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高三那一年,一篇作文获得了华夏中学生首届作文大奖赛二等奖,被邀请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大会。
从北京回来后,我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实在是太多了,作为一个学生,我根本无法一一去回信,这样连信封和邮票钱我也出不起。
选择性的回复了一些。有几个和我信件往来了好几年,其中一个辽宁营口的女孩,叫晶莹,我们之间信来信往,一年又一年。
她的字写得很隽秀,文字亲新秀丽,读起来很有美感。她信里的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她说“你住在温山秀水秀水温山的江南,我住在碧波荡漾浪花点点的海边。”
我们互相邮寄了照片给对方。她寄了张站在海边的照片给我,我寄了张一寸的证件照给她。
我们没见过面,以笔友的这种方式,一直交往了五年,属于那种很纯洁的友谊。
后来大学毕业,来不及告知对方的新地址,就这样失去了联系。
十年以后,网络很普及了,我用了很多种方式在网上找她。
那时候,我在深圳龙岗开便利店。有一个晚上,终于在QQ上和她联系上了。
久别重逢让我们双方都非常激动和惊喜。她说她也一直在找我,她把我的名字输进百度里,找来找去都不象。她又在作家网上找我,她认为我当初文章写那么好,一定能当上作家。但是,也没找到。
我问她现在在哪里?她说在德国莱茵河边的一个城市。我说那是马克思的家乡。
我们隔着7个小时的时差在网上聊天,各自告知对方这些年来的生活和人生经历。我们都有一对儿女。
她告诉我,大学毕业以后考了北师大的研究生,之后跟着老公去了德国。我说我毕业后流浪了中国很多个省份,一直寻梦想写一部流浪日记,可惜梦没实现就来到深圳打工。
网络真是奇妙而美好,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在失散多年的朋友,只要你还在这个星球上活着。
我们聊起来就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常常是我这边聊到凌晨两三点才关店门,她那边招呼小妹妹睡觉。她一直称呼自己的女儿叫妹妹。
但是,我们终究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久别重逢的那份热情慢慢冷却下来,生活又归于平静。这其间,她们举家回国,她和先生一起都在北大谋了份教书的差使。虽然距离近了,但聊天的时间反而越来越短越来越少了。
到后来,因为有了微信,QQ也很少上了,彼此生日和中外的一些节日,也难见到对方的祝福和问喉了,有时候是忘记了,有时候是发了对方没看到。
我不想去要她的微信,拉近了又远离的情感,我不想重复演绎。我想,她一定也一样,所以一直没问我的微信。
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却别无选择。
有时候我想,我宁愿后来没有在网络上找到她,也就没有从热情到冷淡的过程,那么在心里,怀念反而会更强烈更美好,就象一坛陈年老酒,时间越长越浓香。
我想起席慕荣的那句诗:
凡是美丽的
总不肯
也不会
为谁停留
365挑战日更营第0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