第一次真正想读懂互联网。他给我出了一道考题:怎么从一万粉丝变成两万?虽然我一直没有给他具体的方案,但是我会一直寻找,他根植了我很多思考,关于大数据,关于互联网+,关于工业4.0,关于云计算等等。
第三个面试是一家编辑公司。老总很温和,像极了实习时的段老师。他们都是看过很多书,写过很多字,在中华社任过职的人,很相似。这里的工作就纯粹编辑了。这个时候,关于文案和策划我仿佛明白了一些。科学文章的编辑我的水平很差,没有市场需求,全都是凭感情色彩来写的。另一方面,确实很枯燥,我一度想睡着,那个时候,我明白我可能更需要侧重的是策划吧。灵活一点,不至于太无聊。关于文字,我很喜欢。可是我想要的是自由。任意为之。就像我曾经也想给某些杂志投稿。可是看到他们的题目要求的时候,我在电脑旁坐了半天,写了删,删了写,最后乖乖放弃。朱老师说,这是B型血人的性格特征,不愿被限制,不愿被羁绊。可是他们最大的弊端是难成大事。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有时候也得学着被迫接受点什么,才能走得更远。可明明读书的时候,我那么乖巧,没有一点儿违抗。仿佛是大学释放了我放荡不羁的天性。扯远了。
第四个面试是今天,阳光保险销售集团。刚进到场地,就是《当幸福来敲门》里男主打电话的景象。超级大的一个公司,几百个人,每个人一个小格子,分开打电话,很吵,很乱,但是大家都很有激情。关于电销,我懂一点,关于保险,我什么都不懂。从2800底薪的销售做起。当老总讲到未来愿景和规划的时候,我动摇了。销售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承认他给我画的饼在那一刻超级想吃。等我清醒的时候,才问自己:销售做得好,才能拿高工资,你能确定你会做得好吗?我不知道从这样的疑问里我是真的清醒了呢还是看到自己的不自信呢?两者兼有吧。前者不想让自己被人牵着鼻子走,说好的策划呢,怎么一下子接受销售了;后者,我是真的不自信,我害怕最后什么都没有,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挣很多,而我却很差劲。他问了我几个问题:你认为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说: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后来更改为:现在是谋生,等到能力成熟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回报社会。当我自认为自己的回答还不错的时候,他说:其实我们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让自己生活的更好,父母生活的更好,周围的人生活的更好。我同意。只有赚钱才能解决这一切。当我想着说我的幸福感还不错来反驳的时候,我缄口不言了,我的幸福感真的很高吗?当没有收入的时候,每天想着吃喝拉撒还有房租,往外掏的每一分钱都使我越来越拮据的时候,我真的幸福吗?我不敢回答。当生存都谈不上的时候,更何况生活呢?狗屁吧!他又说:你现在的情况朋友最多是陪伴而不能给你帮助。我再次不敢说话。来自农村的我们,没有父母做靠山,除了将来嫁一个有钱有能力的人,否则我们的生活根本无法改变。再者说了,你怎么能确定你就能嫁一个有钱有能力的人呢?除非你自己变好。梦想和价值有时候一文不值。当你有金钱的资本的时候,才能采取一点措施。我知道他的话有点过激,是针对于销售行业专有的词汇,可是这些鸡血和质问在我们过得特别安逸的时候,是需要听到的。不是吗?起码,从某些角度来说,他的话千真万确没有错,是很有道理的。我再次沉默。而那些电销的员工很多都初中高中毕业,他们很小,可能只有18、9岁,或者20出头,但能看出来他们比我小。还有一个问题,他说的也很对,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而管理层需要一个比较理性的人,理性可以培养的,这是我没有想过的问题。正如策划案一样,需要理性归纳出一、二、三来的,而理性是有语言的套路的,很容易有一个说话的次序和重点,而这些是恰恰是我所缺少的。我不否认感性的不好,但是随着性格的多元化,我愿意让自己变得更理性一点点,而且有时候我很享受逻辑思维带来的魅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面试官,不仅仅是挑选一个合适的人才,更多的也需要让面试者学会领悟到一点什么,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就比如如果作为一个活动举办方,一定要让参加活动的人有所收获,无论是物质层次还是精神层次,才能称得上成功,不能热闹过后只剩下一片空白。
中间还有一个化妆品公司的面试,从那个面试官那里,我什么都没有领悟到,我觉得那场面试算是比较失败的。或许在最初见面的时候,她就给我差评了吧,看眼缘。所以我很感谢那些曾经面试过的老总们。虽然我没有去他们的公司,但是短暂的相处,他们都给了我启发。当然,我们聊得内容还有很多,因为当时没有携带纸笔,只能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了,足矣,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