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禁忌?
它是一个边界或者说是一个忌讳,可能最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就有,到现在演变为一个社会的规范。
沟通主体
沟通的主体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个组织。沟通更主要的说的是一个组织或是一个群体,因为在群体当中呢,每一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互动当中慢慢地清楚自己的角色,或者说这个社会对我们这个角色的期待,以及我们在角色当中体会到的冲突。
这一讲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拖沓情结、容器、认知吝啬、选择性客体。首先来讲拖沓情结。
一、拖沓情结
什么是情结?
情结指的是如果我们有些心理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说有些经历、一些体验给我们造成了某些影响。
它其实怎么样,就像那些纠结在一起的那些绳子一样,然后一层一层地编织在一起,一层一层地叠加下去,就像是海绵组织一样,一层一层下去,压在一起,这是一个情结。
而且这个情结怎么样?你一拉怎么样?它一下就拉出来,有点像“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者说“拔出萝卜带出泥”。
它这情结往往不代表一个事情,而是一系列事情。
而且情结还和情境有关系,特定的情境,特定的经历,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家族,特定的种族,特定的职业,等等等等,都可以形成相关的这样的情结。
拖沓是什么?拖沓和拖延有什么区别?
拖延从总体上来讲,它更多是一种行动上的东西,拖沓呢,它在里面加入了很多认知的东西,当然这是从心理学、从心理治疗这个视角来看的,而不是简单从新华字典这个意思来看。
拖沓虽然是拖延,它从本质上来讲,它有一系列的建构系统,什么意思?就是对它进行解释。 比如说,就像泼妇一样,泼妇骂街,你为什么骂不过她,因为她有一套非常厉害的逻辑系统,而且怎么样,她是万能的。
她可以在各个方面几头堵,你没有地方你能够超越她,然后能够直接扳倒她的核心的东西。所以说泼妇本身,她的逻辑系统,她的反应速度,她的建构系统是非常厉害的。
拖沓它不仅仅是慢的问题,而且它的思考它本身也是慢的,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难点,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
拖沓的人他的思维可能慢,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不排除它的思维可能快,快到什么呢,过于快了,快到一下想到结果了,然后呢,他就可能不做了。
所以说,有些拖沓的人,他自己的认知系统是什么样的,是顾虑重重的。或者说我们经常提到的:“思考过多,隔离行动”。
比如说,你看,我想追求一个女孩子,但是我想,嗯,她有没有男朋友,或者说我有没有特别重量级的情节来打动她,或者说我如果表白了,我被一顿打怎么办?或者说我不了解情况,万一她不喜欢我怎么办?
怎么样,想了一大堆,最后结果没有表达。
这个东西呢,在这个心理动力学上来讲叫做“过度的理智化”。
过度调动理性的成分,貌似看起来你非常的理性,归根结底还是“你不敢”。
你只用一个理性的理由去包装你自己,给你自己找个借口。
所以呢,做了十八九年的心理医生的这个历程,我个人感觉到人类制造借口的方法太多了,有的时候它天衣无缝。
所以你如果非常相信你那个借口,你就不可能真正洞悉你自己内心的那个东西。
一个心理医生他去洞悉别人内心的东西,他一定要想去帮助那个人,而不是去控制他,一个心理医生如果他只是想去控制别人,那他就不配做心理医生。
如果我们真的要是想能够洞察别人内心的话,首先你就能够接纳对方内心的很多那种攻击性和破坏性,或者说他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一些合理化的一些东西。
不过呢,如果要是真正的想把这个问题解决的话,恐怕还要有一个定格,定格在哪里呢,定格在他拖沓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目的呢,有几种可能,我来说一下:
1、冒险情结。
比如去坐地铁。
我前面就是不坐,到开车前的最后一刻的时候我再坐。
我追着慢慢启动的地铁,在车门即将关闭的瞬间上车,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这就是一个冒险情结,追求的是一个刺激的感觉。
2、追求完美。
总想把最好的东西弄完,然后再交上去。而且会找一个非常完美化的借口:慢工出细活吗。
但是,问题在哪里?如果慢工出细活的话,你应该每天都在做它;
结果怎么样呢,你总在心理上去想:我要把它弄得很完美,
这个所谓的追求完美是这样的,我在内心里始终在追求完美,有很多构想,但是就是不动手,这才叫“追求完美”。
所以说到这里的话,我想希望大家能够明白:
如果你有“拖沓”的情结的话,最好是自己重新有个规划,不要去给自己找那么多的借口。
追求完美,丑媳妇最后也得去见公婆,对不对?
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直接就像写论文一样,当你把论文整个十万字写完了,你给你导师扔过去,或者说你写一个重要的规划,对不对,然后彻底写完以后再给你的上级看。
某种意义上来讲,你是潜意识中向他传递一个东西:“我已经写完了,不能改,这是我的心血”。或者有些时候你会发现,当你写了一个稿子,写了很多字,几万字,当领导让你删的时候,当别人让你删的时候,你内心特别的痛苦。
就觉得,这是我的心血,其实,你的心血是心血,但是你把它删掉之后,剩下的才是你心血之中最最闪光的东西。这个你怎么不知道呢。
就像一颗钻石一样,它有很多面,你把它打磨出来很多面的时候,光线打在上面,它才是最灿烂的。
所以如果你要经常对于你自己写的东西或者你的规划去修改的话,你才会发现,修改的时候,你就像在打磨一颗钻石一样,打磨出来很多的面,有很多个璀璨的东西,最后看起来才是价值连城的。
所以说,没有被修改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是真实的,没有被经常修改的东西,它是不可能成为可操作的东西。
所以说,文章不厌百回改。
真正挑战的是什么?
是你是否有真正的一种勇气和真实的价值相逢
这就是我说的“拖沓情结”。
二、容器
什么叫容器呢?
它来自于著名的心理学家比昂,比昂他认为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容器一样。
那么这个容器呢,可以是瓷的,就像中国的陶瓷一样。
陶瓷的容器怎么样?在里面看不到外面,它可以盛住很多东西。
那么玻璃器皿呢,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容器,或者说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设置。
其实这些东西看起来貌似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者说是一种建构心理学的视角,但事实上它也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一个心理学的视角。
什么意思呢,你和任何人去接触的时候,最终你们要形成一种关系,或者说叫做“设置”。什么是“设置”呢?
就是我们如何在这样一个场景之下,我们可以自由的沟通和交流,自由的互换信息,同时最好是安全的,或者说至少在这个现场觉得双方是讲信誉的,而且形成一些什么,信息的积累。
但是最理想的这个容器是什么?
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一种交流的平台是什么呢,是玻璃器皿。
也就是我们人和人之间一边沟通的时候,一边能够看到外面的东西。
但是,外面和我们之间又会形成一种隔离,什么隔离呢,就是外面的东西不能打扰我们,我们却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存在的。
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说,透过这个玻璃窗,我们看到外面,阳光,当然,我们不是说这个阳光不属于我,只要我一开门出去,这个阳光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直接照在我的身上,透过玻璃呢,照在我的身上也可以。
不管怎么样,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个世界,跟这个世界有一种沟通,但是我们又能够保留一种自我,或者说一种安全,或者说一种“有限的隔离”。
心理学绝对不单纯从伦理上看问题,而是要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不能去适应这个社会?
为什么不能去适应这个组织?
为什么你会莫名其妙的不喜欢一个人?
原因在哪里呢?事实上也可能他就是你不喜欢的那种人格类型。
我们经常会讲,那么不喜欢,我就躲起来吧,有些时候就是非常奇怪,你越是不喜欢的那个人呢,他就是要在生活当中存在,就是要在你身边,比如说是你的上司,是你的同事或者是你的亲友,等等等等,让你不耐其烦。
所以,心理学上经常说: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面对才可以。
或者说某种意义上来讲,你身边的某一个恶人,经常和你作对的一个人,是你建构出来的,从建构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是需要他的。
因为,如果你不建构出来这样一种关系,你不碰到这样一个所谓的死敌,你并不知道自己原来胸量这么小,原来你碰到这样的人,你其实没有办法把你的智慧都给表达出来,而且你还经常怒火万丈,没有办法调整你自己的情绪。
其实,这是有意义的,就是说,你建构出来这样一种关系,建构出来这样一个和你作对的人,事实上把你自己的底线给探出来了,把你自己的底线探出来之后,它的好处是什么呢?
你可以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边界,非常清晰的知道了自己。这就是容器。
不过呢,我想举一个稍稍反面一点的例子。
如果说,你有这样一种错觉,什么错觉?就是你在这样一个玻璃器皿里面,你可以隔着玻璃就可以享受到阳光的温暖,可能有时候你就不愿意出去了,觉得反正这样挺好,外面的世界其实也是我的,你可以堂而皇之的藏在这个容器里面,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为什么?因为所有的关系,必须要去真正的接触,你必须还要走出去,无论它是玻璃的,能够看到外面世界的,还是一个用搪瓷什么东西做的,用陶瓷做的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看不见外面世界的光线的这样一个东西。
其实都有可能变成一种什么,一种主动的自我封闭。
其实,这个自我封闭,有的时候是人的一种本能。
比如说你看这个小孩子,小孩子他会躲到哪里去?当然前提是大人并没有逼迫他,大人并没有去打他,暴力安排他,这些都没有。
嗯,他会莫名其妙的躲在被子后面,或者躲在床下面,或者躲在柜子后面,是不是很奇怪啊。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孩子躲在那个角落里之后,他的自我感觉其实是很好的。
因为在那一刻的时候,他感觉到他的自我是很完整的。
因为很多的时候,孩子非常小的时候,他感觉到,他的自我是家长赋予给他的。
家长说,你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家长通过这样一种规定设置了一个边界,让他找到了自我,但是这样一种被规定的自我,被约定的自我,其实可能并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
所以当他躲在那个被子后面的时候,他就会有种窃喜,觉得很好。
躲在一个角落里,为什么,因为他有一种自我隐私感。
有人说,那么孩子的隐私重要吗?
当然重要了,但是有人也说,其实我的隐私也不算隐私,我只是在我床下的一个小纸盒里面放了一些奇形怪状的小石头。
它有意义吗?有意义。
比如说,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他的小的时候也是在床底下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一些黑的磁铁在里面,家长有些时候可能也会尝试着知道那些是什么?他藏得很好,家长没有看到。
他创立了一个学派叫“分析心理学”。
别人在跟他探讨这个“隐私”的时候,他说,事实上,你看,你只要把你的这个秘密藏起来,无论它是什么,即便这个秘密是非常幼稚的,就是一个小纸片,里面画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小人而已,家长就受不了了,她总想看看你的秘密是什么。
所以,这样就容易变成一个什么,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你家长越想看,越不给你看。其实,这样的话,这个隐私感就越来越形成了,越来越让孩子感觉有隐私的感觉好,自己有价值,至于说它是什么,不重要。
所以可能对于有些父母来讲,他觉得,尤其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的隐私变成一个黑箱,或者说“黑匣子”。
你看,飞机上的黑匣子重要吧,但是谁又能够接触到黑匣子的内容呢?那是高级机密的。至于说里面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
好了,其实,家长越是不能够看到,或者父母越是不能看到你这个黑匣子里面是什么的时候,他越焦虑,原因在哪里呢?
文化的差异当中,中国的父母还有一种担心,中国人有一套非常强大的逻辑系统,或者说文化评价机制。
就是,你作为父母,如果孩子出点什么问题,或者没有教育好,你再成功,你就是亿万富翁,我也可以否了你。
因为,子不教父之过。正是因为这样的话呢,很多父母当然在内心里面是爱孩子的,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时担心孩子万一有点什么闪失,自己没有知情权的话,就会遭到:
所以这两种因素,当然还包括其他因素,让
结果怎么样,更容易加剧孩子的一种自我封闭,或者说把自己隐私藏起来,甚至可能会埋下一种隐患。
我说的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这样的,甚至有些时候父母眼里看到的这个容器,是什么呢,能够看到孩子在里面,但是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在保护自己个人隐私的时候,或者想形成自己的那种“隐私感”的时候,他就需要这样一个安全的空间。
不过呢,如果一旦有了创伤,尤其是有了心理创伤的时候,这就不一样了,他就可能真就藏在里面,变成一种自我封闭。这就非常麻烦。
所以说,比昂呢,他发现了这个容器的问题,他就说,生活当中的设置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当中的设置不是完全一样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当中的设置一定要让你感觉到:你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但是在这一刻的时候,
环境是透明的,但是秘密就是秘密。之后还会告诉你,结束了,你要推门出去。
为什么,你体验到再多的东西,如果不在空气当中,去受到那一种滋养的话,它会慢慢的消逝。所以,这就是他所强调的这样一个“容器”。
何为抱持感?
就像这样一个碗,里面放了一碗汤,对吧,你要端着过去给别人,还不能溢出去,对吧,同时东西还要在里面,这就是抱住它,然后持有它,送出去。
所以,这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一种咨客与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一种关系。当然,在生活当中,如果要是能够达到容器的关系,会更好。生活当中,你只要注意一点什么呢?
那好,今天我们谈到的这个“容器”,是沟通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回去你可以慢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