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又多出了一个“618”的购物狂欢节,这几天打开淘宝,京东页面净是各类推送,除了相爱相杀的网商巨头们,线下的银联钱包62折活动才刚结束。看来,消费者们除了传统的双十一,又多了许多剁手的机会。
说来好笑,我以前并未意识到消费需要控制的是欲望而非增加金钱供给。每当我看到好东西时,我潜意识里总认为是自己挣钱的速度效率不够,而从未想过这件商品是否确实需要,购买又是否合理。
真正促使我反思消费主义的是一则社会新闻,某公司年轻会计挪用公款两百余万,执法人员上她家清点时才发现,她竟然将公款都用来购买千余支大牌口红,新闻拍摄的配图里、桌子上堆的满满当当。扫一眼都是ysl,dior,tom ford还有萝卜丁等奢侈品牌。
底下网友花式嘲讽“先不讨论犯法问题,但凡有点智商,钱都该拿去买房子,升值了卖掉把窟窿补上,自己还挣个差价。”
买房和买口红,这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前者叫投资,后者叫消费。投资理论上是会随时间增值的,而消费则是花了就花了,几乎无回本的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计把两百多万都花在了口红上?毫无疑问是中了消费主义的毒!消费主义一直鼓吹的就是通过消费的层次,品牌来定义人的社会身份。
君不见各类奢侈品广告上,美人背着名牌肩包,擦着艳丽口红,喷着淡雅香水,顾盼生辉;型男则是倚着豪车,穿着定制西服,不经意的瞄瞄机械手表,好一副人中龙凤姿态。
我明白,奢侈品的宣传海报就是世俗人生赢家的模版,谁敢说使用同款商品时没有一点点代入感,有那么一种dreams come true的变身感觉呢?
男人比女人要清醒,不仅仅是社会对男性的现实条件要求高,也因为针对男性的奢品入门门槛高得多,毕竟买个万宝龙钢笔都几千了,买只ysl口红却只要几百,足够自嗨好久,所以才有那么多年轻女孩飞蛾扑火般追捧。
可惜的是,在清醒人眼里,看东西习惯看实处,看房子的大小地段,看车子的品牌型号,看名片的抬头职务,没有人因为背了个名牌包就会高看你一眼,更何况擦在嘴上的tom ford口红,拍在脸上的cpb粉饼,光看脸,谁知道用的是什么鬼呢?
与其说这些化妆护肤是消费品,倒不如说是玩具比较合适,网上蹦跶的时尚博主,各色口红眼影一溜儿全有品牌赠送,然后逐个试色,各种评测,引诱不知人间疾苦的年轻女孩追随,用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消费了一堆高价无用的玩意儿。
奉劝小姑娘们千万擦亮眼睛,记得避开这些为你而设的陷阱,想想什么是真正能安身立命的东西,有时间多读点经济类书籍,一个人若具备理性经济人思维,便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否则,到了要给首付,要看病的时候,只能抱着一堆衣包鞋履,口红粉饼痛哭了。
每次想要剁手前,另拨出商品总价的10%-20%,买入货币基金,这样做,至少不会脱缰的太惨,最后,祝618快乐。