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颖欣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一直是我国学术史上未曾解除的悬案。但我认为,人性中有善也有恶,而这两者的体现是通过“我”引导其中一方使其表现出来并扩大,从而掩盖了另一方,才让人把我们平时所说的善与恶表现出来。
孟子与荀子的观点是把事情拆开成了两面,两面都不错,但都不够全面。就拿作者所举的两个例子来说,小孩看见了母亲手中的糕点,若不给他,他就会去抢。小孩是自我的,他看到了糕点想要却得不到,这时心中的“我”得不到满足就会去抢。当你看到一个人提着一把刀追杀别人,第一反应先是害怕,但知道不是追杀你的时候,你会对被追杀的人产生一种同情心。当你知道那人不是追杀你,心中的“我”便没有受到威胁,而从小受到的的教育使“我”把善引导了出来,使你产生了同情心。“抢”这个行为并不符合性善论但符合性恶论,“同情心”不符合性恶论但符合性善论,所以其实两种说法都对,但不全面。而善恶得表现其实是“我”引导出来的。小孩得不到想要的糕点,“我”不满足就会把人性中的恶引导出来并放大,使恶掩盖了善的一面,就表现出了恶的一面,所以才有了“抢”。刚开始并不知道是谁被追杀的时候,“我”受到了威胁,善与恶都无法引导出来,这时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所以你会先感到害怕。当威胁解除后,“我”就把善的一面引导出来并扩大,掩盖住恶,使你表现善的一面,所以会有“同情心”。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这即是《大学》中“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的说法。我的观点便与之相似,但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可我觉得若本无善恶,那“我”是怎么把善恶引导出来,怎么表现出善恶的呢?
善与恶就像两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两者本身是并存的,结合起来不显其中一性质。但“我”把善或恶引导出来后就像物质发生反应后带正电或带负电一样,使其表现来其中一种,故而有了我们看到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