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物业缴费,排队的队伍中有一位年轻的女士,带着一名大约不到两岁小女孩。孩子站在地上,拉着妈妈的衣角,仰着头,希望妈妈可以抱抱她。可是这位母亲始终态度冷漠,不予接受。即使孩子后来泣不成声的乞求,她也不做回应。
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母亲如此坚定地拒绝幼小孩子的这个请求,但是我所目睹的事实是:一个此刻内心需要关爱和关注的孩子,她的这种天然的、正当的情感需求竟然被自己最亲的人所漠视。无论这位母亲有多少理由来支持自己此时的行为,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孩子此时内心感到缺乏安全,无法感受到爱,甚至感觉被抛弃。
这并非危言耸听。儿童心理学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理感受确实如此,只是我们习惯于用成年人的心理来看待孩子(在我写过的《教育孩子前请先自我升级》中论述过),这将导致“谬以千里”,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可消除的伤害。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的心理似乎从来没有关注和重视过。我们总是生活在各种形式的“集体”之中。无论是在家庭、家族、单位或其他社会团体中,个人总是以一种“不完整”的形式存在。因此,我们个人才会被描述为“螺丝钉”或者“砖头”,需要与他人“不完整”的另一半协作才能生存。究其原因,这与个人心理成长过程是否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在整个生命中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以前的理论认为,人在成年以后心理状态就基本固定)。每个年龄阶段都必须完成相应的“心理任务”,否则对个体未来整体心理健康程度会造成不可消除的负面影响。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最需要的是“被关注”。
儿童初到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有太多的新奇和迷惑(所以孩子们喜欢问“为什么”),而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就会伴随一系列的心理感受。这些感受有时是正面的(如快乐),而有时则是负面的(如恐惧)。当他们内心产生负面情绪时,则天然地需要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时他们就渴望被最亲密的人所关注。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有时要求抱一抱或者其他亲密的接触都是“在撒娇”,甚至无理取闹。所以,常常会不耐烦,找一些借口(例如告诉孩子你都长大了,或者我正在忙等等)来推脱。殊不知: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也就是说,当孩子想让你抱一抱时,是因为他的内心情感上已经产生被关爱和被关注的心理需求了。
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把你独自放在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中,你要面对太多的陌生的事物和不确定性。你看到一个生物,但你不知道它是友善的还是危险的。也许你发现了一群和你长的很相似的动物(人),你会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去和他们接触。但是不论怎样,我想你此时内心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你需要一个知道这里所有一切、并完全可以控制场面的人(如一名在这里生活过三十年的猎手),你可以无条件地信任他,他也会让你觉得他会好好地保护你。只有这样,你的内心才会平和和踏实。
如果,这位猎人对你说:“我忙着呢,你别来烦我!”你会作何感受?
没错,孩子就是热带雨林中的你,而你就是那位猎人。
你可以选择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并向他们传递爱的信息。你也可以认为自己不觉得可怕的事情,孩子也理所应当不应该觉得可怕。我常常对那些想当然的父母说:你曾经“小过”,可你孩子却还没“大过”,你凭什么要求他们“现在”就具备“未来”才能拥有的特质?
我们很多父母经常把“给予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等同于“爱”,他们宁可花大量的金钱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穿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手机……却不愿意多花些时间去关注一下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解读一下就是:与花时间陪孩子相比,父母们更愿意去赚钱,因为赚钱更有意思(个人生命意义和成就感)。同时,在孩子身上花钱从不吝惜,这不就是爱的表现么?
【所谓爱,就是给对方真正所需要的,而不是你认为对方所需要的。】
在如今经济发达的年代,我很少见到有孩子对钱非常关注。这个年龄的孩子对钱的概念是模糊的。
【孩子评价自己与一个人关系的亲密程度,取决于与这个人相处的“时间”和“质量”。而这正是孩子内心中“最重要的”需求。】
希望身为父母的你,从今天开始,尝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观点,对孩子多一份关注,给他一个完整、健康的未来!
*注:本文为“心灵补镜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