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大V店听了一节刑子凯的有关时间管理的课程《为人父母的忙乱怎么破》,讲到时间价值观念,感到十分受用。她在讲课里讲到,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注意到时间分配行为背后的行为观念对自己生活造成的深刻的影响,我们就会陷入省钱而不是省时间的时间悖论之中。比如以下几个事例:
在这三个案例中,a的一小时只值20元,b的一小时价值14小时,c的一小时价值4元钱。而假如一个人的薪水是6000元,每月工作21天,每天工作8个小时计算,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时工作薪酬大约是35块钱,这还没有体现我们做为父母的价值、做为其他社会角色的价值等等。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我们做的省钱的事,实际上如果将这部分时间用于体现我们价值,都是要低很多的。
这时候可能很多全职妈妈会说,我是全职妈妈,我没有收入,能省一分是一分吧。
其实,全职妈妈更应该看到自身的价值。随便找到一个月嫂中心,看下24小时育婴师的价值+我们高质量陪伴孩子的价值+亲子关系对孩子将来影响+……的价值你会发现全职妈妈的时间价值有时候甚至会超过职场妈妈。
邢子凯在讲座中继续讲到,凡是比自己一小时薪水低的事,都应该外包或者寻找他人代替自己,把省下来的时间去做符合自己价值或者是更高价值的事。
我们不去省钱,选择省时间,省下的时间要去做什么呢?
这里要提到《精进》一书中时间之尺章节中提到的一个概念,受益半衰期——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的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以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1.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2.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漫无目的地刷一小时新闻;刷朋友圈等等。
3.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联系;认真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高质量陪伴孩子;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自己独处;健身一小时等等
4.低收益值,短半衰期时间: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对家人发泄负面情绪;指责、评判孩子等等。
收益值得高低无关要紧,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量去做。比如说,在半年之前,我开始写文章,读书、听各种讲座(有孩子+工作,要做自己的事就常常需要熬夜;常常会上收费课程),我婆婆很不理解,她会觉得,你天天熬夜做什么?工资那么少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就舍得花钱去网上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做什么?对自己有什么用?我当时也是真的没有什么能反驳的,但是半年以后的今天,我的育儿理念得到了认可,多美的成长印记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我的成长。我婆婆现在会跟别人讲,孩子妈会教育孩子,孩子现在怎么怎么好都是她妈的功劳。
这是我对家庭的价值体现。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也初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比如很多妈妈在实践了我更新在公众号的理念之后反馈说,真的是这样,幸好早早遇到了你,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再比如说,我开始经营大V店以后,只是在朋友圈推广的情况下,因为前期的积累,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达成了准凤凰妈妈。这一切都是前期长半衰期时间积累的结果。当然,这只是一点点的回报,我在坚持做的长半衰期的事件,将来会成千上万倍的回报给我。
反推一下,不难发现:长半衰期事件,无论是高收益值还是低收益值,单位时间的价值都是极高的。
但是最后,我还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是,假如我们设立了短期规划,并且正在为我们的目标在实践,那么我们单位事件内做的长半衰期事件的收益效果会翻好几倍。比如说我的目标是在3年内成为一名亲子教育的讲师,并拥有线下以亲子营形式展开的半公益性修复亲子关系的这样的机构,那么我也为着这个目标在不断地努力着:报考了心理二级咨群询师、不断地学习、开展我的成长群的主题活动去和大家抱团成长、加入大V店继续免费深入学习+培养自己带团队的能力(急需突破,但幸好在实践)。因为有着这些短期的规划,我在听邢子凯的这一节课内容时,可能就比大部分妈妈收获的要多了。比如,职场妈妈听这节课可能就是为了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我听这节课呢,第一是要平衡时间学习,学习一些高效利用时间的技巧,第二是学习邢子凯讲课的方式、课程的结构设置、以及她讲课时的状态(因为我将来是要做讲师的嘛),第三是将听课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以及我的V友,同时能帮助到我身边的人,并且能帮助我带领我的团队。
拥有自己短期规划的人,在做长半衰期事件时,会有几率将低收益值转化为高收益值。
2017年,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