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着陈蕾老师继续完成了《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四模块的学习,我收获颇多。
技术对传统课堂最大的改变,就是会让教师看见许多学习数据。面对不同的数据,教师要做的是合适的决策,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当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前面分享过的各种教学方法,探索自己所教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之路。
虽然即时反馈也是很好的,但我们也要教会孩子拥抱这个延时反馈的现实世界。而最简单有用的办法,就是转换目标,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正如教学一般,我们要不断打磨自己技法,时刻想着“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
“有效对话”:通过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有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与 解释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教师能够逐步了解学生的思想,而学生也能依靠自己来解释问题、验证答案的正确性,而不再是盲目相信自己或依赖杈威。
通过技术,教师获得的学生的学习数据可以是多元的,数字、声音、图像、文字等都可以转化数据或信息被记录下来。老师先 要确立想要达成的目标,再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数据图表,比如圆饼图、柱状图等。 而后,不同的数据形态,代表每个人不同的想法,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决策。即便是同样的数据图表,教师不同的决策也会引发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准备度,并为他们提供符合自身程度的学习内容。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好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任务的形式,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按照STD标淮的标准来打造自己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